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連續兩年警告:千萬不要太早買房! 關鍵原因曝

▲▼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房價高漲,年輕人只能望屋興嘆!(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邱晟軒/綜合報導

一名網友過去曾在網路論壇發文,主張「千萬不要太早買房」,他表示對於收入不高的年輕人而言,不要急著買房子自住。一年過去了,這位網友二度發文同樣維持這樣的看法,他直言「針對收入不高,想買房自住的一般普通人,不要太早在年輕時買房」。

這名網友過去曾以「不要聽說房子以後會越貴就買」、「工作調動的可能」、「不能保證房價永遠不會跌」等觀點,主張年輕人不該太早買房,而是應該先租房,投資最基本的金融股或ETF等,力求穩定不賠錢慢慢賺最快;如今,過了整整一年,他持續保持相同的看法。

一、現金流的差異

如果有兩個人工作條件相同,都是28歲月薪5萬,身上有400萬的存款,一個決定買1000萬的房子,一個決定租房一個月2萬元,省下的頭期款和每月房貸份額拿去投資,會發現兩人現金流的差異非常大。

假設選擇買房子的人,頭期款和裝潢費用共花了400萬,每月還款金額2萬7千元,約剩下2萬3千元的生活費,幾乎無法再有多餘閒錢可以存。相對地,選擇租房子的人可以拿著省下來的錢投資,以購買基金為例,一年配息約25萬5千元,房租一年約24萬,不但打平甚至還有剩。

此外,選擇租房子不是讓自己一直付租金,而是讓自己能夠省下更多的錢來投資,建立自己的被動收入,長期複利下來可是非常可觀的。如果持續累積本金,累積到被動收入大於房貸,就可以用配息去還房貸,等於多一個人在幫你賺錢。

▲▼             。(圖/記者邱晟軒攝)

▲國內房價高漲,年輕人想買房越來越困難 。(示意圖非當事人/midjourney)

二、太早在年輕時買房阻礙生涯發展

太早在年輕時買房,可能會阻礙生涯發展。他以A和B兩個人為例,A為了要付房貸,可能不會輕易地去換工作尋找更好的機會,而是會持續投資自己增加自己的工作能力。這樣做可能會讓他守住現在這份工作,但一旦生活費用增加,例如結婚生子,他就可能會因為財務問題而去兼職。如果遇到疫情或裁員等情況,身上資產又都Allin在房子上,這樣的情況可能會讓他很頭痛不知道該怎麼辦。

B則有更多的選擇。他可以持續增加自己的工作能力,有餘裕的錢可以投資自己,持續進修,或到外地尋找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因為他本來就租房子,不需要同時付房貸又付房租,只是換個地方租而已。工作機會更多更好,收入也能提高,過了幾年收入還可能比現在多個5-10萬。有更好的能力和資產累積足夠充足,當工作更穩健時再來考慮買房可能會更實際。

三、年輕時缺乏足夠的房地產知識

年輕人剛踏出社會,並不容易立刻擁有充足的房地產知識。很多人因為擔心房價持續上漲,就貿然下手購買房產,但事實上,這樣的做法往往會遇到許多問題。例如,買下預售屋後,建商倒閉無人接手;或者買下新成屋後,發現尚未成立管委會。入住後,發現鄰居來來去去頻繁,警察也時常進出,甚至還有住客去世。這樣的房子你敢買嗎?至少要有能力判斷哪些社區是正常居住環境。

有些人會覺得房價未來會持續上漲,就買下大型的透天厝,卻沒有充分考量自身需求。這樣的買賣不但浪費了多餘的空間,還增加了不必要的房貸負擔,浪費了許多機會成本。

房地產交易涉及許多細節,並非能在短時間內判斷出來的。需要花時間觀察和累積經驗。就我個人而言,雖然目前尚未準備購買房產,但我已經開始學習相關知識,讓自己做好充分準備。

▲▼             。(圖/記者邱晟軒攝)

▲國內房價高漲,年輕人想買房越來越困難 。(示意圖非當事人/midjourney)

四、缺乏媒體識讀判斷能力

(一)房價只漲不跌?

許多人因為看媒體報導或評論,認為房價永遠只會漲不會跌,並且不斷被告誡現在不買以後會更貴。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去年說房價漲一千萬,現在真的漲了一千萬嗎?即使實際上下跌,還是有些人會說「房價沒跌哦,房價還在繼續漲」。

然而,就目前美國、台灣升息的階段、交易量持續萎縮和平均地權條例通過後,短期內再有大幅漲幅很困難。除了特定地點外,現在買的房價不一定能保證未來10年或20年後的房價,甚至可能持續緩跌。這時,有些人可能會說「房價下跌對自住沒什麼影響」,但事實上,如果之前房價上漲時沒有及時賣出,賺到的錢最終還是要繳給房貸,漲跌對大多數人來說其實沒什麼影響。

(二)少子化影響

隨著台灣少子化趨勢逐漸顯現,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對購屋產生疑問。他們認為自己買不起房,也不需要買,因為父母已經擁有不止一套住宅,他們可以躺平住家裡等繼承,而且另一半家中也可能有房子。這些年輕人認為沒必要在房價不斷飆漲的情況下拿30年的青春換一套房子,而是可以將資源用在旅遊、投資或出國留學等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三)房價所得比過高

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文章,世界銀行提出合理的「房價所得比」應落在四至六倍間,若過高將會排擠正常消費並降低生活品質,勉強購屋將長期成為痛苦的屋奴,對經濟也會造成無形的損害。而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公布的資料(2020年第三季)顯示,全國的「房價所得比」為9.19倍,比2019年同期增加0.72倍;而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六都的房價所得比分別為:15.29倍、12.16倍、7.93倍、9.98倍、7.54倍、7.65倍,且均比2019年同期上升。以世界銀行的標準而言,台灣人民普遍的購屋壓力早已是不可承受之重。

現在20個年輕人買房大概有19個家裡會幫忙出頭期款或幫忙負擔,完全已經超出合理可負擔範圍。

關鍵字:不要太早買房買房投資房地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帥房東長得像歌手「揉奶抵房租」 鹹濕對話曝光!全場看傻

「該怎麼辦比較好?」一名女房客透露,目前欠繳房租,不料房東說可以「揉奶抵房租」,當下原PO直呼很怪,卻又矛盾直呼房東蠻帥的,很像一位饒舌歌手,但她實在拿不出錢,因此求問怎麼辦?文章曝光後,全場紛紛質疑大罵,「房東會笨到留紀錄等著被告喔」、「拒絕不就好了...性騷擾你欸」。

8小時前

台北「第一猛鬼大樓」要拆了! 在地員警擔憂1事

台北市政府規劃2026年拆除西寧大樓改建,攤商說,大樓內西寧市場曾有「總舖師市場」美名,每逢年節總是人潮絡繹不絕;此外,還有電子材料攤商,盼改建後再現市場昔日榮景。

10小時前

高雄建商囤屋稅最高3.6%→4.8% 最貴豪宅首當其衝

房價上漲,外界持續關注囤房稅議題,根據高雄財政部公布的課稅新標準,滿5年未出售的建商餘屋,房屋稅課徵最高稅率將從3.6%調漲到4.8%,今年5月開徵。在地表示,這也屬於增加建商成本之一,未來羊毛出在羊身上,墊高房價恐轉嫁購屋者。

10小時前

40年老屋住10年!屋主含淚售「下秒爽笑了」:賺到錢買新透天

很多人想買房,但因為預算限制只能選擇中古屋。就有網友表示,10年內的公寓3房新古屋貴到令人咋舌,可是如果買透天40年的老房子,等房貸繳完,屋齡就高達65年了,市面上又很少看到65年屋齡的房子,遲遲不敢下手。信義房屋專家認為,若新古屋真的太硬,可以選擇中古屋,從翻新費用下手。

11小時前

過年訂花蓮民宿「當天上午遭取消」 老闆被炎上認了:親友要入住

有民眾趁農曆春節連假出遊,在初三訂了花蓮壽豐鄉某間獨棟泳池民宿,沒想到民宿老闆在入住當天上午8點多,突然傳了一封簡訊「抱歉,抱歉,家中臨時有事必須處理,今日無法營業」告訴她訂房取消,還補了一句「凌晨會以『未如期入住』取消,不會扣款」,更是讓她氣到七竅生煙,「太誇張了,我今天要入住,今天被通知取消」。事件在網路引起炎上後,民宿老闆出面向媒體表示,因為初三有親友要入住,因此取消民眾的訂單,已向民眾道歉並賠償5000元。

11小時前

交通與雙重劃區加持 台中捷運綠線「頭尾最看好」

台中近年各重劃區發展快速,尤其受惠軌道經濟帶動,其中捷運綠線為目前台中唯一一條開通捷運,頭尾兩站增值幅度有目共睹,專家認為捷運綠線北屯機場捷運G0站與南台中烏日高鐵站都有雙重劃區加持效應,新的一年迎新氣象,保值性、抗跌性高。

12小時前

出租2年沒查房「公寓變雞舍」 房東一看傻眼:根本沒法住

中國上海發生離譜事件,一名房東將公寓出租之後,長達2年並未親自登門查看,近期卻震驚地發現,他辛苦存錢買下、用心裝潢的物件,竟然成了「雞舍」,而且損壞程度難以修復。

13小時前

為付房貸同時做2份工 夫妻不當房奴「裸辭當背包客」環遊世界

澳洲一對夫妻因為不想活著只是為了付房貸,2人決定辭掉工作,揹著約9公斤的行李決定去環遊世界,目前已成功在5個月內去過9個國家,計畫要無限期旅行下去。

13小時前

台北「第一猛鬼大樓」要拆了! 規劃蓋社宅

有「猛鬼大樓」之稱的台北西寧大樓將有新面貌,台北市府規劃於2026年拆除西寧大樓改建,並更名為福星社宅2區;現有2棟建物共有475戶,多數均已遷移至其他社宅。

13小時前

開箱文心森林公園首排豪宅 內藏比爾蓋茲也愛用的沙發 

《ETtoday新聞雲》獨家開箱位於文心森林公園首排的建案,百坪豪宅「雙橡園1617」,裡面隱藏了連比爾蓋茲都愛不釋手的沙發,是什麼樣的建案讓屋主直呼:「我每天都住五星級飯店!」

14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