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網紅「紙片樓」。(圖/翻攝自上觀新聞)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在熙來攘往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附近,一棟網紅樓矗立在街頭,因樓身薄如紙片,而有「紙片樓」之稱,看上去弱不禁風猶如分分鐘被風刮倒,據悉牆面最窄的地方更只有區區20公分。事實上,該樓並非擺設,內有多達40多戶住戶居住,除了礙於樓身導致房型千奇百怪外,在公共走廊做飯,乃至用水問題等也令住戶多年來眉頭不展。
據《上觀新聞》報導,然而情況或將很快獲得改變,隨着所在地塊10月中旬「舊改」的二輪徵詢,該樓住戶將迎來新生。
▲「紙片樓」最薄僅20公分。(圖/翻攝自上觀新聞)
「紙片樓」本身並無名字,其有4層高,坐落在寧波路上,樓身呈現「l」字形,其中靠石譚弄一側的牆壁沿弄堂逐漸變窄,猶如一個三角形,從某些角度看更如一張紙片矗立在鬧市,除了惹來民眾「打卡」,奇特的外表甚至吸引英國《每日郵報》也專門在2013年作出過報導,並稱其也許是全世界最扁最薄的建築。
據了解,該大樓約於上世紀30年代建造,起初是作為辦公樓,後來為最大程度利用土地,就造成現在的樣子。在專業領域,該種樓房叫做「貼界」,不過現時已經沒有人設計這樣的樓房。
▲內部。(圖/翻攝自上觀新聞)
有網友曾質疑「紙片樓」是否真的能住人,不過實際上確實是有住人的大樓。住戶鄭阿姨上世紀80年代在該樓分到一套房子,據指她第一次進來看時就被沒有廁所、廚房且奇怪的房型嚇了一跳,更認為其猶如船艙,「我工作在船上,回家了,怎麼還要住在船上。」不過。房間也有特別之處,就是一面牆上竟有三個陽台,而且採光很好,正對馬路。雖然不情願,但鄭阿姨還是一住就住了快40年,更成兩個外孫的外婆。
然而,「紙片樓」畢竟不是成套住房,許多不便之處是住戶無力改善,例如沒有廚房下,住戶需要在公共走廊生火做飯,可是無法安裝排煙罩等設施下,多戶人家只能在煮飯高峰時忍受樓道甚至房內變得煙熏火燎。
▲內部。(圖/翻攝自上觀新聞)
近期,住戶盼了幾十年的舊改終於提上日程。6月5日,在「紙片樓」所在地塊福建路地塊舊城區改建房屋徵收一輪意願徵詢中,同意率達99.72%。周一(13日)起,福建路地塊房屋徵收決定及補償方案,已在東風居委、無錫居委及徵收基地公示欄公示,住戶們均興致勃勃地研究。隨着10月中旬的二輪徵詢臨近,住戶的「新居夢」也快將實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