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第一人認「盛極而衰」 總太地產創辦人:房子是拿來住的

記者陳筱惠/台中報導

已經退休6年的總太地產創辦人、集團主席以及持股10%以上的大股東的吳錫坤,在總太地產更名為富華創新後首次接受《ETtoday》獨家專訪表示:「房市情況盛極而衰、太極陰陽是必然。」暢談改名始末。

2023年6月總太地產(3056)招開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才創下2022年合併營收達86.98億元,稅後純益22.09億元,EPS 9.81元的佳績時,當時總太地產宣布,因應業務發展需求,總太地產將更名為「富華創新」,引發不小風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產詹哥老實說》EP172/選前VS.選後買房最佳時機點 巴菲特理論這樣看

▲總太地產創辦人、集團主席以及持股10%以上的大股東的吳錫坤,接受《ETtoday》獨家專訪,暢談改名始末。(圖/記者陳筱惠攝)

不少人猜測,深耕中台灣以營建起家的總太不看好房市、也有人推測此舉是為了二代接班佈局,身為總太地產創辦人、集團主席以及持股10%以上的大股東的吳錫坤,接受《ETtoday》獨家專訪,暢談改名始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錫坤認為,總太的招牌大但包袱也多,要轉型得從名字開始。(圖/記者陳筱惠攝)

吳錫坤於1992年成立「總太廣告」、代銷出生的他,在1994年轉型為建設公司,在2006年透過入主電子通路股「駿億電子」完成借殼上市,後改掛營建業並順利更名為「總太地產」,2023年「總太地產」更名「富華創新」。

吳錫坤說:「改名其實是很多原因,我想房地產在台灣售政策的影響是最大的,不可諱言,房子是用來住的,但過去二十年台灣的房地產跟很多國家一樣,都被很多人拿來當理財的商品,價格越炒越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我是業內的,但是我總覺得社會正義的角度看也不是好事,難得政府在引導房市下降,量其實也夠了,所以這家公司以後不要只做建築開發,應該要往其他路徑去嘗試看看。」

對於台灣經濟火車頭是房地產,吳錫坤說:「在台灣我不認同,台灣是以外貿為主,台灣的房地產每一次的興衰,要起來之前一定是,經濟成長2年以上房地產才會起來,但目前情況是盛極而衰、太極陰陽是必然。」

因此,才將總太地產轉型更名為富華創新,吳錫坤表示:「總太的招牌大,但包袱也多,會讓人認為就是營建業,但實際上現在轉過身也仍用營造為主,明年再成立裝潢、裝修公司。也就是說,這個控股我們先把我們會的我們懂的,營建業相關的先落實子公司化,進而創立新研究團隊,包含數位新經濟,另外一個是能源的研究。」

▲富華創新(總太地產)過去幾年在北屯廍子推出逼近7000戶的個案。(圖/記者陳筱惠攝)

談到居住正義的問題,總太過去幾年在北屯廍子推出逼近7000戶的個案,包含「總太明日」、「總太青境」、「總太2020」、「共好MELODY」及「總太聚作」、「心之所向」等。

吳錫坤也不諱言:「當初因為標地標得便宜,才能推出這些首購族買得起的產品。我相信這塊地如果是別的公司標走,價位沒有30(萬元)也要28、29(萬元),這對對年輕人來說一坪差5萬元,30坪就差150萬元,150萬元要存多久,要多還5年耶。」

「我講究的是滿足點,我對推案的滿足點夠了,所以公司很少去賺高價,寧可維持一個價格,社會大眾覺得CP值高,我們利潤可以對股東交代就好,所以我不一定要用市價去賺到滿缽滿盆,房地產賺個一兩個案子一輩子夠用了,滿足了就好。」吳錫坤說。

對照如今富華創新推案佈局朝向水湳經貿園區,區段價位儼然非首購族可負擔的,對此吳錫坤說:「房地產未來一定會走向小眾化,分類分得很清楚,高價位會一直上去,剛需會隨著經濟上下會有起落。」

▲富華創新(總太地產)未來重壓水湳經貿園區。(圖/記者陳筱惠攝)

對於推案滿足點,吳錫坤表示:「我們100%子公司營造廠,已經投標社會住宅,更直接的幫忙政府找不到工的問題,趕快落實社會住宅政策,我想比自己做建設開發更有意義,我投入這行業最原本的初衷,我就是要蓋好房子給年輕人。」他也認為自己「有守住」對自己的承諾。

對於水湳的佈局3塊地,除已經進場的「之序」推出中坪數產品,其他2塊地1塊規劃精品飯店(自己經營)加上1棟小坪數住宅,另1塊則是回到豪宅市場推出大坪數產品。

對於富華創新的未來,吳錫坤飽受子弟兵接班、更名等種種外界質疑,他說:「其實沒有壓力,我們已經幫年輕人服務10幾年了,現在回頭一手服務高端市場,一手(意指蓋社宅)繼續扶持年輕人購屋。」

《地產詹哥老實說》EP172/選前VS.選後買房最佳時機點 巴菲特理論這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