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櫃。(示意圖/pixabay)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不少人都會有這類困擾,家裡玄關小又有一堆鞋,鞋櫃常常擺不下而搞得亂糟糟,不過其實這都是因為沒有好好規劃鞋櫃尺寸的關係。《搜狐焦點家居》整理出「鞋櫃數字密碼」,讓民眾不論有幾雙鞋,都能放得下。
一、深度35至40公分、高15公分
文章指出,鞋櫃尺寸深度一般為35至40公分,即使鞋子大也能放得進去,高度通常為15公分左右,平均一層的收納高度以不超過20公分為主,大約多一個拳頭的空間,最適合收與拿的動作。鞋櫃下方則可設計懸空設計,置放進屋時脫下的鞋子,先讓鞋子透透氣,平時則可擺放拖鞋,而鞋櫃懸空的高度建議離地25公分為佳。
▲層板可調整間距使用更彈性,高跟鞋也能放得下。(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二、層板可調整間距,使用更彈性
為了因應鞋子有高低落差,鞋櫃設計時兩旁螺帽間的距離可以密一點,讓層板可依照鞋子高度調整間距,並在擺放時將男女鞋分層放置,例如一般鞋子放在15公分那層,低跟的平底鞋或童鞋可放在12公分高的那層,高跟鞋則可以將層板調整到適合高度,這樣的彈性運用不但能擺放更多鞋子,也能因應未來會添購不同鞋款的可能性。
三、寬度仔細計算,避免半雙鞋窘境
文章稱,通常設計鞋櫃總寬度時,會以一雙鞋子15公分的寬度為基準單位去規劃,譬如一排放進3雙鞋子,可設計約45至50公分寬,以免造成只能放進一隻鞋的窘境;若想以鞋盒收納,寬度多落在15至18公分,深度多為45公分,這些都要仔細計算,以免到時候擺不下或空出尷尬的畸零角落。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