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北地區月租4000元以下雅房,頂多只有一張床,且標示可住外勞或是當成外勞宿舍。(圖/591房屋交易網)
記者黃靖惠/綜合報導
雙北買房已是遙不可及夢想,對於經濟弱勢族群而言,現在連租屋恐成一道難關,翻閱網路招租平台設定月租4000元住房,多數是蝸居、穴居,甚至標榜「外勞宿舍」,平均4坪不到空間,十分狹窄,甚至多數環境惡劣。
《591房屋交易網》刊登雙北月租4000元以下的住房,共通點是室內狹窄,頂多2張床大小,且多數標榜「學生宿舍」或靠近工業區「可當外勞宿舍」等字樣,每間3~5坪,與香港「剮房」大小不相上下。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說明,低端住宅租賃市場如月租7千~2萬元住宅產品,剛性需求強烈,部分區段物件搶手、詢問度高,且空租率低,連年調漲情況較多。
▲北市月租4000元以下租出房屋,可當雅房也可當雜物囤放處。(圖/591房屋交易網)
而雙北多就業、求學相對弱勢族群的「北漂族」,若想留在都市者只能委居於板間房,甚至部分弱勢街友、獨居老人、單親族群淪為租賃市場皮球。
租賃市場朝向極小化發展,出現不少穴居、蝸居產品,但其實不符規定,依據現行《住宅法》40條規定,最低居住水準得符合規定居住面積,且具備住宅重要設施設備項目及數量。換言之,假設家戶人口只有1人,最小居住樓地板面積約4.14坪,且若為集合社區應符合其數量淋浴或衛生設備。
巢運團體研究員廖庭輝認為,法規雖有明訂最低居住水準,不過卻無祭出罰則,頂多成為政府發放租金補貼資格設定條件之一,也讓市場上出現不少連陽台、廁所、廚房等空間都拿出來租現象。
他說,雙北居住市場龐大,這類低端住宅需求大,短時間政府強制介入取締,若沒有做足配套,反而會排擠這批原住戶生存空間,一旦供需失衡,甚至可能推升租金兇手。
▲雙北4000元以下租出房屋。(圖/591房屋交易網)
他建議,應從根本法治層面探討,除了租金補貼、社會住宅等政策要加緊腳步外,再來政府應該依法訂定出可負擔基準級距,重新配置租金補貼額度,提供給弱勢民眾真正協助。
否則弱勢族群在租屋時,就算符合租金補貼資格,也不見得願意申請,他舉例,3000元可以租到地下室,但為了要符合申請租金補貼標準,得拉總租金到1萬元,最後縱使申請到5000元補貼,每月卻多了2000元支出,反倒成為社會弱勢族群的一種負擔。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