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殼」教授理性看空房市 為兒女感性堅持買房

▲房市築底、買方信心增,與雙方對價格的差距再次擴大。(圖/記者張瑞傑攝)

▲章定煊深情告白,買房為的是老有所終。(圖/記者張瑞傑攝)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同時為房產專家,常以各種數據分析台灣房市。他認為,台灣的住宅已供過於求,而且當走到臨界點時,房市會有重大衝擊;但此次章定煊跳出理性,改以感性層面告知,「為了兒女,即使對房市看空,仍堅持要買房!」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任何經濟分析,包括房市分析在內,都是在目前既定的資訊上進行推測。章定煊說,「我不是算命的,只能說從目前供需的數據面來看,房市走空的機率比較高,那是不是代表就不要買房子?這又涉及每個人自己的財富觀、生涯規劃、所需要社會的穩定性、甚至於擁屋帶來社會地位…我絕不可能知道,有這方面問題要問個人的理財顧問才對。」

他表示,大約四、五年前開始,就好想要擁有一間小小的房子,可以在裡面離開人間。希望這樣的小小房子有還算乾淨的空氣,冬天不要太潮濕,而且絕對不能漏水。如果臥病躺在臥室床上時,可以看到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早上的太陽可以曬到我的床頭。最好附近有公園或學校,即使我病到離不開床上,我也聽得到附近孩子開心的笑聲。如果遇到這個有緣的房子,只要負擔得起,也許就會買了,「因為我要住到斷氣的那一刻,這房子漲跌我都不在乎。我曾經遇到過一間,我負擔不起,它就無緣的與我擦身而過。」

章定煊指出,一間自用的住宅,是一個家庭與生活環境的連結,甚至是生命的連結,不是只有金錢計算而已,所以只能到自己要不要買,別人該不該買永遠無法得知,也沒能力提供建議。

章定煊認為,要不要買房子涉及個人的人生觀、財富觀與生涯規劃。這些都是非常個人的部分,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我的財富觀是我不想成為兒女的負擔,我也不想讓兒女成為我的負擔,這是決策的先決要件之一。也就是我只規劃一筆錢在兒女成年時有個頭款可用,他們想用來求學、買房、花掉,我都不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章定煊說,「我的人生觀就是要在我自己的房子斷氣,我不想在安養院斷氣,也不想在醫院斷氣。我要找個高高興興的地方斷氣,也不想在個死氣沉沉的地方斷氣。如果我持續租屋的話這件事就會變得困難,因為房東發現我老了,就會不願意租我,如果他們發現我準備在他們的房子斷氣,就會被趕出去,所以我會買一間我覺得燈光好氣氛佳的小房來斷氣。就生涯規劃來看,我的年紀也逐漸走到要提前退休的時候,我退休了,我沒必要在台北人擠人,為了捷運博愛座大哭大鬧。我大可找個氣候宜人,看得到海的地方好好的過我的退休生活。」

章定煊表示,「我目前找的標的是觀光區的小房,一般短租比較多,所以年租金除上房價,大約5%-6%。我要長租非常不划算,要斷氣更不可能,所以用買的。現在貸款利率1.5%,即使未來房價下跌,我買還是比租划算。我自然身故之後,子女除了我幫他們規劃的現金,又多了一小筆不動產,要當休閒屋、賣掉、租掉...我都已經看不見了。」

章定煊說,「住宅是與生命的連結。而生命有其生命周期,住宅也有其生命周期。買不買房不見得就是看房價漲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