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敬民/打炒房草案陷面子之爭 賞味已過最佳期限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陪同行政院長視察中央興辦文山景美社會住宅預定地。(圖/記者李毓康攝)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中秋節前再度重申力拚本會期通過打炒房草案,但已過最佳時機。(圖/記者李毓康攝)

文/《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

9月上旬中秋節前夕,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再度預告,打炒房草案要力拼今年立院第二會期通過,但細數花次長至少3次對媒體「強調要通過」,結果悉數落空,時至今日再提,已過了推出的最佳時機,就像過期的月餅雖然外觀依舊,吃起來風味卻已不同,過了最佳賞味期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俗話說「打鐵要趁熱」,《左傳》裡也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像打炒房草案這種東西,就是要講究時效性,短時間內就要見效,「不使霹靂手段,難顯菩薩心腸」,但是一延再延的結果,就是市場已經今非昔比,導致現在再「強調要通過」,已過了邊際效應最大的時間點,記者寫到無感,建商也早想好因應對策,沒膽的投資客順利下車,有膽的投資客則是找到方法應對,最倒楣的還是自住消費者,絕望看著房價繼續上漲。

事實上,這次的打炒房草案打出的口號是「要打投機炒作,不是要打房價」,這樣的出發點一開始就設定錯了,當市場沒量又沒價的時候,房價才會下來。內政部推動打炒房草案,就是要把全台飆漲的房價打下來,至少是停止再漲,才是推動打炒房的意義。

其他的說法,對廣大的無殼蝸牛來說,房價打不下來、甚至還緩漲,都不具現實意義。

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就曾表達憂慮,指出要在房價上漲的預期心理變成全民共識之前,就要趕快處理,否則恐怕就沒有效果。但從去年12月花次長口頭說要祭出打炒房草案,到現在9個月過去,不僅草案還沒通過,這9個月以來房價更是飆漲一波,讓政府的威信蕩然無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打炒房草案遲遲未通過,業者有恃無恐乾脆「不演了」,把建案現場搞得像百貨週年慶。(圖/翻攝自張金鶚臉書)

而失去威信的打炒房草案,業者有恃無恐、投資客繼續進場,一般消費者也因為不相信打房效果衝進去買,然後我們就看到六都除了房價已高的台北市之外,其他地區輪流上漲,到了北高雄楠梓達到最高潮。上個月寶佳在新竹高鐵前的建案更賣到7字頭的天花板價格,現場直接不演了,搞得像百貨週年慶一樣轟轟烈烈,政府機關雖然到場調查,但近2周沒有消息傳出,合理研判可能以「查無不法」結案。

要知道,房價一旦上去了,要下來就不容易,因為房價有「向下僵固性」,只要房價跌2成房市就等於崩盤,然而過去的2年房價不止漲2成,甚至局部區域房價上漲2倍!這時一籌莫展的政府繼續做出無用的呼籲,打炒房草案已沒有威懾力道,就算這會期草案一字不改通過,也已經過了最佳賞味期限,邊際效益也會大幅降低,原因如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這次比較像是面子之爭
(1)一字不改、照案通過:機率恐偏低
(2)廣開後門、修正通過:遭譏打假房
(3)動員半天、還是沒過:再打一次臉

二、業者已有充分時間因應
(1)已自主明示暗示已購戶限制換約
(2)寶咖先建後售,草案根本打不到
(3)發哥低首付優勢突顯,贏家全拿

三、新竹房市將反打臉草案
(1)精華區建地稀缺,吃定市場
(2)預售價挑戰新高,打臉政府
(3)竹科人有錢任性,可以交屋

最可憐的就是一般自住消費者,特別是那種一輩子只買1、2間房的購屋族、換屋族,既要拿出至少25%的自備款,又被漲了房價,承受市場風險能力最低。此外小建商從都市土地被趕到非都市土地,只爽到大建商。

►陸敬民小檔案

學歷: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
經歷:《自由時報》房地產記者
現職:《住宅週報》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