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產物保險與Swiss Re聯手引領ESG革新 率先簽發全台第一張建築物結構安全保障保險

▲▼臺灣產物保險,Swiss Re,建築物結構安全保障保險,IDI,寶舖建設,寶舖全健築 知行。(圖/業者提供)

▲Swiss Re瑞士再保險公司與臺灣產物保險聯手引領ESG革新,率先簽發全台首張建築物結構安全保障保險。(左起)Swiss Re 瑞士再保險 區域總經理Jimmy Lim、臺灣產物保險公司總經理陳昭鋒、寶舖建設董事長劉克健、國際權威驗證機構SGS在台灣的營運總監梁惠銘。

圖、文/寶舖建設提供

買房置產是終生大事之一,在歐洲及日本,為了保障購屋者權益,建築物結構安全保障保險(Inherent Defect Insurance, 簡稱IDI保險)幾乎是所有新房子的標配。歐洲大陸的法國、西班牙、瑞典等自1978年起陸續規定所有新房子須強制投保IDI保險。而在亞洲,日本自2009年也規定所有新房子強制投保IDI保險,否則建設公司須向政府提存一筆品質保證金。在英國,「建築物結構安全保障保險(IDI)」雖屬自願投保,但自2014年起已成為所有新房子的標準配備,沒有IDI保險的房子不僅很難取得貸款,二手交易的時候更是困難重重。

「建築物結構安全保障保險(IDI)」以屋主作為被保險人,保障屋主從建設公司所購買到的房子品質符合建築法規或是更高的標準。房屋如果轉賣,新的屋主自動成為被保險人,繼續獲得保障,無形中也增加了二手屋的價值。在保險期間內如果因為建築工程瑕疵造成結構強度不符合建築法規的規定而有倒塌或倒塌的威脅,保險公司將直接賠付屋主建築物補強或重建的費用。另外,甲式IDI保險並提供額外的耐震設計標準增強以及屋頂、窗框、地下室連續壁漏水等保障。

為提升台灣建築價值,臺灣產物與國際頂尖,具有161年的歷史瑞士再保險公司合作,率先引進瑞士再保險CSR+ Building標準之「建築物結構安全保障保險(IDI)」。透過「認證+保險」,以「認證(獨立第三方品質檢查)」實現房屋興建品質透明化及安全性,並以「保險」提高建築的價值與保值性。

臺灣產物保險陳昭鋒總經理說:在所有產險商品中,IDI保險是保險期間最長、再保險門檻最高的產品之一,對於風險管理及透明度要求極高。但其特色是能為優良建商創造價值與良性的ESG循環。IDI保險承保對象是品質透明度高的建商,其往往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G)。透過IDI保險,保險公司與建商共同為購屋者提供進一步的保障,達到社會責任(S)實踐。好房子可以住的健康、住的長長久久,所有資源的浪費就可以大量減少,實現保護環境(E)的目標。臺灣產物保險公司基於ESG企業社會責任及產品創新之理念,多年來積極研發新商品。今年攜手瑞士再保險公司,在台北市大安區催生出全台第一張「建築物結構安全保障保險(IDI)」保單。我們很高興寶舖建設能成為我們和瑞士再保險公司在台灣推出IDI保險第一個合作夥伴。也期許台灣未來有更多的購屋者可以放心買到有「認證+保險」的好房子。

▲▼臺灣產物保險,Swiss Re,建築物結構安全保障保險,IDI,寶舖建設,寶舖全健築 知行。(圖/業者提供)

▲圖為寶舖建設新案「寶舖全健築 知行」。

寶舖建設劉克健董事長說:寶舖只蓋健康好房子,我們也一直不斷在挑戰好房子更高的定義。我們相信,「全透明」是一切信任的基礎。因此,寶舖從「寶舖CARE」起便成為第一個採用SGS建築品質「全品項」驗證的客戶。本次很高興得到臺灣產物保險公司、瑞士再保險公司對寶舖建設品質、靠譜及全透明的肯定與認同,「寶舖全健築 知行」成為台灣首座IDI「認證+保證」的建築,並獲得瑞士再保險提供技術和再保險支持。讓我們在為客戶蓋健康好房子的同時,也透過金融業的肯定,為客戶的資產創造永續的價值。我們期許有更多人認同全透明的理念,一起提升台灣建築價值,也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安全。

如同歐洲、日本、與英國,未來,具備「認證+保險」的房子將成為主流。臺灣產物保險將持續與理念相同的優質建設公司合作,未來也希望透過銀行的力量來推廣本產品,把金融機構引領ESG產品的功能作最有效的發揮,讓消費者買房能買得安心、住得開心、擁有放心。

關鍵字:臺灣產物保險Swiss Re建築物結構安全保障保險IDI寶舖建設寶舖全健築 知行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裝修遇「工程蟑螂」!台中女被房仲通知:你家只有破壞,沒有修繕

台中市一名劉姓女子日前找來位於彰化的某工程行進行房屋裝修,未料到了約定時間卻未完工,且業者還於工程期間以諸多藉口要求追加工程費用,劉女支付了25萬4800元後才發現遭騙,氣得報警處理,並提告求償。彰化地院審理後,判處該工程行謝姓負責人應給付劉女17萬4800元,得假執行。可上訴。

3小時前

板橋「埔墘4-7區」大變身 50間大違建換1.88公頃新住宅區

新北市板橋埔墘地區將改頭換臉!位於板橋與中和交界的「板橋埔墘4-7區」,目前鐵皮工廠與停車場林立,區內多達50餘棟建築物,多屬違章,導致市容雜亂,環境與居住品質堪憂。為改善現況,新北市府啟動區段徵收開發計畫,將該地轉型為機能完善的多元生活區。

5小時前

東京1.5坪「微套房」日人搶住 入住率達99%

日本東京市中心「微套房」相當搶手,雖然房間只有3張榻榻米的大小(約1.5坪),但業者透露,這類房型入住率高達99.9%。一名男性房客透露,由於空間狹窄,他有時會把洗衣機當作桌子使用。

5小時前

巷弄日料惹鄰抱怨 老闆霸氣買下周邊房產封口

位於台北圓環附近,經營近50年的日式料理「小巷亭」,經歷圓環興衰依然屹立不搖。老闆陳德誠35歲時就是3家公司負責人,卻因生意失敗負債2千多萬元。為了還錢,他放低身段在巷弄擺攤車賣起當時少見的平價日式料理,不僅還了債,擔心擾鄰還霸氣買下周遭房產。

6小時前

高雄預售屋「2年狂漲200萬」傻爆眼 男超糾結:改買蛋白區?

高雄一名網友最近積極看房,其中某間預售屋建案,兩年才賣698萬元,如今竟狂漲200萬元,讓他陷入糾結,不知該硬著頭皮先入手蛋白區,還是繼續存錢買想要的地段。

7小時前

男友年薪100萬拒通勤 堅持買「北市套房」:生小孩後擠一擠就好

準新人們踏入婚姻前,未來該如何共組家庭,是兩人必須面對的課題,一名網友表示,最近和男友討論結婚相關事情,雙方年薪都在100萬左右,存款合計約1000萬,她認為房子可以買遠一點,價格會便宜一點,但男友希望買在台北市,不想花時間通勤,但台北市房價高,所以買套房擠一擠就好。

7小時前

月薪8萬「存不到錢買房」 一票卻搖頭:先學會理財吧

許多人都會把「買房」列在人生清單上,不過要存夠頭期款也不容易。近日有網友發文透露,雖然她每月的薪水有6至8萬元,但不是拿去繳房租就是有很多開銷,她到底要怎麼存到錢買房?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討論。

7小時前

600萬頭期款惹禍? 公婆贊助買房卻被嫌「防老婆」

近年房價高漲,有網友在粉專透露,2年前因房東賣房,只好倉促搬進岳家「暫住」,沒想到生活習慣與岳父母格格不入,最近決定在蛋白區購屋,總價1500萬元,原PO父母贊助600萬元,但要求需設定抵押,引發妻子與岳父母不滿,被質疑是否「防老婆」?

9小時前

爸爸1000萬買土地 10年後「漲到2億」!網勸1事:有人出價要珍惜

近年來房價逐年攀升,土地價值也一飛衝天,一名男網友表示,爸爸十幾年前以友情價1000萬元,購入了一塊農地,隨著時間過去,地價至今已經成長到20倍了,可以賣2億元,常聽到有人來家裡勸爸爸賣掉土地,但家人始終沒有聽從建議賣掉,對此,網友建議「不缺錢就別賣,可以租人」。

11小時前

9萬就業人口撐! 南科3期擴廠房價站上4字頭 

台積電雖在美國加碼投資千億元,台灣仍持續擴產先進製程,近期傳出在南科三期蓋2座CoWoS新廠,4期也正召開區域用地可行性評估。南科範圍涵蓋善化、新市、安定3行政區,專家透露,南科有約9.3萬的就業人口支撐房價,市區均價4字頭不輸高雄。

11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