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景氣攀升,11月的個人房地合一稅收拉高至28.5億元。(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林裕豐/台北報導
房地合一稅2.0在7月1日上路後,稅收一度下滑到8月的13.4億元,不過,統計最新11月的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又拉高至28.5億元,是8月稅收金額的兩倍,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是房市景氣攀升,從2016年後買進的不動產,在近期出售貢獻不少稅收。
《地產詹哥老實說》S2EP41/一日三市真實案例曝光!南台灣房價井噴 他們揭「罪魁禍首」
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庫資料顯示,今年個人的房地合一稅收在政策上路後,7月一度創下單月新高的29.2億元,反映政策上路前出現一小波轉手潮,隨後因疫情與政策新制上路效應,個人房地合一稅收收斂到8月13.4億元,之後從9月開始逐漸攀升,11月又衝高到28.5億元,接近7月單月新高的29.2億元。
分析稅收來源,預售屋本來換約轉手,獲利在隔年度併入綜所稅申報,房地合一新制上路後,就要適用房地合一稅率,遇到景氣狀況不錯時,預售換約轉手就會讓房地合一稅收增加。
另外,最重要的關鍵還是房價上漲,10月的房市交易熱絡,加上房價走揚也是讓房地合一稅收增加的重要關鍵。
▲個人房地合一稅收變化。(圖/業者提供)
統計今年前11月個人的房地合一稅收198.4億元,其中稅收最高的是台中市前11月累計41.6億元,反映短期交易的不動產有明顯增值,其次則是高雄市的29.7億元。
交易量最大的新北市反而只排名第三,反映新北市雖然交易量大,短期房市上漲幅度不若中南部地區可觀,因此房地合一稅收並未表現特別突出。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地合一2.0雖然稅收開始增加,但實際上是這波不動產上揚力道太過強勁,房地合一2.0的短期稅率對於壓抑短期投機仍有一定效果。
《地產詹哥老實說》S2EP41/一日三市真實案例曝光!南台灣房價井噴 他們揭「罪魁禍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