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普遍不用洗碗機? 過來人現身推爆「家庭三大神器」:用過回不去

▲買房,夫妻,情侶(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有網友大推「家庭三大神器」,有了它們讓生活更方便。(示意圖/Pexels)

網搜小組/鄺郁庭報導

各國文化差異大,就有網友看綜藝節目《WTO姐妹會》時,聽到來自法國的新住民女來賓說「台灣人的家裡會用一個空間放烘碗機,為什麼不乾脆放洗碗機?」讓原PO也忍不住在PTT的Gossiping板上好奇問卦「為什麼台灣人的家裡普遍不用洗碗機?」就有人回文大推「家庭三大神器」,直呼用了就回不去。

原PO文中貼出女來賓的疑惑,「她說,台灣人的家裡會用一個空間放烘碗機 為什麼不乾脆放洗碗機?」因為洗碗機從洗碗到烘碗一次完成、很方便,所以法國人的家裡大多有洗碗機,「為什麼台灣人的家裡不用洗碗機呢?」貼文一出,就有人馬上留言「總覺得就是不乾淨,而且還是得在擦拭一遍」、「我說要買,被我媽用台語罵說懶惰到不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清潔,洗衣機,洗碗機,牙刷,馬桶刷,衛生,浴室。(圖/pixabay)

▲法國新住民大推洗碗機很好用。(示意圖/Pixabay)

不過就有一名網友回文,大推用了會回不去的「家庭三大神器」:

1. 掃地機器人
不用不知道,用了才知道X拎老師家裡這麼髒。

2. 洗碗機
沒用以為一定洗不乾淨,用了之後就不怕把餐具弄得多油多髒,丟進去就對了,越油越難洗都不怕,連氣炸鍋這種超難洗的、縫超多的很難刷到的都能解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3. 免治馬桶
衛生紙用量大減,痔瘡問題解決,大不出來還可以按摩肛門,大不乾淨沖一沖之後就會繼續開始想大了。

其他人則是紛紛留言熱論,「洗碗機很讚」、「用過免治馬桶就不想用一般馬桶了」、「免治根本是軟便便救星」、「掃地機器人+1,爆X好用」、「都有,洗碗機真的不費電又省水」、「同感,沒用過都覺得掃不乾淨,結果他X的清一堆人掃不到的」、「雙手雙腳同意。」

關鍵字:洗碗機家電小家庭掃地機器人免治馬桶PTT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長輩膝蓋不適「考慮賣透天」換電梯大樓!過來人勸退 曝2招解方

許多家中有老人須照顧的民眾,在買房時會將有無電梯設施納入考量,一名網友表示,婚後跟妻子還有父母住在一棟四樓透天厝,是長輩留下的祖厝,隨著父母年齡增長,考慮裝電梯,讓父母方便上下樓,也想說賣掉換一間社區大樓。對此,信義房屋專家表示,電梯不是說裝就可以裝,還要考量很多問題。

30分鐘前

傳1坪開價500萬! 「阿秋大肥鵝」旁雞腳凍店面恐成都更孤島

位於西屯區、中港交流道門面,過去由登陽建設收購的「阿秋大肥鵝」房地,建商已申請都審,但位於路口的角地卻被排除在外。市場更是傳聞,這共計85坪土地、目前出租販售「雞腳凍」、「太陽餅」的地主,開價每坪高達500萬元。

39分鐘前

掛號郵戳搶順位!北市社宅申請惹怨 弱勢民眾氣:不公平

台北市無黨籍議員徐立信日前指出北市府以隨到隨辦掛號郵寄申請社宅流程存在瑕疵,導致弱勢民眾因時間差影響入住排序。對此,市府都發局回應,持續協助弱勢族群,並會將此問題納入後續檢討修正。

14小時前

環狀線受損雙北求償19億 中工:起訴內容有疑義

新北環狀線因去年0403大地震受損,中工今(2日)表示,接獲新北市政府請求19.27億元損害賠償、台北市政府請求14.41億元損害賠償,合計約33.68億元。中工表示:「對於起訴內容尚有疑義,將與律師研議後續法律程序。」

14小時前

鼓勵投資住宿式長照! 北市最高補助2400萬

台北市政府日前推出「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補助私立住宿長照機構要點」(以下稱補助要點),以提升私立住宿長照機構的量能與品質,據了解每間機構每床最高可補助24萬元,上限是100床,等於最多可獲得2400萬元補助。

15小時前

我家要課豪宅稅嗎?專家揭「這類屋主」要小心 避免踩雷方法曝

財政部2月19日發布豪宅稅新制,將「每坪單價門檻」列入課稅條件,台北市門檻為120萬、新北市為75萬。不少屋主擔心今年若有買賣交易可能會觸及門檻增加稅收,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這項政策主要針對2012年以前沒有取得成本的房地產,若屋主房子都在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後才取得,則直接適用房地合一稅,不受新制

15小時前

住A7通勤內湖!9點上班族「6:30起床」 行程曝全看傻:反串?

近年許多北部人買房都鎖定桃園的重劃區,尤其是龜山「A7重劃區」。就有網友分享從A7通勤到台北市內湖的過程,從6點半起床一路奔波,騎車、找停車位、搭機捷轉捷運再轉文湖線,最後壓線在9點打卡,整整花了快兩小時。貼文一出,網友們看傻眼,直呼根本是自虐行程。

16小時前

預售屋周成交「不是0就是1」 業者懇求政策鬆綁

央行數波信用管制加上川普關稅大刀發酵,自去年下半年預售屋市場衰退後,2025年買氣再度驟降。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認為,房地產市場無疑雪上加霜,但產業根基與體質並不薄弱,在短暫蕭條的時刻,仍鼓勵有自住需求的消費者趁此「危機入市」。

16小時前

疫情前買房!他嘆「沒什麼漲幅」 網點出2原因:買錯而已

有些人買房是自住,也有人是想投資。近日就有網友發文表示,他曾耳聞,若在疫情前買房,現在都賺翻了,然而他入手的兩間30年透天厝,漲幅卻都不如他預期,是不是屋齡到了30年,就不太會漲了?貼文曝光後,引起討論。

16小時前

整棟空置大樓「僅1樓有麵包店租」 屋主轉手仍大賺3600萬退場

麵包品牌馬可先生在高雄漢神商圈開店10年,近期整棟大樓以1.26億元售出,該大樓原為復興航空資產,2017年遭法拍,一拍就由本業建設標下,2018年由西惠投資以9000萬元入手,換算持有7年獲利3600萬元。信義房屋專家表示,受惠亞灣題材,商業效益持續攀升。

18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