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家無人旅館」3年租40家!敦謙預估年底衝至4100間房

▲▼雀客旅館台北南港。(圖/翻攝自Google Maps)

▲疫情造成許多北市旅館業受創最嚴重,敦謙國際承接經營。圖為雀客旅館台北南港。(圖/翻攝自Google Maps)

文/梁任瑋/今周刊

當全台飯店業者大喊缺工之際,敦謙國際卻可以不斷逆勢擴張版圖,它要如何利用智能化,顛覆旅館業?

因防疫封鎖兩年多的國境終於開放,原本提供入境者隔離的「防疫旅館」正式退場,恢復一般經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被稱為「海嘯第一排」的旅館業,正面臨大洗牌。近一年來,積極在全台攻城掠地的智能旅店系統敦謙國際,更加快腳步擴大市占率,預估今年底在海內外將衝至4100間房,可望成為全台最大旅館業者。

敦謙只花不到3年的時間,將房間規模從63間擴充成3200間,以每月平均增加兩家旅館的速度擴張,而近一年的旋風式成長,引起旅館業界側目。

若以房間數排名,連麗寶集團旗下的福容飯店規模,只能排在敦謙之後,讓人好奇它是如何在疫情期間突圍。

目前敦謙集團旗下共有14個不同品牌、合計44家旅館,其中有40家是在2020年2月疫情爆發後,才陸續加入,並由敦謙承租;當中最知名的就是原陽明山中國麗緻大飯店(已更名為雀客藏居台北陽明山溫泉飯店),也換了招牌加入麾下,其餘洽談中的還有7、8家,若順利的話,今年底可望再增加8、9百間房。

「這一波防疫旅館退場,是我們再次躍進的機會。」一路主導公司擴張的敦謙創辦人兼執行長吳秉庭指出,不論是老旅館面臨世代交替、二代不想經營,或是單打獨鬥的小旅館,無力更新訂房系統或導入智能服務,興起退出市場的念頭,都是敦謙的潛在接手目標,「在全球疫後旅宿復甦的時刻,我們希望透過智能技術,發起一場旅宿業經營技術的升級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雀客藏居台北內湖,前身為駿宇飯店。(圖/翻攝自Google Maps)

▲▼雀客藏居台北內湖。(圖/翻攝自Google Maps)

建立流程 3周內接手經營

「Sam(吳秉庭英文名字)的戰鬥力很強。」敦謙一位高階主管透露,吳秉庭在公司成立一支開發部隊,專門物色旅館品牌,小到只有7間房的民宿,大到公部門BOT(興建營運移轉)案,也願意嘗試,因為已建立標準作業流程,只要雙方完成簽約,即可在3周內換上新招牌、重新營業。

吳秉庭則說,敦謙從不走「高、大、上」路線,快捷、年輕仍是目標客群,因此多鎖定交通便利的都市型旅館,為優先洽談對象,房間數多寡並非考量重點。

事實上,敦謙在7年前由葉維迪、吳秉庭兩人創辦,當時以「鵲絲旅店」品牌在台中逢甲商圈成立,訴求入住飯店不需要排隊等待,旅客透過「自助機台」登記,5分鐘即可入住;此外,它推出房務機器人、手機當房卡等新創技術,希望透過「全亞洲第一家無人旅館」的特色,快速複製到全台各地。

「創業前5年,我們幾乎被全台創投拒絕。」吳秉庭透露,創業初期光是研發技術,就燒掉很多錢,更慘的是,「當時大家都把我們當成笑話,沒有人看好智能旅館可以在台灣成功。」

2020年第一季,疫情爆發重創旅館業,鵲絲旅店也面臨觀光客一夕歸零,住房率從80%掉至8%的窘境。為了勉強維持最低的營業額,鵲絲加入防疫旅館行列,沒想到原本被視為沒溫度的「送餐機器人」,以及自助登記入住的機台,竟派上用場,代替員工成為防疫旅館的得力幫手,也成為敦謙被外界關注的契機。

自創雀客旅店品牌的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之子戴東杰,當時就驚豔敦謙的智能技術。目前擔任敦謙掌門人(CEO)的他說,八年前他跨足旅館業時發現,來自雲端平台與自營式個性旅店,帶來的威脅不容小覷,而智能旅店將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路。

也正是在2020年戴、吳雙方進行合作後不久,遇上基隆顏家後代、合眾建經常務董事顏志光,相挺挹注資源,加快了敦謙擴大版圖的速度,造就如今3200個房間的驚人數字。

獲投資人挹注 布局日本市場

有了兩大投資人提供人脈、資源,今年九月敦謙首度跨足海外,與日本和歌山縣政府簽下合作協定,近期將在和歌山縣設立公司,把智能技術輸出到日本,成為日本旅館業面對缺工問題的可能解方之一。在海內外快速擴張下,「我們自詡成為台灣第一家進入全球前3百強的智能旅館集團。」吳秉庭頗具企圖地表示。

不過,在短時間內承租數量龐大的旅館,外界也開始質疑,光是租金成本就可能足以拖垮營運獲利?

對此,吳秉庭樂觀表示,「旅館業景氣再差,不會比三級警戒時只有8%住房率更差。」他對於疫後觀光業景氣復甦,持正面態度,相信壓抑多年的報復性旅遊需求,即將爆發。他強調,敦謙在谷底階段拚命擴充,就是為了等待這個時機到來。

「亞洲第一家無人旅館」3年租40家旅館,敦謙挑戰旅宿王…不走「高大上」,手機當房卡攻年輕客

更多今周刊文章
台泥、富邦金…0050成份股中已有16檔跌破十年線!不是金融股…達人曝「這2檔」優先布局
父母努力賺錢,把孩子送出國念書「將來才有出息」...4個晚年後悔故事:親子間除了血緣,什麼都不剩

關鍵字:今周刊房產雲敦謙國際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李鴻源:強震發生4000棟屋恐倒 3直轄市最危險

台灣地處地震帶,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直言,若台北市發生6級以上地震,可能導致約4000棟建築倒塌。

51分鐘前

重磅翻新!多家大咖插旗府中 「新潤世界城」88萬進場五鐵圈

在土地資源日益稀缺的板橋市中心,想入主精華地段成為許多購屋族最現實的難題,由多家大型開發商聯手推動,開發超過6,000坪土地,打造府中商圈全新完整街廓。而位於南雅東路與100巷軸心地段的全新建案「新潤世界城」,一站坐擁板橋站五鐵共構交通樞紐,總價2,000萬元內就有機會輕鬆入主。

1小時前

美房市銷售速度創2009年以來最慢! 年減4.2%

美國房市春季旺季開局不利,受制於高房貸利率與整體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3月成屋銷售量大幅下滑,創下2009年以來同期最低水準。根據美國全國不動產經紀人協會(NAR)最新數據,3月全美成屋銷售年率為402萬戶,較2月下跌5.9%,年減幅亦達2.4%,顯示買氣明顯受限。

11小時前

買老房裝潢「木作拆開全白蟻」!前屋主辯:簽約約好按現況交屋

新北市一名潘姓女子111年1月透過仲介與謝姓女子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以新台幣750萬價格購入一處位於3樓的房屋,未料後續進行木作裝潢時,赫然發現屋內遭到大量白蟻蛀蝕,經通知後謝女只願負擔除蟻費用;潘女因此提告,並求償修復費用42萬6574元、以及租金支出9000元等。新北地院審理後,判處謝女應給付潘女新台幣34萬0937元為適當。可上訴。

13小時前

斥3千萬開店 房市求生術:全台首間「房仲+代銷」誕生

房仲店頭隨處可見,接待中心也是不少,而融合在一起的卻從未見過。全台第一間結合房仲、代銷的門店在今日開幕,位於松山微風百貨對面,執行長黃楷鈞分享經營理念,此外他也透露,為了實現代銷級的房仲,砸了相當高的成本。

13小時前

男剛買房拿到鑰匙 見新家閣樓「超毛一幕」大驚

國外一名男子買房之後拿到新鑰匙,沒想到才過短短數日就在新家看到超毛一幕,即家中閣樓空間有擺放枕頭和被子。讓他感到相當震驚,開始懷疑是否有其他人住在這間房子中,因此透過論壇Reddit發文向網友尋求意見。

13小時前

房市盤整也能賺!網紅公開買房攻守術 價差租金雙收

網紅Ms. Selena(本名:闕詩芹)從普通上班族到經營YT理財節目,38歲的她善用「被動收入」打造富口袋,錢進房市當起包租婆,她認為房地產可攻可守,「景氣不好就收租,景氣好就脫手賺價差,保值性強,不會跌到變壁紙。」Selena掌握3大攻房策略,成為年收租127萬元的包租婆。

14小時前

年薪百萬!她想買2房生孩 男友嗆「台北套房擠一擠就好」:太虛榮

一名網友表示,大學閨蜜和男友談婚論嫁,卻在買房問題上卡關。女生認為房子可以買稍遠、便宜一點,接受通勤,但男生堅持要住台北市,不想浪費時間通勤,甚至覺得買個小套房擠一擠就好。但考量未來會生小孩,希望至少有一房或兩房一廳,但男生覺得沒必要,認為女生太虛榮,甚至提議繼續各租各的房子。

15小時前

買不起台北套房!月薪3萬公務員「想南調高雄」嘆:求居住正義

有北部公務員日前發文感嘆,他年紀已過三十,住在台北某菜市場的老公寓裡,目前從事公職書記工作,每月收入僅三萬多,即使不婚不生不買車也不需給孝親費,但台北連套房動輒8、900萬,根本無法負擔。原PO就考慮將來要轉調高雄,話題引發熱議。

16小時前

離台北精華區遠「為何選住淡水?」 網曝1原因:雙北去哪裡找

若在台北工作,住在淡水可能就要花比較長的時間通勤,因此近日就有網友好奇,如果是住在板橋、三重等處,離台北精華區還算近,但為什麼淡水也能吸引這麼人居住呢?貼文曝光後,引發底下網友討論。

16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