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宅熱」拋售機會大 房產學者擔心:與標準房單價比例難維持

▲▼2019台灣房市論壇,座談(一),章定煊。(圖/記者李毓康攝)

▲章定煊出席2019台灣房市論壇。(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台灣與日本地狹人稠的居住條件相似,因此催生了房產業的「小宅」(室內小坪數隔出多房)推案,但是這種非主流的推案極容易受到影響。房產學者章定煊就擔心,在這種並不適合長期居住的空間下,一旦「小宅熱」退流行了,「價格就維持不住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章定煊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灣近期的小宅熱因為空間小小的,大家買得開心就好,本來不需要多擔心,但對於部分置入行銷說專家建議先買這種小房,以後再換大大的,「真的ok嗎」?他說,這種方式並非不行,但先決條件是將來換房時,「小房的單價與標準房的單價仍能維持一定的比例」。

章定煊指出,他看過台灣最早是在1990年左右推出小房方案,地區在景美女中附近的河堤重劃區,汐止也有推過,但自此之後小房方案就沉寂了好一陣子。他表示,這種推案在過去法令限制下,公設多半可以壓在20%至25%,但「現在小宅真的可以是和比較多的成員長期居住嗎」?

對於這種「一塊蛋糕切成4塊讓4個人滿足,切成8塊難道就能讓8個人滿足」的疑問,章定煊感到「小小憂心」;他引用日本國土交通省(MLIT)曾發布過的「住生活基本計画における居住面積水準」,並舉例佐證他的疑問。

一個權狀25坪,公設比35%,室內面積16.25坪(約54平方公尺)的小宅,隔成了三房,章定煊說「大家就會想,三房的格局起碼可以住一家4口很充裕」,但日本國土交通省的建議並非那麼想。他指出,建議中的4口之家最小面積為50平方米,但理想的居住狀況是只能住到2個人,「這代表的意涵就是,硬擠進四個人人,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談不上生活品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章定煊認為不能對「小宅熱」存有太多幻想,「這種小宅只要家中人口一多,居住品質就會到極難容忍的程度,拋售的可能性會大增,建議家庭人口簡單者再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