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生小孩」的查詢結果共316筆

隨著時代的開放,不少人都不想努力,願意被包養,就有一名23歲妹子,透露自己有個「呵護爹地」,最近對方希望能幫他生一個小孩,並表示會買房給保障,加上平日的禮物與約會,讓妹子猶豫不知道要不要答應。文章一曝..

「窮到只剩房子,適合組建家庭嗎?」一名男網友透露,靠自己努力存錢,買下一間3房含裝潢與家具的千萬新屋,扣掉房貸與固定開銷後,原PO只剩2萬可用。對此,原PO一方面想找對象,卻又怕女方沒錢,擔心結婚後為..

「月入20萬,湊不出頭期款的人生!」一名女網友透露,儘管賺得多,但家裡開銷也很大,爸媽生意失敗,又向保單借款,加上以前買了太多保險,以及住院與孝親費等,讓她壓得喘不過氣來,「好像永遠都無法存到錢.....

女性生小孩相當辛苦。一名人妻就說,公婆因為體恤她生小孩的辛勞,2胎總共包了130萬,她拿到之後不敢相信,急忙想把錢退回,但對方仍相當堅持,讓她覺得很感動,好奇其他人的公婆也會這樣嗎?文章就釣出一名網友..

「不生小孩,以後房子要給誰繼承?」一名網友透露,很多30歲左右的朋友購屋,但願意生孩的沒幾個,好奇30至40年後,大家都老了,這些房子該怎麼辦?文章曝光後,多數人主張「根本不會有繼承問題,最後病榻時可..

不少長輩期待抱孫子,會對兒女催生,不過也應該衡量經濟狀況。一名人妻透露,先前公公就不停明示說想要抱孫子,現在她終於順利懷孕,但因為考量到他們要繳2份房貸,於是只打算生1個,未料公公卻不斷碎念,「生2個..

央行升息半碼,跌破市場眼鏡,新青安房貸利率將變成1.9%,以貸滿1000萬元、40年期試算,每月要多負擔656元,等於近6杯星巴克小杯拿鐵。信義房屋專家表示,升半碼對市場不是壞事,有助於讓不斷創高的房..

買房前需要考慮的條件很多,一名女網友表示,最近打算和男友一起買房,2人月薪保守估計約4、50萬,考慮要買新北2000萬元的新成屋,格局和環境都還不錯,但好奇裝潢時有沒有需要留意的部分?不少人看到後,都..

沒辦法留下房產給後代,就不要生小孩?近日有一女網友在Dcard上分享「爸媽說以後不會留房子給我,因為他們要以房養老」,引發討論。對此,有男網友也發文回應表示,「不能留房子給孩子的人,真的拜託別生」。他..

現在養小孩花費越來越高,很多人不願意生育。一名網友就說,他是家中的獨子,爸媽年紀大了,一直很想要抱孫子,可是老婆都沒有生小孩的意願,認為太沒有保障了,還要求他把名下的房子分給自己,為了這件事情2人總是..

「不生孩子這輩子能省多少?」一名人妻透露,正在17坪與24坪的房子做抉擇,若不生孩子的話,其實前者空間很夠,但若生小孩是必要空間大一點,「房貸就要再增加!」對此,原PO也求問,生不生孩子的差異有哪些?..

內政部今天指出,外界常說高房價導致年輕人不婚不生,應是聽似有理、但無確實根據的說法;是否擁有住宅與不婚不育,從數據角度來看,兩者間更像是獨立事件,不宜混為一談。

近年來不少人認為,台灣社會進入少子化,必然衝擊房地產市場,不過馨傳不動產智庫統計,全球房價負擔最重的前10個國家或地區,有7個國家生育數平均都在2以上。至於台灣,買房負擔最重的台北市,生育率還高於新北..

買新屋跟生小孩,該怎麼選?一名網友最近想入手第三屋,但還在猶豫夫妻倆該不該趁年輕,趕快先生小孩,並認為生小孩算困難模式,於是上網發文請益。沒想到,PO文釣出一票網友一面倒回答「生小孩」,還有過來人叮囑..

在創造被動收入方面,我做的第一件正確的事情就是,在26歲那年買了房子。那時候,我剛開始有了一些關於財富的觀念,開始學會延遲滿足而不是亂買亂消費。我把賺的錢加上向爸媽借的一些錢用作頭期款,在重慶買了一間..

許多房東為了節省成本會選擇「隔套收租」,既能提升房屋空間利用性,還能增加收益。一名網友表示,身為首購族的他,打算購入公寓隔套,自住一間剩下的出租,靠房租收益減輕貸款負擔,「想不到有什麼缺點,怎麼很少人..

近日在PTT的Gossiping板上,有網友發文討論「夫妻兩人住20坪兩房一廳夠!?」引起網友熱烈回應,探討小坪數建案是否適合不同家庭搭配。

夫妻如果結婚後想要生小孩,必須要考慮到孩子出生後,平日是否有人能照顧,買房子時,也可能要考量孩子的學區問題。一位計畫生小孩的網友上網發問表示,因為老婆娘家在桃園,所以想先搬到桃園方便有人幫忙照顧孩子,..

物價節節攀升,許多人礙於現實問題,覺得兼顧買房和育兒相當困難。一名人妻就透露,他們家雙薪13萬,不過光是房貸相關支出,每個月就要先丟出4萬元,剩下9萬要付一家三口的生活費等,能存的錢非常少,讓她覺得很..

隨著思想進化,許多長輩從「養兒防老」變成「以房養老」。不過一名網友透露,有一名長輩生了2名兒子,喊出4萬要他們回來照顧,但孩子們不願意,因為月薪分別有40萬與9萬元,還想在職場繼續奮鬥。對此,老人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