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張雅雲攝)
記者鄺郁庭/綜合報導
近日有買房族求助,看上一間與樓下同格局、只差一樓的物件,他參考去年成交價980萬,又見屋主開價1100萬、放3個月以上,便下斡旋1千萬。結果卻被對方噴太低,讓他委屈直呼「我真的出太低了嗎?」對此,信義房屋專家認為,建議買方出價出到自己能接受的最高值,若談不攏再轉向其他物件。
該位買房族在「買房知識家」表示,看到一間同戶型、只差一樓的物件,樓下去年成交980萬,該戶屋主開價1100,房子至少放了三個月以上了,他便下斡旋1千萬,結果令他很委屈,「被屋主噴太低,我真的出太低了嗎?」直嘆「買房真的難」。
他也在留言處補充說明,「年初是開1300,是一路降到1100的」,但該社區的實價登錄一直沒到他想要的單坪價,加上那是10年社區,屋況應該不會差太多,格局也是一模一樣的。」他坦言,目前看起來屋主不會再降價,「我們也不加價了,就等斡旋到期。」
貼文引發討論,「沒有合理價,只有合意價,隔壁賣1000,沒規定樓上不能賣1500」、「有喜歡就加價,不喜歡就再找新的」、「就是這個價格他不願意而已,別想太多」、「我目前看的房也是這樣,開的比實登高很多,底價也想比實登高,想創高價。中古屋的屋主還感受不到市場的冷,不急的話,就等等。」
也有人表示,「這種問題看屋主心中的售價!買賣是雙方合意,不是光靠行情定價」、「屋況、裝潢、有無整修、樓層、視野…都會影響價格,不能只看樓層高低」、「去年我看過同一棟樓不同樓層,屋況差不多,但價差兩百萬,有的屋主就是堅持想創高價。」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若屋主對價格有明確期待,又不急售,可能就不會接受買方出價;反之,若急著換現金,價格彈性就會高很多。他建議買方可以先評估自身對該物件的喜好程度與預算彈性,「出價出到自己能接受的最高值,若談不攏,也可轉向其他物件,市場上選擇仍多。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