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中古屋!達人:先學「取捨」保證風格不走鐘

▲▼幸福空間新Logo。(圖/幸福空間)

作者:幸福空間

▲▼ 裝修中古屋,先學「取捨」保證風格不走鐘(圖片提供/天涵設計 楊書林設計師)

▲設計風格取捨,也是一門學問。(圖片提供/天涵設計 楊書林設計師)

中古屋,它的屋齡正好介於新屋和老屋之間,建物的判斷規則與老屋頗為相似,在此也就不再闢版面討論;不過天涵設計楊書林設計師倒是想要把重點放在「屋主如何看待中古屋」,因為這牽扯到屋主對設計風格上的取捨,以及未來在此生活的態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學會取捨,可以…讓「不裝滿」設計,用生活填入

前來天涵設計找我們討論中古屋翻新的客戶,基本上對於「翻新」這件事情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中古屋的年限有的三五年,也有的將近十年,有的新購買接手,有的則是因為lifestyle的改變,因此希望將住了好些年的屋子從格局開始重新調整;格局是最容易取得共識的一環,至於家中(無論是新購或是原本就居住於此)舊有的存在單品如何取捨,倒是經常成為屋主和我們設計者之間的拉鋸角力戰場。

我的提點箴言是:「學習捨,會讓翻新更具意義。」從惜物的觀點來看,保留還堪用的家具物件繼續使用,看起來合情合理;但從設計的完整度來說,卻可能是風格上的一大殺手。

遇上這種情形,我會從前面老屋翻新時的理論提供給屋主判斷,我還會花些時間和屋主聊聊,挖掘出哪些對屋主來說無法取代,篩選出具有故事性、紀念價值的物件,至於純粹只是慣用的物品和家具軟件,如果樣式、色調和新家風格大相逕庭,我還是會希望屋主不妨咬牙心一橫,大刀闊斧的取捨吧,讓新家和自己都留下一些空白,以待日後歲月慢慢填滿。

我們在為客戶設計空間時,就已經針對這個在日後肩負著裝載屋主生活故事的「容器」,保留了一些空間和彈性,因此我們希望以「不裝滿設計」做為我們的設計分寸與態度,當我們將創意與貼心設計注入空間之後,更期待在交棒給屋主之後,設計完工了,但仍需要屋主將這未完待續的故事,繼續說下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學會取捨,可以…透過建立風格,挖掘生活可能性

對屋主來說,除了物件取捨的抉擇是陷入兩難的一個關卡,但在此之前,還有一個關於「風格傾向」的關卡得先解決。

與客戶在設計前的討論,經常包括詢問我們:翻新時,新家是否要延續和舊房子相似的風格?住習慣了,但翻新好像應該來個大轉彎⋯⋯在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下,經常成為屋主一個難以決定的「新」抉擇。

▲▼ 裝修中古屋,先學「取捨」保證風格不走鐘(圖片提供/天涵設計 楊書林設計師)

▲風格符合自己習慣比較重要。(圖片提供/天涵設計 楊書林設計師)

我經常對屋主表示,空間的風格設定,設計者雖然是我們,但實際生活的卻是屋主。因此,我認為還是要從使用者的性格來考慮,是個慣於回歸過往習慣的風格者,還是對新風格勇於挑戰的人?

如果你是前者,我建議選擇新家風格可以透過混搭,擁有相似與相異性風格;我的一個年長的客戶,過去十幾年都在國外生活,住的風格都以美式風格為主,回國後的新家,為了讓老人家能熟悉過去的生活模式,我在一些設計上保留美式的線板線條和色系,但在部分空間中,我則加入一些新的東方元素,既符合他的身分,也能讓新家和過去住過的家有些不一樣,在熟悉中適應,在新風格中發掘新生活的可能性。

尤其如果選定和過去截然不同的新風格,屋主過去的傢俬取捨可能需要更加大刀闊斧的取捨,對於新風格的美學惡補,或許也是一場因室內設計而堆在眼前的新功課。不妨透過樂觀態度來看待換新家的歷程,當成是一場與自己內在重逢的難得機會;空間換新,人也應該在觀念上跟著煥然一新,跟上空間的新生命周期,計時器重新歸零,一起鳴槍起跑。

最後我想說的是,無論是從零開始的裸空間,或是歷經改頭換面的中古屋或老屋,從開始改變建物的生命週期開始,陪伴看著新家一點一滴完成的期待過程,相信這是不少經歷過此階段的人,最難以忘懷的「迎生」記憶。

延伸閱讀:素顏才是最佳潛力股!毛胚屋值得入手的3大理由

延伸閱讀:當有一天我們都老了!開箱全齡住宅的4項設計要點

【本內容節錄自精選好書《行旅構思.創意健康宅》】

▲▼ 裝修中古屋,先學「取捨」保證風格不走鐘(圖片提供/天涵設計 楊書林設計師)

書名:行旅構思.創意健康宅

作者:楊書林

出版社:幸福空間


隨時分享居家設計大小事!

【幸福空間】電視節目播出資訊
首播 每周六23:30~24:30;重播 隔周六10:00~11:00 TVBS 歡樂台(CH42)|全時段播出 幸福空間居家台(HD) (CH125)

點這裡看更多►►►
【幸福經紀人案例直擊】打造夏天24度、冬天暖呼呼的健康體質住宅!
【幸福經紀人案例直擊】付了訂金,幸福經紀人也能從中協助?!
《木地板達人01》木地板千百款 一次搞懂

關鍵字:幸福空間裝修知識庫裝潢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掛號郵戳搶順位!北市社宅申請惹怨 弱勢民眾氣:不公平

台北市無黨籍議員徐立信日前指出北市府以隨到隨辦掛號郵寄申請社宅流程存在瑕疵,導致弱勢民眾因時間差影響入住排序。對此,市府都發局回應,持續協助弱勢族群,並會將此問題納入後續檢討修正。

11小時前

環狀線受損雙北求償19億 中工:起訴內容有疑義

新北環狀線因去年0403大地震受損,中工今(2日)表示,接獲新北市政府請求19.27億元損害賠償、台北市政府請求14.41億元損害賠償,合計約33.68億元。中工表示:「對於起訴內容尚有疑義,將與律師研議後續法律程序。」

11小時前

鼓勵投資住宿式長照! 北市最高補助2400萬

台北市政府日前推出「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補助私立住宿長照機構要點」(以下稱補助要點),以提升私立住宿長照機構的量能與品質,據了解每間機構每床最高可補助24萬元,上限是100床,等於最多可獲得2400萬元補助。

12小時前

我家要課豪宅稅嗎?專家揭「這類屋主」要小心 避免踩雷方法曝

財政部2月19日發布豪宅稅新制,將「每坪單價門檻」列入課稅條件,台北市門檻為120萬、新北市為75萬。不少屋主擔心今年若有買賣交易可能會觸及門檻增加稅收,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這項政策主要針對2012年以前沒有取得成本的房地產,若屋主房子都在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後才取得,則直接適用房地合一稅,不受新制

12小時前

住A7通勤內湖!9點上班族「6:30起床」 行程曝全看傻:反串?

近年許多北部人買房都鎖定桃園的重劃區,尤其是龜山「A7重劃區」。就有網友分享從A7通勤到台北市內湖的過程,從6點半起床一路奔波,騎車、找停車位、搭機捷轉捷運再轉文湖線,最後壓線在9點打卡,整整花了快兩小時。貼文一出,網友們看傻眼,直呼根本是自虐行程。

13小時前

預售屋周成交「不是0就是1」 業者懇求政策鬆綁

央行數波信用管制加上川普關稅大刀發酵,自去年下半年預售屋市場衰退後,2025年買氣再度驟降。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認為,房地產市場無疑雪上加霜,但產業根基與體質並不薄弱,在短暫蕭條的時刻,仍鼓勵有自住需求的消費者趁此「危機入市」。

13小時前

疫情前買房!他嘆「沒什麼漲幅」 網點出2原因:買錯而已

有些人買房是自住,也有人是想投資。近日就有網友發文表示,他曾耳聞,若在疫情前買房,現在都賺翻了,然而他入手的兩間30年透天厝,漲幅卻都不如他預期,是不是屋齡到了30年,就不太會漲了?貼文曝光後,引起討論。

13小時前

整棟空置大樓「僅1樓有麵包店租」 屋主轉手仍大賺3600萬退場

麵包品牌馬可先生在高雄漢神商圈開店10年,近期整棟大樓以1.26億元售出,該大樓原為復興航空資產,2017年遭法拍,一拍就由本業建設標下,2018年由西惠投資以9000萬元入手,換算持有7年獲利3600萬元。信義房屋專家表示,受惠亞灣題材,商業效益持續攀升。

15小時前

紅樹林「員邦徊」限時3字頭搶攻首購族心房 低總價高坪效實現小家庭購屋夢

紅樹林近期推出的新案「員邦徊」,不僅最低單價開出雙北房市稀有3字頭,更以15坪至37坪彈性規劃滿足小家庭、首購與退休族等多元需求,讓「用兩房總價,享受三房空間」成為現實,擁有一個家的願望美夢成真。

15小時前

台中後花園每月20萬人登山 老飯店求售3年還在等重生

座落於台中後花園大坑風景區的「橋王花園酒店」,鄰近新社花海、東勢林場、谷關溫泉等知名景點,歷經疫情重創,加上老老闆的過世決定求售,但一路從開價8.8億元砍至4.8億元,至今已經3年,仍在市場求售。

16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