台灣地震宿命…建築結構安全如何把關?

▲▼都更,都市更新,屋頂加蓋,違章建築 。(圖/記者張一中攝)


▲因全台發生有感地震,使得台灣建築結構安全問題也再度受到重視。(資料照/記者張一中攝)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全台發生有感地震!昨(4)日晚間近10點開始多處地區明顯感受到搖晃,民眾人心惶惶,也再度喚醒台灣建築結構的安全性以及耐震住宅問題。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一直以來就致力於推廣「建築安全履歷」,特別重視施工過程的各項紀錄,建立建築物的「產銷履歷制度」。

戴雲發認為,每個人一生當中平均可能遇到2~3次大地震,地震意外很可能造成人員傷亡,但是不安全的建築更是發生意外的主要原因。他在921地震過後,實際到災區進行倒塌建築勘查,發現很多大樓的破壞、倒塌,都是因為在結構設計時,系統規劃不良、結構系統太大膽所造成的。

戴雲發過去接受《理財周刊》曾指出,一個好的房屋設計原則是,一般小型地震發生時,房屋不致四處龜裂漏水;中大型地震來時,房屋仍是安全無虞;惟在超過法規設計地震力的最大災難來臨時,至少能讓人們有足夠時間逃離現場,以達保障生命安全的第一要務。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戴雲發認為,如果能在建築物施工前,可針對建管單位的建照核發、基本使用機能、相關設計的法規做把關;結構安全施工階段,監督柱的箍繫筋、牆的轉角鋼筋以及窗角防裂補強鋼筋是否確實綁紮,並同步要求建商在施工階段拍照記錄,也能讓消費者更加安心。

而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持續推動「建築安全履歷」認證,使用「鋼筋系統化工法降低人為施工不良率」、「培訓及輔導鋼筋技術士施工品質從源頭做起」雙管齊下,最後再經由第三方查驗、品質觀摩會及拍照存證製作建築安全履歷,達成全民監督,品質更具公信力,陸續獲得各大上市櫃建設公司及在地知名建設公司的認同與支持,儼然已成為建築發展趨勢,且近幾年也快速成長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