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連續兩年警告:千萬不要太早買房! 關鍵原因曝

▲▼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房價高漲,年輕人只能望屋興嘆!(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邱晟軒/綜合報導

一名網友過去曾在網路論壇發文,主張「千萬不要太早買房」,他表示對於收入不高的年輕人而言,不要急著買房子自住。一年過去了,這位網友二度發文同樣維持這樣的看法,他直言「針對收入不高,想買房自住的一般普通人,不要太早在年輕時買房」。

這名網友過去曾以「不要聽說房子以後會越貴就買」、「工作調動的可能」、「不能保證房價永遠不會跌」等觀點,主張年輕人不該太早買房,而是應該先租房,投資最基本的金融股或ETF等,力求穩定不賠錢慢慢賺最快;如今,過了整整一年,他持續保持相同的看法。

一、現金流的差異

如果有兩個人工作條件相同,都是28歲月薪5萬,身上有400萬的存款,一個決定買1000萬的房子,一個決定租房一個月2萬元,省下的頭期款和每月房貸份額拿去投資,會發現兩人現金流的差異非常大。

假設選擇買房子的人,頭期款和裝潢費用共花了400萬,每月還款金額2萬7千元,約剩下2萬3千元的生活費,幾乎無法再有多餘閒錢可以存。相對地,選擇租房子的人可以拿著省下來的錢投資,以購買基金為例,一年配息約25萬5千元,房租一年約24萬,不但打平甚至還有剩。

此外,選擇租房子不是讓自己一直付租金,而是讓自己能夠省下更多的錢來投資,建立自己的被動收入,長期複利下來可是非常可觀的。如果持續累積本金,累積到被動收入大於房貸,就可以用配息去還房貸,等於多一個人在幫你賺錢。

▲▼             。(圖/記者邱晟軒攝)

▲國內房價高漲,年輕人想買房越來越困難 。(示意圖非當事人/midjourney)

二、太早在年輕時買房阻礙生涯發展

太早在年輕時買房,可能會阻礙生涯發展。他以A和B兩個人為例,A為了要付房貸,可能不會輕易地去換工作尋找更好的機會,而是會持續投資自己增加自己的工作能力。這樣做可能會讓他守住現在這份工作,但一旦生活費用增加,例如結婚生子,他就可能會因為財務問題而去兼職。如果遇到疫情或裁員等情況,身上資產又都Allin在房子上,這樣的情況可能會讓他很頭痛不知道該怎麼辦。

B則有更多的選擇。他可以持續增加自己的工作能力,有餘裕的錢可以投資自己,持續進修,或到外地尋找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因為他本來就租房子,不需要同時付房貸又付房租,只是換個地方租而已。工作機會更多更好,收入也能提高,過了幾年收入還可能比現在多個5-10萬。有更好的能力和資產累積足夠充足,當工作更穩健時再來考慮買房可能會更實際。

三、年輕時缺乏足夠的房地產知識

年輕人剛踏出社會,並不容易立刻擁有充足的房地產知識。很多人因為擔心房價持續上漲,就貿然下手購買房產,但事實上,這樣的做法往往會遇到許多問題。例如,買下預售屋後,建商倒閉無人接手;或者買下新成屋後,發現尚未成立管委會。入住後,發現鄰居來來去去頻繁,警察也時常進出,甚至還有住客去世。這樣的房子你敢買嗎?至少要有能力判斷哪些社區是正常居住環境。

有些人會覺得房價未來會持續上漲,就買下大型的透天厝,卻沒有充分考量自身需求。這樣的買賣不但浪費了多餘的空間,還增加了不必要的房貸負擔,浪費了許多機會成本。

房地產交易涉及許多細節,並非能在短時間內判斷出來的。需要花時間觀察和累積經驗。就我個人而言,雖然目前尚未準備購買房產,但我已經開始學習相關知識,讓自己做好充分準備。

▲▼             。(圖/記者邱晟軒攝)

▲國內房價高漲,年輕人想買房越來越困難 。(示意圖非當事人/midjourney)

四、缺乏媒體識讀判斷能力

(一)房價只漲不跌?

許多人因為看媒體報導或評論,認為房價永遠只會漲不會跌,並且不斷被告誡現在不買以後會更貴。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去年說房價漲一千萬,現在真的漲了一千萬嗎?即使實際上下跌,還是有些人會說「房價沒跌哦,房價還在繼續漲」。

然而,就目前美國、台灣升息的階段、交易量持續萎縮和平均地權條例通過後,短期內再有大幅漲幅很困難。除了特定地點外,現在買的房價不一定能保證未來10年或20年後的房價,甚至可能持續緩跌。這時,有些人可能會說「房價下跌對自住沒什麼影響」,但事實上,如果之前房價上漲時沒有及時賣出,賺到的錢最終還是要繳給房貸,漲跌對大多數人來說其實沒什麼影響。

(二)少子化影響

隨著台灣少子化趨勢逐漸顯現,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對購屋產生疑問。他們認為自己買不起房,也不需要買,因為父母已經擁有不止一套住宅,他們可以躺平住家裡等繼承,而且另一半家中也可能有房子。這些年輕人認為沒必要在房價不斷飆漲的情況下拿30年的青春換一套房子,而是可以將資源用在旅遊、投資或出國留學等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三)房價所得比過高

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文章,世界銀行提出合理的「房價所得比」應落在四至六倍間,若過高將會排擠正常消費並降低生活品質,勉強購屋將長期成為痛苦的屋奴,對經濟也會造成無形的損害。而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公布的資料(2020年第三季)顯示,全國的「房價所得比」為9.19倍,比2019年同期增加0.72倍;而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六都的房價所得比分別為:15.29倍、12.16倍、7.93倍、9.98倍、7.54倍、7.65倍,且均比2019年同期上升。以世界銀行的標準而言,台灣人民普遍的購屋壓力早已是不可承受之重。

現在20個年輕人買房大概有19個家裡會幫忙出頭期款或幫忙負擔,完全已經超出合理可負擔範圍。

關鍵字:不要太早買房買房投資房地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中購屋比率「女大於男」 多選擇大樓!

台中市地政局今天公布數據顯示,中市女性購屋比率達51.24%,高於男性的48.76%,且基於安全考量,女性更傾向於選擇華廈和大樓。

6小時前

房市供給緊縮 永慶葉凌棋:不擔心新青安後拋售潮

永慶房產集團觀察Q2成屋待售量持續下降,且房價漲勢擴大。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市場資金氾濫,加上通膨預期強烈、新青安促動買氣,下半年將呈現「量增價緩漲」格局,今年買賣移轉棟數有望挑戰近11年新高。

14小時前

大巨蛋園區正式營運 周邊指標案每坪飆209萬創高

臺北大巨蛋園區正式營運,帶動周邊房市表現出色,最新實價揭露,區域中小坪數指標預售案「鑄慕」每坪飆209萬元創新高。日勝生總經理李正文表示,大巨蛋將使未來東區發展軸心逐漸往東邊、國父紀念館與大巨蛋方向,區域房市表現可期。

16小時前

【廣編】雙鐵高科技聚落 運校重劃區躍升南港2.0

位在鴻海總部後方的運校重劃區,近兩年以猛烈的勢頭竄起,這片占地不大的自辦重劃區,緊鄰鴻海總部所在的頂埔科技園區,與目前中工、國泰等重大投資案齊發的土城產業園區僅隔一條中央路,並握有板南線、三鶯線雙鐵共構的頂埔站,另可迅速銜接土城交流道,加上全區純住宅規劃,大為吸引科技新貴目光。

16小時前

走路3分鐘到捷運?高雄建案「站點未確定」猛廣告 建商遭罰225萬

不少建案會以距離捷運站遠近當作賣點,不過在高雄楠梓區一處建案,因在社群網站上發文「未來3min步行至捷運紫線P9站」「走路3分鐘,捷運P9預定站」等語,但事實上該路線的車站位置根本還沒確定,因此遭公平會依違反《公平交易法》開罰,分別處建商冠傑公司新台幣150萬元罰鍰及代銷景銳公司75萬元罰鍰,共計225萬罰鍰。

17小時前

瑞豐商圈鐵皮屋登「店租王」 才上綠漆!在地狂猜進駐店家

瑞豐夜市是高雄知名商圈,實登揭露,有三角窗店面以月租金50萬元租出,成為鼓山區店面3年來最貴店租王,近期該店面漆上綠色外觀,引發在地人狂猜一輪綠色招牌店家,還有民眾猜測是日本知名雜貨連鎖店「3COINS」。在地仲介透露,將由夾娃娃機店進駐。

18小時前

台中高人氣網美店養蚊2年 北客6299萬「打9折」買下

在台中擁有高度人氣的網美甜點店「侘寂」,位於國美特區的存中街上,2022年突傳歇業引發大票粉絲不捨,空窗2年後以總價金額6299萬元易手,創下台中市西區2024年第二高價,而據謄本資料顯示,新屋主為住在北市中山區的低調富豪。

19小時前

收催繳水費簡訊!他「1動作」慘噴6萬 台水揪2關鍵說明

近期有位詹姓民眾收到詐騙集團假冒「台灣自來水公司」名義發送催繳水費的簡訊,以「水費395元逾期未繳,將終止供水」為由,要求立即支付欠款,簡訊中附有不明短網址連結,點擊連結後會開啟幾可亂真的釣魚網頁,民眾依指示操作填寫信用卡資料繳費,卻個資外洩慘遭盜刷新臺幣6萬元。

19小時前

傳台積電2倍薪搶人!高雄螺絲大廠「拚蓋員工宅」 15年後霸氣送

台積電即將進駐高雄,傳開出「雙倍薪」搶人,一家位在岡山的螺絲螺帽大廠,為了留住人才放大絕,計畫與高雄都發局局合作,在捷運紅線岡山農工站對面土地蓋「員工住宅」,平時僅支付水電費,15年後再免費送給員工。

20小時前

外牆墜落物大爆發 專家怒:被冷氣砸死比被飛彈炸還容易

2023年7月新北市板橋區發生一起冷氣墜落,砸死一位正在等公車的女大生事件,自花蓮403大地震後,各地也紛紛傳出外牆磁磚雨事件,有專家怒道「走在台灣的街道,不一定會被飛彈炸,但可能被磁磚砸,走在台灣的馬路,不會被飛彈炸,但卻會被冷氣機砸死。」

20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