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中文系」的查詢結果共57筆

飢餓行銷是銷售時常見的手法,像是早期蘋果手機,只要一推出民眾就大排長龍大搞飢餓行銷,不但可以維持新機身價,連二手機保值性也很強,這類行銷方式,其實也適用在房地產界。

全台房價高漲,今年第1季最吸引投資人目光的竟然不是房地產,而是ETF。千億熱錢湧入股市,緊接著財政部就出招,將豪宅認定標準下修,影響台北市、新北市等七都的豪宅稅負。

過去談到房地產市場買氣、價格,高雄總是敬陪末座,還常被忽略,彷彿失去存在感。不過,高雄今年將會出現大翻轉,主因是賴清德選上總統,加上2026年將有縣市首長改選,南台灣房市從2024至2026年,都將成..

囤房稅2.0上路 「買大捨小」會成為新趨勢?這可以從開源與節流、投報率與需求度、資金運用彈性、省稅金額4層面分析,結論是「買大捨小」租金投報率雖好,但房價增值報酬反而更差,可能因小失大,不見得更有利。

每逢總統大選前,房市往往多空交錯,空方的觀點在於,民眾不會在大選前拿出鉅款購屋,多方則認為,2024年不論是由藍或綠勝選,2黨候選人在政見發表會上,都不約而同在政策上討好首購、自住、小家庭、年輕族群,..

老屋重建有哪些方式?又該如何選擇?以現行狀況來說,最常見的有建商合建、顧問公司輔導重建、委建、全案管理4種,各有利弊,承受的風險也不同,需謹慎評估自身需求和條件,再來判斷如何抉擇。

2024總統大選開打,政策打房聲浪不斷,不過從目前所有已知條件來看,直到明年上半年,房市政策大抵「蔡規賴隨」,既然選前、選後都一樣,無需等到明年選後,在房市政策預期會延續的前提下,竹科、中科、南科的3..

從最近實價登錄看到一個趨勢,原本被視為一線精華區的預售案,實登成交價卻反應出欲振乏力,不再一枝獨秀領漲房價,這樣的結果跟某些人預期蛋黃區房價易漲難跌的預測,其實在結果上出現背離。

重建效率不彰,其中一項原因是「人性貪婪」,有些「壞心投資客」專門買海砂屋投資,而他們的作為通常有4大特點,分別是鏡頭前假裝弱勢、開口閉口就說建商坑殺老百姓、房子租給不知情的租客、獅子大開口拒簽同意書。

近年全台房價大幅飆漲,市場出現一種「房價只漲不跌」的聲音,這樣的看法值得商榷,因為房價只漲不跌,就統計數字而言不精確,正確來說房價有漲有跌,只不過從長期趨勢來看,曲線是長期向上。

兩岸預售屋機制差很大,國內若遇到爛尾,最多損失20~30%,而興建期間解約最高代價就是賠15%。然而,中國通常在簽約後3個月內要辦妥貸款,不幸遇爛尾將承受100%損失,另外除非遇到特定情況,不然也無法..

自從7月1日《平均地權條例》全面上路以來,經過2個多月,市場上看到接待中心來人、成交雙降,但實際觀察實價登錄成交價卻沒有下滑。

近期「預售屋蓋6成才能動履保」的討論四起,但就算該政策上路,也未必更能保障消費者權益,信託機構看管不力、建商恐轉向同業擔保的問題仍在。

7月1日後,《平均地權條例》全面上路,整個7月竹科、中科、南科的3科房市,來人、買氣出現明顯下滑,甚至呈現停滯,顯示政府打炒房政策的一系列組合拳十分奏效。

前幾年房市大熱,不少熱門預售案一開案就秒殺,還有民眾連夜大排長龍預約看屋,形成一門「中人帶貨」的特殊生意,中人就跟黃牛一樣,消費者要先付錢當入場券,才能進到接待中心看房子。

7月1日《平均地權條例》的子法就將要上路,消費者即將面臨的種種挑戰,這段時間包括產、官、學、研等各種專家,都有許多評論可供參考,不過在這各種解讀之中,唯獨少了買方的看法,我與買方接觸多年,發現他們的角..

隨著政府打房組合拳絕招盡出,以及《平均地權條例》子法即將上路,台灣的預售房市將進入1個全新的變局,今年推出的預售建案將面對「前無進路,後有追兵」的狀況,特別在總統大選前夕,媒體的焦點都在大選,也牽動民..

台灣離婚率高居亞洲第一,婚前、婚後買房哪個好,是小倆口常議論的話題。而事實上,2者都有利弊,婚前買房的好處有4大點:可歸屬為個人財產、金流容易證明、擇偶具有優勢、爭取撫養權。

歷經接近3年的房價狂飆之後,今年預售屋市場回歸冷靜,有很多人說市場景氣不好,也有人稱買氣崩盤,更有人直言房價將下跌。對於這些看法我只能說「多慮了」,因為預售屋只是回到這3年狂飆前的日常而已。

自從《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三讀通過後,主流媒體紛紛報導預售建案來人、成交雙雙下滑,部分專家學者也透過數據,強調某些房市熱區的房價下修,接待中心也瀰漫著這樣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