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充滿困境」的2021年 留美建築設計師:正面樂觀看待終將撥雲見日

▲建築小黃人 回顧2021。(圖/黃元林提供,以下同)

▲回顧充滿困境的2021年,留美建築設計師Dave黃元林認為「正面樂觀看待終將撥雲見日」。(圖/黃元林提供,以下同)

房產中心/綜合報導

「正面樂觀看待終將撥雲見日」留美建築設計師Dave黃元林,繼去年2021年的一篇報導得到熱烈迴響後,在2022年的第一季有感而發再來一彈,期望給正處人生困境低谷的朋友們一些正面能量,更期盼為全球籠罩疫情陰影帶來一些曙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享受人生的困境

回顧2021,Dave認為是「充滿困境的一年」,尤其他隻身一人在美國無依無靠無親無故,每當夜深人靜想到在台灣的家人朋友,常不由自主地的落下淚來,但這也是激起鬥志克服困境勇往直前的動力,「既然不能抗拒只能接受那不如正面迎戰好好享受它」。

Dave 說到,去年有個工地由於基地條件的關係,工程前需要先開挖後回填再夯實,但因為時間有限資源人力都不足,加上適逢雨季,還有其他設計及工地監工等業務等著執行,兩週後又有出國考察行程,情急之下他乾脆自己操作推土機,每天8個小時開推土機整地,結束後再回辦公室處理業務到10點,「那時候的我覺得人生好難好辛苦,沒有人陪伴沒有人理解沒有人懂」,然而他撐過來了。

回頭看這過程,Dave坦言辛苦但很值得,他學會了開推土機,更學到謙卑的人生態度,「推土整地是門專業,千萬不要把司機當成老粗大哥,沒有他們的存在,我們就沒有穩固的房子可以居住,真的很感謝他們」,很多人以為建築師可以一個CEO管理者的角色,在辦公室看看報表數字就可以了,但他覺得「若不親自體驗機具感受基地,我的設計就無法切合實際」,因為魔鬼常常藏在細節中,精益求精實事求是才是正道,「身上就是要流著工匠的血,對自己負責也才是對業主負責」,這是他所堅持的人生價值。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讓錢自己找上你

「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這句話雖然有點銅臭味,但這是資本主義的現實,我們必須面對。」Dave說道,他一個默默無名的台灣大叔,在美國這個資本社會生存並不容易,然而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有來有往有付出有回報,只要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客戶滿意,機會來時因為被認可又有實力,往往一切可以水到渠成,錢也自然落進口袋。

Dave自信地娓娓道來,「前陣子有對年輕夫妻為了兒女教育想在好的學區設計一戶學區房,因緣際會之下,他們的朋友推薦了一位建築師,那位建築師評估之後認為我更適合,所以轉介給我,這對年輕夫妻因為慎重,又請在上海工作的前同事引薦建築師,非常巧合的是,他們的前同事也推薦我來幫忙設計」,或許是巧合,但在美國從事建築設計的高手如雲、競爭激烈,能數度獲得推薦,也代表Dave的口碑已經建立被同業認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命運相連的人最後一定可以找到彼此

去年某日的下午,Dave正在工地監工巡視時電話響了,當時的對話:

對方:Are you Dave?

Dave:Yes, This is him.

對方:OH my god, finally found you.

Dave:May I help you?

當下他心裡有點莫名其妙,搞不清楚對方來意,後來才知道是他家後方有塊土地想要再蓋新房子,需要建築師。後來Dave約對方見面後聊到「為何找上我?」對方才說自己是市政府的特約承包商,原本配合的建築師因為得了COVID -19短時間內無法執行業務,於是請市政府官員推薦一位建築師,「一般來說市政府官員因為利益迴避行政中立等因素都不願意幫別人介紹 ,但因為他是市政府特約承包商,跟官員比較熟悉且彼此信任,所以市政府官員就把我的聯絡方式給了他」,但由於保護個資因素,電話號碼最後兩碼是用XX表示,於是對方先是寄EMAIL但沒有聯絡上,接著推測Dave姓HUANG(黃)應該是位華人,非常有可能電話號碼是以88結尾,所幸就試試,沒想到竟然打通了!1/100的機率命中,讓Dave直呼「真的太神了!」他也有感而發,只要有心,命運相連的人,最後一定可以找到彼此,一起成就。

無所求的的付出最後反而得到更多

「赤子之心莫忘初衷」與「人為善不計較得失且無所求」是Dave的人生哲學。對於同樣來自台灣的同行晚輩來請教有關設計和工程的問題,他都義無反顧的給予解答與協助,被問到「為何能無私且不求回報分享賺錢之道?」他認為台灣人應該團結才是,相識是緣應該珍惜而不是藏私留一手,協助他人成就一番成績對他來說是快樂的富足的。至於會不會擔心「多了一位競爭對手?」他其實沒有想那麼多,因為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兩人能互相抬轎互相成就,團結就是力量,「工作都會遇到困難,你解決不的我來幫你解決,我功力增加了你也解決問題」,彼此受惠雙贏,何樂而不為?而且他每天都在學習新知挑戰自我,不怕被輕易超越。

有效的創意技術更勝老經驗

設計是想像是圖上作業,現場施工則是實務,是另外一種層次與景象,過程與細節是該被專注的。有一次Dave到工地監造,發現面磚的收頭沒有處理緯來有滲水之虞,但現場師傅自稱有30年的施工經驗肯定沒有問題,他雖然尊重專業,但也認為舊的觀念應該符合時宜,不洽當就得精進改善,「以現在的科技工法與材料品質,舊有工法不見得適用於現在,我告訴師傅就照我的意思去做」,創新作法可以省時省工省料省成本,不僅品質好且有利於未來保養維護,更可以耐久,呼應綠建築節能減碳的建築工程趨勢,「做事方法與時俱進而非一成不變,這是應該被堅持的」。

激勵自己並突破極限

對Dave來說,工作重要,但維持體態及良好體能更是重要,因爲「自律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價值」,所以定期的運動健身已經是他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他剛開始上飛輪課時,一小時的課程結束後往往快虛脫,鐵腿更是標配,卻只能消耗約350卡的熱量,但經過了半年持續不斷的鍛鍊和自我要求,現在他可以在一小時內消耗600卡熱量,「秘訣就是每當教練說阻力10,我就調整阻力15,阻力20我就調整阻力25,以此類推,慢慢身體習慣自然強度就可以上去,挑戰自己的極限」。

Dave喜歡挑戰自我脫離舒適圈,這也反映到他的人生道理,「人往往習慣於舒適圈,慢慢的就會怠惰而喪失拼勁及向前的動力,一不小心就會失去競爭力」,他認為以現在的社會和工作環境得戰戰競兢超前部署,做好準備以備不時之需,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而他只是在做好準備迎接挑戰而已。

旅行的意義

以前的旅行對Dave來說是浪費時間沒有太大意義,直到這一陣子他才深切體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有其道理。現在的他熱愛旅行,一有空閒就會旅行到處走走體驗新環境新事物,比如說出差土耳其伊斯坦堡,工作固然重要,再累也得安排看個風景或呼吸一下異國空氣,伊斯坦堡作為歐亞交界又是歷史上鄂圖曼帝國所在區位,有豐富人文歷史資產,值得好好感受。

工作之餘他喜歡觀察人事物,體驗當下的感動、感受環境的氛圍、呼吸空氣的味道、體會聲音的變化和人與人的互動和溫度,「這是一種你無法從電視或GOOGLE MAP等電子媒介得到,必須親自體驗才能得到的心靈滿足與感動,過程中的成長與體會非三言兩語可以表達」,人生只有一回,把握當下,畢盡當下的體驗只有一次,下次再舊地重遊感受肯定不一樣,這也是一種成長、一種經驗,對Dave來說,「這才叫人生,有意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