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齡愈高採光愈好?南韓調查出驚人發現 日照時數和建築排列有關

▲▼位於首爾市龍山區漢江江畔的公寓社區「RAEMIAN Cǽlĭtus」為塔狀型排列,最高有56層樓。(圖/翻攝自韓網)

▲位於首爾市龍山區漢江江畔的公寓社區「RAEMIAN Cǽlĭtus」為塔狀型排列,最高有56層樓。(圖/翻攝自韓網)

記者羅翊宬/編譯

現代人買房,採光也是一大必須觀察的要素,尤其房子是否為坐北朝南、周遭是否有其他建築物遮蔽、和周遭建築物的間隔,都是一大考量。不過,在南韓卻有研究指出,屋齡愈是愈久的房子,平均日照時數可能更長,因此擁有更佳良好的採光,而這其實與早期房子興建的位置、方式與習慣有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東亞日報》,南韓GS建設旗下的新創事業體「indid.lab」針對首爾1980年以後完公社區公寓大樓約160萬套,進行一年(8760小時)日照時間的統計調查與分析,考量的影響條件包括太陽位置、鄰近地形、建築物等,研究發現1980至1997年完工的公寓平均每天日照時數為6個半小時以上、且從未下探至未滿6個小時。

其中,1983年興建的公寓大樓平均每天日照時數為7個小時20分鐘,創下所有研究結果的最高紀錄。

▲1988年完工的首爾奧林匹克選手基地村公寓建築排列呈現同心圓、扇狀向外圍擴散。(圖/翻攝自韓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2005年以後完工的公寓大樓平均每天日照時數卻從未超過6個小時,即將於今年12月底前開放入住的21處社區、約2萬624套住宅的的平均每天日照時數僅5個小時16分鐘,創下1980年以後完工公寓中的最低紀錄。

以上統計結果為該套公寓一年來日照時數除以365後所得來的平均值。

報導指出,南韓社區公寓大樓日照時數的長短期實和每個年代的建築物位置分配有關。1970年代初期以後完工的公寓,大多採將客廳、房間往兩旁分配的「板狀型」,公寓社區的建築群呈現「一」字狀,當採大規模興建時,能夠蓋更多坐北朝南的大樓,首爾市永登浦區汝矣島示範(1971年)、首爾市松坡區蠶室洞蠶室住工第五園區(1978年)是其代表性例子。

▲隨著年代推進,南韓流行各種不同的社區公寓建築排列,因此影響日照時數和採光。(圖/翻攝自韓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到了1980、90年代以後,南韓開始流行將板狀型公寓的排列大規模興建為「口」字形,最為代表性的是首爾市松坡區蠶室洞宇成(1981年)以及1988年完工的奧林匹克選手基地村,尤其奧林匹克選手機地村以奧林匹克廣場為中心,公寓大樓排列則呈同心圓扇狀擴散,使土地運用能夠更有效率。

至於2000年代以後南韓流行興建住商複合公寓,建築型態呈現塔形,外觀上比起板狀型建築更加精煉,因此受到購買者歡迎,然而因為建築結構排列不僅有座北朝南,還有其他種排列方向,因此自然影響日照時數,採光不足成為缺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