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5萬人夜宿忠孝東路街頭「無殼蝸牛運動」抗議高房價。(圖/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提供)
記者林裕豐/台北報導
房價高漲的問題討論多年,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萬人夜宿忠孝東路,震撼社會,32年過去了,房價卻依舊高不可攀,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分析,要打房不是沒有方法,就看有沒有決心,年輕人也可以以租屋代替買房,「人生有多少年?為了買一間房,難道要死掉人生的夢想?」
《地產詹哥老實說》S2EP27/有錢人想得跟你不一樣!疫情期照進貨 旅館、廠辦交易頻傳
1989年8月26日,台灣出現第一次都市議題的社會運動,以夜宿臺北市忠孝東路抗議高房價,以無殼蝸牛「八二六夜宿忠孝東路」號召了5萬多人響應。
「無殼蝸牛運動」先以「大富翁遊戲」的行動劇諷刺房價炒作現象,1988年台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平均房價每坪16.4萬元,1989年大幅度飆漲到24萬元,1年房價漲幅高達46.3%。
不過,32年過去,台北市的新成屋平均房價來到92.7萬元,對比「無殼蝸牛運動」時,漲了3.86倍。
▲「無殼蝸牛運動」以「大富翁遊戲」的行動劇諷刺房價炒作現象。(圖/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提供)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表示,「32年過去,好像也沒什麼改變!」高房價還是年輕人最大的難題,以前買不起,現在更買不起。
張金鶚點出,政府手上有很多工具可以抑制高房價,「重點是要不要做,怎麼做才會有效果。」
以稅制改革來說,張金鶚認為還是「囤房稅」最有影響力,如果推「囤房稅」,可以直接增加囤房族的稅金,但各地方政府受制於利益團體壓力,多不願落實囤房稅,導致囤房炒房問題嚴重。
對於年輕人面對高房價的無奈,張金鶚表示,買房子不是唯一選項,在現今高房價的情況下,租房子也是一個好選擇,「人生有多少年?為了買一間房,難道要死掉人生的夢想?」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