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民眾平均購屋坪數,年縮減2坪。(示意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張菱育/台北報導
民眾的收入所得,和實際能購買的房屋總價息息相關。房仲業者統計去年購置住宅總價與面積變化,六都平均總價1175.5萬元,僅微幅年增0.1%,但購置住宅的面積卻硬生生減少了2坪,顯見民眾購屋力雖看似沒有變化,實質能取得的住宅面積竟然縮水,形同「小了面積,價格不變」,與知名廣告詞正好相反。
中信房屋根據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購置住宅貸款資料,以20~70歲新增房貸為基礎,統計2018~2019年六都購置住宅的鑑估值與建物面積,六都平均總價的部分,以台南市2019年平均總價838.6萬元,年增加4.9%最多,減少最多的則是台中市2019年平均1034.1萬元,年減2.5%,六都總價雖各有增減,但除台南市變化較大之外,其餘起伏都介於上下2.5%內。
購置住宅面積的部分完全呈現一面倒的減少格局,減幅介於1.7%~6.8%間,六都置產面積皆「縮水」,其中以桃園市面積從平均48.4坪,減至45.1坪,減少6.8%最多,六都整體平均面積45.3坪,較2018年的減少2坪。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總價變化代表民眾能負擔的購屋能力,因此這種「小了面積,價格不變」的現象,顯示民眾購屋負擔能力沒有變化,但能買到的面積卻比較小,也就是實質置產購買力下降。
張漢超指出,造成這樣現象的主因是近年多推出小宅產品,另外也與居住觀念改變有關,例如由傳統透天或公寓搬遷至集合式住宅大樓,並願意放寬提高置產單價的上限。住宅購買力下降,主要與民眾可支配所得有關,所以除非提升所得,否則購屋總預算仍會牛步不前。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