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轉單」的查詢結果共59筆

除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可作為房市趨勢觀察指標外,房仲業銷售額更能直接反映房市交易熱度。據財政部數據,2023年全台房仲業銷售額達833.12億元,已連續3年突破800億元大關,顯示房市買氣仍然穩健。

有網友想要買房但是卻遇到屋主與房仲想「實拿200萬元」,等於得造假實登價格,對此該網友怒吼:「打房在打什麼?都是打我們小老百姓嗎?」信義房屋專家認為,類似AB約概念的交易,對於賣賣雙方、房仲人員都具備..

《平均地權條例》7月1日正式上路,內政部明令禁止預售屋轉售,不過上路滿3個月了,就有網友發問「結果就是讓建商多賺一段吧?」有網友直言,有投資客才能撿便宜;也有網友表示寧可給建商賺,給房蟲賺很不合理。專..

淡水小坪頂過去由於建商推案屢次滑鐵盧,而有「八掛山」之稱,其中區域最知名的地標型社區「陽明悅活(萬通台北2011)」,近期又出現賠售。根據實價,高樓層面景觀大坪數戶,9月成交僅3字頭,且對比過去交易,..

興富發今日舉行股東會,有股東提問有關上月10日發生的工安意外,董事長曹淵博也針對此事件回應:「事件發生後,我們已加強各工地自主檢查,日後一定會按照相關規定,在行前落實相關工安措施。」發言人廖昭雄則再次..

《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在即,但市場上仍有投資客短進短出,轉手獲利200萬元的消息,而循線找到願意加價200萬元的其中一位買主,他自曝:「我真的不是盤子,是真的沒辦法,即便知道有加價,但實際比對過,還是比..

立法院日前三讀《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外界認為可能房市將出現「斷頭法拍潮」。對此,法拍達人預估,在法條上路後約半年至1年時間,小型建商面臨斷頭壓力,將會出現爛尾樓整批進入法拍市場。

全台最富有的里在新竹的關新里,而高雄最富有的里又在哪?根據財政部資料是位於左營的自立里,平均年所得高達270.7萬元,但實際上該里早在2006年就已經裁撤併入明建里,變成高雄最富里竟然在沒有人的「幽靈..

台中近年被評選為最宜居都城市,尤其是豪宅聚落七期重劃區,有網友走一遭國家個劇院周邊後直言:「我覺得這一帶房價破百,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根據預售屋實價登錄揭露,七期近期也有預售新案出現單戶總價破億元..

台中西屯除擁有豪宅聚落七期重劃區,還囊括逢甲、中科等熱門購屋地段,區域內更有水湳經貿園區坐鎮,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西屯的預售屋均價在4年間成長達8成,平均從3字頭豪不客氣漲到5字頭,不過在2021年大..

潤泰集團旗下營造廠潤弘精密(2597),今(24)日舉行股東會。其中,潤弘會中去年營收達213億元,EPS為9.96元,並分配現金股利每股9元,創下歷年新高。另外,日勝生合併營收62.5億,EPS0...

預售屋禁止換約很可能7月就會上路,南二都的預售屋轉售量也逐漸湧現,根據統計5月的預售屋轉售量相較於去年12月,台南暴增了80%,高雄也有64%,但房價並未因此下跌,反而還上漲4~8%,專家指出想轉單的..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統計實價登錄系統發現,嘉義市近十年整體房市平均單價漲幅達88.4%。在地專家表示,由於嘉義市開發較早,且腹地有限,過去缺乏利多題材,因此使得區域內房價基期較低,直至近年透過湖子內重劃區..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統計實價登錄系統,發現台中市北屯區近4年整體房市呈現價量俱揚。預售屋推案量在4年間增長逾5倍,平均單價漲幅亦超越2成;而透天產品漲幅則達29%,平均總價自2018年1925.8萬元,漲..

由於高雄市鼓山區農十六雙特區發展日趨完善,加上受益於台積電效應,房價隨之水漲船高。透天價格在3年內漲幅超過4成,等於每晚1年購屋,總價就多380萬元。此外,預售屋平均單價也在2021年間漲幅達到43...

中央銀行將於本周四(17日)召開理監事會,是否祭出「第二戶房貸成數管制」,成為近日市場焦點。對此,業者表示,先前預售屋禁換約草案,已讓絕大部分投機客陸續退場,而第二戶限貸政策,反將波及大量的自用、置產..

台灣房市愈來愈熱絡,但民眾「蝸居」的現象卻愈來愈明顯,根據東森房屋統計,近5年六都的建物買賣面積僅有桃園、台南成長,其餘四都愈來愈小,而台南扣除掉外圍的透天之後,市區建物坪數也是縮減,甚至仁德區5年坪..

本站日前報導《晚1年裝修、每百萬貴6萬!材料漲最兇是它 年漲破21%》,就有網友在PTT的home-sale板上發文,提到現在缺工缺料嚴重,工程都在延遲,就在猜測未來建商為了求速度、省成本,會不會就不..

有位網友看上一間完銷的預售案,打算承接別人的轉單。但他也提到,工地綠牌標示該案2027年才會完工。對此,許多網友認為預售屋蓋5年實在太久,建議不買為佳。專家則說:「交屋日期要以合約為準,且4~5年的工..

今年來房價飆漲明顯,政府單位似乎又想祭出打炒房措施,傳言這次將禁止預售屋換約套利,引發市場人士議論,但專家普遍認為可行性不高,甚至此舉將損害民眾的契約自由原則,對於打壓房價效果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