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殺無辜!」居住正義大旗遭批「倒打一耙」 受傷最重是他們

▲▼居住正義,打炒房,購地貸款,中小建商,寡占市場,地價。(圖/記者陳建宇攝)

▲近2年政府推出的打炒房措施當中,限制貸款成數對中、小型建商殺傷力最大。(圖/記者陳建宇攝)

記者陳筱惠、陳建宇/綜合報導

近2年來政府舉著「居住正義」的大旗,對房地產市場推出各種「打炒房」措施,但這種種的政策或措施真的沒有錯殺無辜嗎?中、小型建商就因購地貸款及利率被壓得喘不過氣,愈來愈邊緣化,未來很可能出現退場潮,屆時變成大建商的「寡占市場」,對消費者未必有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產詹哥老實說》S2EP70/萬華最宜居區段曝光!擺脫「老舊亂」 在地人:1千萬買房不難

自2020年底開始,政府就開始干預愈來愈熱的房市,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愈來愈高的民怨,許多民眾都抱怨房價不斷飆高、薪資增加幅度跟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因此政府祭出包括選擇性信用管制、提高房屋轉手獲利的稅負,甚至從源頭的土地想進行壓制,不給建商太多的購地貸款,到最後甚至透過金管會對銀行施壓,讓銀行暫停土、建融的新增業務。

但這些政策、措施真的起到壓抑房價的效果了嗎?

從實際狀況來看其實沒有,房價不打還好,打了反而愈漲愈高,最重要的因素,當然就是增加持有者的成本後,不論持有者是建商、投資客或一般屋主,大家都把成本轉嫁到終端消費者身上,因此變成「愈限制漲愈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重要的是,部分的打炒房措施被認為是「亂棒打人錯殺無辜」,這點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小型的建商,上揚建設董事長洪光佐就表示,政府打炒房的目標應該針對投機客,但卻用許多金融手段,限制建商的購地貸款,甚至限期開發,導致今年推案量急速萎縮,在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下,房價根本沒有下修的可能。

洪光佐指出,建商的購地貸款從過去的7成一路降到5成、4成,這點對中小型建商就深受其害,只能不斷縮小經營規模,或是往更外圍、地價更便宜的地方發展,最終就會造成中小型建商消失,對市場絕非好事。

▲未來若只有大型建商有能力購地,恐將成為「寡占市場」,產品及價格都失去選擇性。(圖/記者陳建宇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居興建設董事長林詠盛則表示,真正健康的市場,應該是由自由市場機制決定,政府採用不洽當的方式或政策干預,形成對中、小建商不利的市場環境,地只能愈買愈小、愈買愈遠,最終在買不起土地的惡劣經營環境下,中、小型建商只能黯然退出。

大台中不動產公會理事長王至亮表示,從目前打炒房政策來看,最大的受害者顯然是剛性購屋族。王至亮認為,光以囤房稅來說,不動產常具備傳承案例,目前計算囤房稅的基準是「不論大小、屋齡、房價、地點」,都算在囤房戶數內,北部一間房的房價、與中南部豈可相提並論?

這些對小家庭、北漂、南漂族購屋、有分戶、自立門戶需求的購屋族來說,因需求要另買一間房,成為極度困難的選擇,對此,他也提出建言,是否請政府單位考慮,讓持有超過10年的不動產,並非短進短出獲利的房屋,屏除在囤房稅制外。

另一名小型建商直言,撇除大財團,普通建設公司根本沒有能力去主導土地價格,更無法囤地3、40年才規劃,面臨缺工、缺料的營建業現況,政府不但不從源頭解決,穩定地價、物價、缺工問題,反而不斷攻擊營建業,他直言政府就不該為預防「炒房」而掐死真的有需求的購屋族與中小型建商,這些措施與對岸集權政策有什麼不一樣?

►《地產詹哥老實說》S2EP70/萬華最宜居區段曝光!擺脫「老舊亂」 在地人:1千萬買房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