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隱園13年只賣出1戶 PTT點「2原因」搖頭:有錢人也不想買

▲▼陶朱隱園。(圖/記者湯興漢攝)

▲陶朱隱園。(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說到最頂豪宅,許多人都會聯想到一戶要價18億的「陶朱隱園」,就有網友指出,13年來只賣出1戶,且還是相關企業所買下,「整棟成本加上稅,專家計算接近400億」,而且應該不會有人想住,畢竟只要有人住進去,媒體就會大肆報導,出門可能還會被偷拍,隱私全沒了,貼文掀起討論。

有網友在PTT發文,「陶朱隱園GG了吧」,如果一坪賣550萬元,「整棟成本加上稅,專家計算接近400億」,一共有40戶,等於每戶的成本價接近10億元,「現在一戶都沒有正式賣出去,持有成本一年大概要1億」。

而且,即便有錢也不會想要買陶朱隱園,一共只有40戶,住進去大家都會知道,「媒體一定會報導,等於全世界都會知道你住陶朱隱園」,可能還會有網紅、記者拍照,根本沒有隱私。住在台灣的國外富豪更不可能買,「信義區又沒有什麼東西...只有百貨商圈,沒事花十幾億買在信義區要衝X小?」

原PO感嘆,「當初蓋這個陶朱隱園的,根本失算了吧,這個建築會變成沒有人住的美術建築吧,有沒有八卦?」

貼文曝光,網友點頭直言,買得起的人根本沒人想買,「老實說,造型太詭異,容易引起關注,反而沒隱私」、「我有百億身價我也不想住」、「買得起的有錢人根本不會想住那,反正就放著」、「自住沒隱私,賣掉價格高不好脫手」、「太高調,真的有錢人不會買」、「真的是太高調太有名」。

其他網友則表示,「那棟只是有錢人蓋的藝術品而已」、「就裝置藝術,但是那麼大的空間,浪費了」、「那是裝置藝術,不是房子」、「建商賣不掉,又不降價」、「聽說金庸有去看過,風水沒有很好」、「一堆有錢人會看風水」。

▲▼陶朱隱園。(圖/記者陳韋帆攝)

▲陶朱隱園大電梯共4.5噸大,能載汽車停進家裡。(圖/資料照)

事實上,知名鄉民「土豪哥金庸」曾在PTT上,分享看陶朱隱園的有趣經歷,由於身分審核嚴格,等了6至7天才被通知,「裡面是真的蠻大,算是非常科技超級豪宅」,尤其導覽員外貌姣好,「參觀時一直有電話來想看房。」

金庸透露,15樓以上的戶數全看過,但深信風水的他,自認「有天斬煞」,不過目前只售出一戶,好處是「現在訂了停車位隨你停,想怎麼停就怎麼停,66、68號門牌,看是要六六大順,還是一六八。」

至於沒購入的原因,金庸坦言除了風水問題,另一個關鍵是「習慣住別墅了,所以才沒有下手,建議一次付清別給銀行賺,僅供參考。」針對18億的天價值不值?金庸選擇不正面回應,「基於隱私,當初跟我們說的價位好像有點落差呢!」

關鍵字:豪宅陶朱隱園無人問津美術建築頂級豪宅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1日代銷體驗「從刷馬桶開始」 年薪500萬真實面曝光

日前上市櫃公司2023年員工均薪前十名公司,赫然出現不動產代銷王愛山林員工平均薪資以552.6萬元稱霸,隨著房市暢旺,《ETtoday新聞雲》前進案場體驗一日代銷,發現要達到年薪500萬元等級,至少要年賣超過84間房、接待近千組顧客,並非表面光鮮亮麗。

1小時前

移除濕機、電扇「1動作NG」!台電示警:小心電線外傷或內傷

每到夏天,台灣往往又濕又熱,使用除濕機和電風扇的機率大增。台電提醒,這些家電在濕熱的天氣中提供我們舒適,但在移動這些家電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讓電線被壓住。因為一旦電線被家電的腳座或桌椅等物品壓住,可能會導致電線外傷或內傷,甚至可能引起漏電或起火的危險。

17小時前

台中西屯國安社宅動土 房仲:仍供不應求

西屯區「國安二三期好宅」日前動土,此處社宅也是台中第三處開工的社宅,預計2029年完工,提供780戶1~3房社宅。信義房屋專家認為,目前中科租屋、購屋狀況因台積電二廠預計明年動工,市況仍供不應求。

17小時前

賣1戶可省3張台積電 北市建商加速去化豪宅餘屋

囤房稅2.0將於7月實施,針對建商持有逾5年未售出的豪宅餘屋課以4.8%的重稅。台灣房屋集團統計,自去年9月行政院會通過囤房稅2.0修法以來,北市建商持有逾5年的億級豪宅餘屋交易案例,其中屋齡已13年的「皇翔御琚」銷售態度最為積極,共有5筆餘屋售出,成交單價介於206~222.4萬元間。

19小時前

很多人還沒買房「不是買不起」!大票讚中肯:這種人無法富有

房市買氣熱,買房也成為熱門話題。財經作家「阿格力」就在粉專表示,最近看到網上很多討論,忍不住覺得買家心態「很好玩」,「重劃區預算內嫌棄機能不好,蛋黃區新房買不起,但蛋黃公寓又不想住」,不禁笑呼「很多人其實都不是買不起,只是看不起自己有辦法買的」,引發共鳴。

20小時前

「房地合一稅8成」壓房市? 遭嗆:錯誤考卷上「寫錯的答案」

房市熱,央行出手調控,但許多專家都認為,市場不會為此熄火,不禁讓網友感嘆「到底還有什麼方式,才能完全抑制房市?」房仲提出,若將房地合一稅調高到8成,效果將非常明顯,但此建議遭專家嗆:「千萬不要在錯的考卷上,再填上錯誤的答案。」

21小時前

想買中永和44年老公寓「但裝修要200萬」 網曝1現實面:可以買

買房是一件大事,下手前應該再三斟酌,一名網友表示,最近看到一間44年的老公寓,位置在中永和交界附近,地點不錯,是個鬧中取靜的好位置,但是裝修費需要200萬元左右,好奇這樣的價格值不值得。信義房屋專家建議,裝修不能貸款,自備款需要準備多一點,200萬可能有點緊。

21小時前

冷氣洗完還是吹不涼!網喊「補冷媒」師傅1狀況搖頭:浪費錢

台灣的夏天又熱又悶,許多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冷氣。有網友求助,房間的冷氣機已經用了快十年,最近機器怪怪的,剛運轉時還會覺得涼,吹了一陣子要把溫度往下調才會涼,可是晚上又會冷醒,所以都睡不好。他已經請師傅到家裡清洗過,但是沒過多久又出現同樣狀況,這樣是否該換新的冷氣機了呢?

22小時前

老公送兒450萬買房錢!她怒提告「都沒問我」 判決出爐

1筆買房錢撕裂整個家。中國大陸浙江1名王姓婦人不滿李姓丈夫沒與她討論,就給兒子100萬元(約新台幣445萬元)買房錢,氣得將丈夫告上法院並要求返還。

22小時前

未來主流是三房?達人曝「1關鍵」沒比較好 全場共鳴:真的小

近日不少網友熱論「三房將成為未來主流?」引起話題。就有資深房仲根據從業11年的經驗,分享自己的觀察,「不論時代怎麼變遷,大多數人對於買房的理想,在能力範圍允許下,起手式還是憧憬要有個三房。」但有時房數也只是個迷思,「若建商推出個主建(扣陽台)15坪的三房給你,你覺得這有比較好嗎?」

23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