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美囡/鷹式升息房貸族苦 2種物件價格下修恐超過10%

▲▼買房,看房,帶看,預售屋,購屋。(圖/記者項瀚攝)

▲近期受央行升息、政府打炒房等因素影響,房市前景不明朗,也影響消費者買房意願。(示意圖/記者項瀚攝)

文/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

今年是房貸族痛苦指數不斷上升的一年。9月22日央行再次宣布升息半碼(0.125%),台灣升息步調雖不如美國又急又猛,這次升半碼也在市場預料之內,不過連續三季共升2碼(0.5%),房貸族壓力上升,每月貸款金額有感增加,原本貸款利率偏高者,第四季的房貸利率有機會升到2%。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房貸利率破2%,距離歷史高點還有很大距離,根據央行公告五大銀行平均購屋貸款利率,在1998年以前,利率大約在8~9.5%之間,若貸款1000萬元、20年期計算房貸每月還款金額,每月付給銀行的還款金額約8萬到逼近9萬元,利率2%時,每月還款金額為大約為5萬元,一個月的還款金額差3~5萬元,這樣算下來現在的貸款負擔輕鬆許多。

但民國80幾年在買房子的基本價碼不用千萬,貸款金額也就不用這麼高。

網友翻出1996年的舊報紙,一戶位在台北市,靠近萬芳醫院捷運站的房子,樓層1樓、32坪住宅開價185萬元,我們查看實價登錄,近一年萬芳醫院站周邊、屋齡30年以上的公寓,坪數30~35坪的成交總價大概在1400~1900萬元,1樓的成交總價可超過2000萬元,是26年前的10倍以上。

如果1990年代買一戶房子200萬元,全額貸款、利率9%、年期20年,每個月還款金額不到1萬8千元,相較之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房價差距這麼大,買方還是趕著上車?因為國人觀念有土斯有財、因為錢會變薄,不動產卻能抗通膨、因為房租也在漲,怕年紀越大越難租到房、因為房價越等越貴,怕等到的是更高的購屋門檻。

房價沒有下修過嗎?有的,最近的一次是2016年到2017年,政府打房,啟動新的不動產交易稅制,促使交易量驟減,讓賣方、建商不得不讓利求售,尤其是房市多頭時期漲勢猛烈,但缺乏實際居住機能條件的區域物件(例如某些重劃區),或是大多數自住、自用比較不會考慮的房屋類型(例如大坪數、或休閒宅、類豪宅),價格下修幅度可超過10%,那時勇敢「錢進」揀貨的買方,這二年應該會感謝自己當年的決定。

我們把時間軸拉長看整體房價趨勢,房價是一路走揚,中間會有幾度因經濟、政府政策而價格下跌,然而跌勢不過一、二年,都能快速反彈,因此甚麼時間點、進駐甚麼區域、購置甚麼類型,影響購置的資產十年內價值是漲是跌,房價曾經大幅下修的地區,未來也可能大幅上揚,把握房市基本主流類型(二~三房),當人口紅利發酵,交通及民生消費漸漸滿足,資產價值自然有明朗的表現。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缺乏實際居住機能條件的區域物件,或是大多數自住比較不會考慮的房屋類型,恐會出現價格下修。(圖/記者陳筱惠攝)

►郎美囡小檔案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學歷: 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經歷: 信義房屋鑑價部

現職:《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