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習俗怎麼來?  一張圖秒懂7大重點



▲端午節習俗怎麼來?賣厝阿明整理出7大重點。(圖/賣厝阿明提供)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今(30)天就是端午節,過節不只有划龍舟、吃粽子,還有掛艾草、打「午時水」等習俗,對此,賣厝阿明從民俗節慶小百科中,針對端午節的習俗畫成淺顯易懂的漫畫並整理出7大重點。

1. 划龍舟:據說是屈原投江之後,鄉民想尋找屈原的屍體,於是造舟在江上打撈,後來就演變成划龍舟的風俗了。

2. 喝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亦是一種藥物,將它調合在米酒中,便成了雄黃酒。據說雄黃酒可消除疫病,但不可多喝,至於兒童無法喝酒,則可用手沾酒在額頭上寫一「王」字,一樣有驅毒的功能。



▲端午節龍舟賽賽況。(資料照/取自高雄市體育處全球資訊網)

3. 打午時水:在端午節的正午時分,將井水汲取出來後封存在瓷罐中,放在陰暗處,傳說這罐水不會變壞,這就是午時水,傳說在夏日中了暑毒時,可喝午時水來退燒熱。另外一個傳說則是,鄭成功佔領臺灣時,部隊來到大甲鐵砧山,卻找不到水源,鄭成功便插劍入地,希望泉水湧現,拔劍後果然山泉噴湧。由於當時正是端午節午時,因此後來便有數千民眾,年年在端午節上山求取午時水。

4. 配戴香包:香包是一種吉祥的避邪物品,配戴香包當然是為了驅邪避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5. 掛艾草、菖蒲:古時候人們在自家的門口掛上艾草、菖蒲的目的是為了驅毒避邪,因為艾草和菖蒲都是傳統袚鬼驅邪聖物。

6. 吃粽子:傳說是鄉民為了避免魚蝦吃食屈原的屍體,而將竹葉包著糯米飯投入江中,以保持屈原屍體的完整,到了後來就演變成端午吃粽子的習俗了。

7. 立蛋:端午節當天的正午時能將雞蛋直立起來,表示未來的這一年會有好運的到來。因為一般認為端午節正午,陽氣最重,所以能將雞蛋立起。據聞若在端午節中午能把生雞蛋直立起來,來年便會鴻運當頭。

▼立蛋慶端午。(圖/業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