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有打房司令之稱的前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傳出花費4000萬元購屋,一度引起外界正反意見評論。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4日在自己的臉書PO出長文分析,並點出兩大房市警訊的問題點,第一是一般受薪階級在台北市是否跨得過購屋門檻,第二則是台灣人對於住宅太過強調投資價值,反而忽視了居住價值。
▲張金鶚的第四間房子傳聞是買在文山區。(圖/ETtoday資料照)
張金鶚卸下台北市副市長一職後,回到政治大學當教授,由於他在任內接連祭出豪宅、囤房等稅制,因此被外界戲稱為「空頭總司令」,近日傳出他在政大附近的文山區買下人生中的第四間房子,要價4000萬元,一度引起各界議論,但他事後跳出來澄清,這是為了和妻子的退休生活才會進行換屋的動作,卻還是無法抵擋市場上的譏諷式批評。
章定煊提到,張金鶚的新聞其實顯現出現今房市的兩大問題,張老師是國內頂尖大學的資深教授,這樣頂尖的受薪階級在台北市如果只能買到一般水準的新屋,那一般受薪階級的民眾恐怕連購屋的門檻都跨不過去,「如果張金鶚老師一直就是租屋族呢?大概就得一直租下去。」
▲張金鶚主張居住正義,且長期反對炒房。(圖/本報資料照)
至於第二個問題是什麼,章定煊認為,台灣人太過強調住宅的投資價值,反而不重視居住價值,所以在看張老師的新聞時只注意到房子多少錢,而沒有想到這或許是他人生的最後一間房;加上過度注重投資價值也產生出一連串問題,例如新屋漏水、施工拙劣或誇大坪數等,這就是台灣市場有這麼多劣質新屋充斥的原因之一。
而對於張金鶚的購屋事件,消基會房屋委員會召集人張欣民表示,消費者其實可以從中學到寶貴的6堂課,分別是自住不必等、首選環境、近公司、與雙親居所距離拿捏、附近要多點停車位、有錢就要買,「張金鶚有錢就買屋,買了也不隨便賣,這樣的保守理財觀念是正確的,至於這第四間房是否能像前3間一樣有增值的空間,就需要時間來考驗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