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6去年賣都獲利!這2區平均大賺千萬 10大區今年成焦點

▲▼台北房市。(圖/記者鄺郁庭攝)

▲台灣房價難見鬆動。(示意圖/記者鄺郁庭攝)

文/彭蕙珍/今周刊

平均地權條例箭在弦上,去年房市再受政府打房、股市下跌、升息等影響,買氣低迷。不少投資人關心,2023年房價是否下跌?

樂居科技(7609)創辦人李奕農表示,房屋銷售速度將會放緩,然而從新案的推案量、新案去化量、新案剩餘量、二手的待售量等四項數據來看,沒有經濟暴跌或成屋賣壓出籠,即使房屋降價也只是零星個案,2023年應是盤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建議,可以觀察十大區域指標預售案,是否因銷售狀況不佳而封盤,以確認房市是否持續變差。

他說:「前幾年房市大賣,幾乎都在預售階段賣完,2023年不會面臨成屋賣壓。」不過,目前房市確實存在兩大隱憂:房市成交量的背離,以及股市多頭熄火,意味資金不再持續湧入房市。

2022盛極而衰 96%交易都獲利

李奕農指出,2022年是房市盛極而衰的一年,從清華安富房價指數來看,從2021年12月的157.83,漲到2022年10月的175.85,上漲了11.4%,是10年來漲最多的一年。可以說,2022是房價創新高、獲利出場的人數也創新高的一年。房價上漲,到底有多少人賺錢?

根據樂居統計,2022年有賣房的人,高達96%的交易都獲利,平均獲利金額為250萬,尤其以新竹、台中、台南賣房的獲利最多,都超過250萬。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其中有兩個最厲害的重劃區,一個是竹北關埔重劃區,一個是跟新竹台科大重劃區,「獲利金額平均都是1000萬,並且每筆交易都獲利。」

表:2022年平均總價轉手價差與獲利率

2023房價

房市兩大隱憂:股市反轉、成交量背離

李奕農分析,2022年其實就可以看到房價出現隱憂,因為創新高的同時,卻也出現交易量下跌,以及股價與房價背離。

1. 交易量下跌:2022年買賣移轉棟數維持在30萬棟以上高檔水準,只比2021年下滑8.6%,不過買賣移轉棟數會將前幾年預售交屋算進去。所以,實際的交易量下滑很多。

2. 股價與房價背離。以往台股和房價是正向關係,股市漲、房市就會漲;股市下跌、房市會修正。2022年台股最高創下新高18619點,最低跌到12629點,股價大跌32%,許多個股都出現50%以上跌幅,房價卻是反向上漲11%以上。

近期台股反彈,可以觀察股市對房市的壓力是否降低。

房地產

2023年房市觀察兩大重點:央行的態度與待售量數據

面對2023年房市,李奕農表示,要觀察兩個重點:一是觀察央行態度。二是各區域待售量的數據。

1.央行態度。央行政策在經濟成長和通貨膨脹兩者間取得平衡,經濟好會用升息抑制通膨;經濟衰退會降息救經濟。從歷史數據來看,升息時房價會上漲,而在降息循環的初期、房價會下跌,直到降息循環末期、房價才會上漲。

目前央行釋放出的訊息分析,台灣今年應該不會再升息,也不會降息。只要沒有進入降息階段,代表央行判斷台灣今年經濟表現還沒有經濟衰退疑慮。如此一來,房價就會走空。

2. 各區域待售量的數據。2023年是量縮、房屋去化變慢的一年。他建議想買房的人最好要避開賣壓大風險較高的區域,以二手待售量來看,目前各縣市都在歷史平均值,台中市賣壓較高。在新建案部分,台北市與高雄市新建案剩餘量與去化的差距較大、風險較高,新北市與桃園市的風險較低。

升息,房地產

央行未轉降息 重點觀察十大區域

李奕農指出,在央行還沒降息前,台灣經濟仍然正面看待,房價自然有撐,就算降價也只是零星個案,重點要觀察十大區域。

「這些區域的共通性都是2022年推出大型個案,推案戶數遠超於以往去化量,需要吸引很多跨區購買客戶;如果這些區域的去化順利,代表房市轉佳;相反的,若去化不順利,未來對當地房市將產生強大賣壓。」

推案量與去化量差距排名如下:

1. 新北市先嗇宮站生活圈,此區域之前都是工業區,幾乎沒有推案,也就沒有去化。在新北市政府的第二行政中心成立後,開始有了大量的推案,值得觀察。

2.高雄仁武八德生活圈

3.高雄市小港市區生活圈

4.竹北高鐵特區

5.高雄市左營高鐵特區

6.新北市新莊市區

7.二重左岸重劃區

8.台中市新光重劃區

9.新北市淡海新市鎮

10. 台中市海線的沙鹿火車站生活圈。

他強調,這些區域的大型案,如泰舍至善元、潤泰峰左岸、御閑之森、鉅陞ONE等,都值得觀察。

表:重點觀察區域:新案待售量高於2022年全年新案去化量的區域

房地產,預售屋

更多今周刊文章
除了玉山金,這2檔金融股也配股+配息!存股達人:這一檔股價接近便宜價「6年存股100張教學」
樓上鄰居腳步聲吵到想告他...「噪音未必來自正上方」專家給住戶14建言:高敏體質2房型較不困擾

關鍵字:今周刊房產雲房價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女整理房間「破牆驚見密室」 房東20年不知情

國外一名女網友在外租屋生活,租金便宜、地理位置也不錯,但家中就是有些奇怪的老式壁櫥和厚牆,沒想到在入住一段時間重新整理臥室時,她突然發現屋中有個至少20年沒人發現的秘密,那就是屋中有個密室,且位置就在臥室衣櫥的後方,房東得知後感到驚訝。

12小時前

歐洲房市Q1復甦亮眼! 美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籠罩

商用地產集團CBRE最新研究,歷經多年低迷後,歐洲房地產市場正快速復甦。2025年第一季歐洲房地產投資總額年增6%至450億歐元(約新台幣1兆5648億元),而過去12個月的總投資額則年增25%,達到2130億歐元(約新台幣7兆4150億元);然而因美國政策而動盪的全球經濟環境,是歐洲房市前景未知的一片大烏雲。

13小時前

祝文宇等18人遭檢調約談 愛山林:配合協助調查

甲山林集團、愛山林(2540)董事長祝文宇以及其家人、公司高階主管等18人,捲入操縱股價、財務業務文件內容不實、特別背信等罪嫌,遭檢調約談。愛山林發布重訊:「法務部調查局於今日至本公司進行相關調查,因應措施:本公司配合協助調查。」

13小時前

甲山林集團董座全家炒股「獲利上億」 檢調23路搜索...18人到案

代銷龍頭甲山林集團祝姓董事長,涉嫌在2013年間,找親友、員工當人頭,辦理旗下上市公司「愛山林建設」私募增資,卻隱匿關係人資訊,之後又以相對成交方式,拉抬愛山林股價,涉嫌操縱股價,擬制性獲利逾億元,違反《證交法》及《洗錢防制法》等罪,檢調6日兵分23路搜索,並約談祝姓董座夫妻與兒子等20人到案。

14小時前

亞昕砸3.1億元 包軌買進台中第一豪辦

台中目前成屋最高樓、位於七期的豪辦「聯聚中雍大廈」再迎新買方,亞昕集團(5213)公告,以總價3.12億元取得「聯聚中雍大廈」12層樓整層,共計約537坪(含10車位)辦公室,未來預計當作台中辦公室。

14小時前

斥資18億全力推動!新北第三處原民社宅 130戶年底開工

新北市的原住民人口已突破6萬2千人,位居六都第二。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在市議會施政報告中宣布,將全力推動樹林區南園段原住民社會住宅的興建,這也是新北市第三處原住民社宅。

14小時前

高雄老牌江浙餐廳將4度熄燈 87歲老闆曝歇業主因

高雄老字號江浙餐廳祥鈺樓,曾3度歇業、3度重新開幕,上一次是2022年回聘昔日老員工,第3次重新開業,老闆朱金鴻今年87歲,近期朱金鴻再度表示,月租金18萬元,5月底租約到期後,就結束營業,歇業主因就是「年齡到了。」

14小時前

以人為本推動高齡友善與低碳創新 信義房屋獲《遠見》ESG企業永續獎三項大獎

2025年《遠見》ESG企業永續獎6日揭曉,信義房屋獲得三項肯定,憑藉「啟動人生續航力 銀閃閃服務計畫」獲「樂齡友善組」傑出方案首獎,同時取得ESG「綜合績效」楷模獎與「低碳營運組」傑出方案績優獎,回應高齡社會與數位綠色轉型挑戰,展現企業永續實踐的整合力。

15小時前

買2間透天厝「以為會暴漲」 他曝7年後價格!網秒點1問題

近年來房價持續攀升,不少人認為疫情前入手房產的民眾,如今都賺得盆滿缽滿,但有網友表示,2018年就買了兩間透天厝,大約一千多萬元,但7年過去了,只漲了300萬元,甚至連2000萬元都不到。對此,網友點出關鍵,「就是買錯地方而已」。

15小時前

不只背房貸!買大樓「還要繳管理費」他嘆成本高 網:吞下去吧

與公寓相比,住在大樓通常都會多出管理費的開銷。近日就有網友發文表示,買房之後,光要負擔貸款就已經很吃力了,結果住在大樓內,還要支付管理費,大家會不會覺得大樓越來越難養了?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討論。

15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