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資料統計短短2年,工程物價指數漲幅達22.12%。(圖/記者陳筱惠攝)
記者陳筱惠/台中報導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資料統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自去年12月起已連5月成長,今年5月份達到132.74,再次創下歷史紀錄。房地產市場陸續傳出有案子賣完,卻因原物料成本估算錯誤,工程遲遲無法發包或動工,導致爛尾甚至退款的情形發生,建商自救也開始改變策略。
《地產詹哥老實說》S2EP78/看屋到簽約只3周!8年級主播入手千萬板橋房 曝:沒做功課
觀察營造工程物價指數自去年12月起已連5月成長,5月份達到132.74,再次創下歷史紀錄,相比2021年5月的121.24成長9.48%,相比2020年5月的108.69,短短2年漲幅更達到驚人的22.12%。
工料雙漲除了影響開發商的生存條件,也影響終端房價,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分析,近年的搶工缺料造成營建成本上漲,跟上近期房價上揚,在加上現在面對打房與升息政策的抑制,也難有回調價格的機會。
▲具有營造背景的建設公司從源頭具備一定優勢。(圖/記者陳筱惠攝)
面對工料雙漲,但遲遲未有解決方案,營建商也紛紛開始改變經營策略,具有營造背景的麗晨建設協理卓進發表示,近年各營建商普遍都會遇到缺工缺料的問題,在前端可能就得作預期性的防範,以麗晨來說這2、3年原物料都是採用年度採購的方式,有充裕的時間判斷回檔的波段。
另外,也透過BIM建築資訊模型中心,以3D模型先行建構的全盤規劃,在正式動工前就能透過各種數據找出最佳方案或進行滾動式修正,可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預算浪費或工期延宕。
黃舒衛表示,建商本身具營造背景,或自己就有營造公司,自然具備一定優勢,除可以第一線掌握建材成本的相關資訊,即時因應,還可避免層層發包導致工期延宕與成本堆疊,一般建商也必須謹慎提出策略因應。避免成本超越利潤,甚至出現停工的窘境。
▲開發商停止大量購地計畫,往年為了衝土地庫存而瘋狂獵地的策略將趨於保守。(圖/記者陳筱惠攝)
市場上更常見的做法,則是在預售案都在工程發包逾6成後,才會決定開價,至於尚未發包的4成則會依照經驗與物價指數推估成本,降低營造成本大漲導致獲利遭侵蝕的衝擊。
市場也預估,開發商停止大量購地計畫,往年為衝土地庫存而瘋狂獵地的策略將趨於保守,未來預售新案將傾向邊建邊售、先建後售的方式進行;值得注意的是,如興富發集團與精銳建設在水湳的土地,最終決定以合建方式推案,也代表未來建商之間的合建案也將超越以往數量。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