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妹妹」的查詢結果共271筆

私宅的廁所成了公共廁所,到底是怎麼回事?住在浙江杭州雙浦鎮的張先生有棟3層樓豪宅,因為住家附近沒有設置公廁,許多人經過都會挑他家借廁所,他說「偶爾借用沒問題,但長此以往真是有點吃不消」。

老房子總會有意外的「驚喜」等著新屋主。美國一名女子日前重新裝修擁有150年歷史的老屋,沒想到在處理陳年壁紙時,竟在撕下的壁紙背後看見一段「末日預言」,而且日期還剛好是她的生日,讓女子瞬間發毛。

臉書社團《報廢公社》中,近期有網友po文,將中和一戶老舊鐵皮民宅,改造成「豪華童趣風」,並隔成4戶獨立套房出租,此文吸引2千多名網友熱烈討論。屋主妹妹趙小姐接受採訪時表示,裝修耗時4個多月,成本卻不到..

三級警戒衝擊許多行業,一名老闆就苦笑曬出電費單,對於2個月沒開店的他,上面的「應繳金額」是唯一能開心的事。一席話看似正面,卻飄出淡淡哀傷,讓不少人感慨。

剛簽約租房,沒想到房東竟然隨便開門進入!一名女子表示,她第一次與男友外出租房,相當沒有經驗,看好理想房源後,不疑有他地簽了約,沒想到後續房東竟未經同意闖入房內,還用不同名目收費,讓她瞬間傻眼。

新加坡一名38歲女子是名租屋族,在上網找到新住處看房後,發現環境不錯直接當場簽約付押金。豈料這卻是她惡夢的開始,房東不但全天透過屋內監視器緊盯她的動向,不但限制上廁所、洗澡、洗衣次數,甚至禁止她與其他..

「這種房東哪裡找?」一名男網友自認是佛系房東,不曾向房客催租金,甚至免費提供生活用品,包括衛生紙、垃圾袋、沐浴乳、洗髮精、潤髮乳、冰箱食品、泡麵等,就連晚餐也霸氣包辦。如今要討11萬租金,女網友卻嗆聲..

近年物價、房價飆漲,薪資卻不成正比,想存到房子頭期款都成難事。一名網友日前就發文感嘆,她媽媽26歲結婚生子,買車買房都做了;反觀自己現在已經25歲,卻似乎一事無成,雖然知道時空背景不同不能比較,但仔細..

小鬼(黃鴻升)去年9月於家中猝逝,雖然先前一度傳出父親欲將他生前北投故居賣出,但親妹隨即出面否認。妹妹近來也分享當時哥哥裝潢施工時,黃爸親手做的電梯防護,精緻到讓管委會留下來沿用至今,驚艷大批網友。

上海一位八旬獨居老人王姓阿伯幾年前簽下遺屬,將價值30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304萬元)的房子贈予了一直照顧他日常起居的水果攤主小游(化名)。其他親屬極為不滿,認為房子應該由他們繼承,不能給外人。近日..

婆媳問題總是千古難解,如果再加上小姑更是複雜。有一名媳婦抱怨,今年初婆婆拿出頭期款幫單身的小姑買房,並堅持要登記在她的名下,但剩下的20年房貸卻要她來繳,而小姑自己吃好用好,開名車全身名牌,讓這名媳婦..

台灣疫情再度陷入困境,目前全台已經進入第三級警戒,卻傳出仍有部分性工作者照常營業!有網友表示,大家都在誇讚路上沒人,但實際上「有朋友的妹妹在汽車旅館當接待,說生意爆炸好,比平常多很多客人」,讓他不禁直..

藝人歐陽娜娜外型清純甜美、氣質清新,近年把重心轉往大陸發展,工作滿檔的她,先前曾傳出半年內狂賺台幣3億,還被爆在北京買房置產,但她本人並未出面證實。而她過去大多和家人同住,近來首度嘗試自己租了一個小公..

生產後,與老婆再開機,沒想到更悲情!一名人夫哀號,與老婆第一次去汽車旅館,結果只能開啟「聖人模式」,原來寶寶不安分,在房間裡拚命哭鬧,最後只好拿出大絕招「播放佛經」,孩子才終於乖乖入睡,然而小倆口早已..

去年9月16日黃鴻升(小鬼)於家中猝逝,經過了半年,他的親朋好友努力地過著積極正向的人生,據傳黃爸爸也有意出售小鬼位於台北市北投區的故居,看來應是希望能盡快走出兒子早逝的痛楚,並早日卸下沉重的房貸負擔..

「我也沒想到最後我買的房子,竟然就是神明指示的那間,這個巧合真的很玄!」上揚建設的執行長蔡紹豪4年前第1次買房就遇到不可思議的巧合,挑了許久最後選到的房子,竟然和當初去請示神明時敘述的一模一樣,讓他直..

台中日前開始實施供五停二的限水政策,很多人都想辦法省著用水。就有一位女網友在臉書《爆廢1公社》貼文,「台中停水真的沒辦法,有水當思無水之苦,真的要沒水用才知道沒有被限水很幸福」,接著自封省水一姐,曝光..

藝人臧芮軒演出電視劇《甘味人生》、《一家人》漸漸走紅,吸引數十萬名粉絲關注,她平時常透過網路分享生活照,跟粉絲互動,近來開心曬出新家樣貌,客廳、餐廳全是出自於設計師妹妺之手,就連她自己也十分滿意裝潢成..

不想被當肥羊宰,自己也需花時間做功課!一名網友表示,親戚因預算有限,在網路上看到裝潢三房只要48萬的甜甜價,不料打去設計公司後,業者反嗆「房至少要80-100萬,不是常識嗎?」對此,一名從事相關行業的..

有一名19歲的男大生抱怨,為了擺脫父母龐大壓力,考取外縣市大學搬離老家租屋,沒想到近期父母竟在他的租屋處放置網路攝影機,監視他認真經營課業,但他迫於沒有經濟能力只能答應,不僅要回報課表、行程,每天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