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膨幅度讓許多人不敢花錢處理家中遇到的硬體問題。(圖/pixabay)
記者張靖榕/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房市在今年第一季尾聲已看到趨緩勢頭,如今飛升的通膨壓力更導致許多屋主因為覺得花費負荷太重,決定推遲房屋裝修和翻新的決定。根據一項新研究顯示,去年屋主花在修繕房屋的平均金額約為4000美元 (約新台幣11萬8900元),但今年在貸款利率持續走高的情況下,花費將會更加高昂。
綜合外電報導,根據河馬保險公司(Hippo Insurance)《2022年屋主準備度報告》顯示,整體而言約有多達60%的屋主,在最近的調查中表示因為各項物價都在上漲,今年比較沒有信心為修繕或翻新房屋做出大手筆的花費;將近43%的人則表示,通膨導致他們必須推遲房屋修繕或翻新的計畫,其中「強烈同意」的人占14.4%,同意的占28.4%。這是調查從4月29日到5月1日,針對1915名美國成年民眾做出的調查結果。
美國今年5月通膨率相較於去年同期大漲8.6%,超過許多人預期,並且也是1981年以來最快的增長速度,美國人面臨從零售貨物、石油、天然氣,租金和服飾等物價全面上漲,但整體而言,也是因為需求持續超過供給,加上全球供應鏈受到戰爭、疫情政策衝擊,導致價格水漲船高。
不過並非所有修繕和翻新作業都適合在此時暫停,因為部分房屋問題若不趁還小的時候處理,一旦擴大就得花更多的錢來彌補。例如家中的冰箱或是美國人家裡常見的洗碗機,若發現有管線出現漏水情況,除了立即修繕外,最好關掉漏水管線的閥門,放任不管會造成更嚴重的水患問題,到時處理起來更麻煩。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