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舒衛/革命血如花!國父倡平均地權 卻沒想到你囤房

▲▼囤房   。(圖/記者林裕豐攝)

▲囤房稅是房屋稅針對非自住、多屋族加稅。(示意圖/業者提供)

文/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

拋頭顱、灑熱血的329青年節剛過,但現在已經很少人記得了吧?畢竟這是個可以為免費鮭魚改名的時代。然而,土地資源壟斷的問題由來已久,簡直萬古常新,人類即便有條件移民火星,恐怕都無法根解。但有個孫先生,他100多年前不只給了我們一個名字,甚至他的主張還牢牢地架構著台灣現在的不動產制度。對,就是帶領國民革命的國父孫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揭開爭議建商共通點!從2020推案量排行榜 教你看懂品牌玩什麼

1903年,孫文首度提出「平均地權」,並成為後來三民主義民生主義的重要思想,主要概念是要調和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制與社會主義的土地公有制,透過稅的手段促進土地資源開發,並讓土地所創造出來的增值可由全民共享,以達地盡其利、地利共享的漲價歸公目的。

承先啟後,1928年由立法院擬具土地法原則9項,其中高達6項、2/3是跟土地稅有關,因此說土地稅是反映我國土地政策的精神,以及具體執行的工具,真的一點也不為過。

而這6項分別為:徵收土地稅,以地值為根據;土地稅率,採漸進辦法;對於不勞而獲之土地增益,行累進稅;土地改良物輕稅;免稅土地;以增加地稅或估高地值之方法,促進土地改良。

雖然說起來八股,但是不是很有既視感?

當初的立法原理不過就是兩個,一個是針對不動產的自然增值課重稅,以確保土地超額增值能回饋給全社會,另外也讓囤積土地的地主無利可圖。另一個原理,則是用市價徵收持有稅,強迫地主進行符合經濟效益的利用,再鼓勵對於土地之上的建築或農業投資,對土地改良物反以輕稅款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然而一個有棒子、有蘿蔔,兼顧公益衡平以及私利獎掖的制度,怎麼一路走進死胡同?因為國父的理論架構縱然再精妙,備有持有稅、有累進稅、漸進稅原則可以打擊囤積,但萬萬沒想過房屋稅,依循土地改良物輕稅的第一道建物持有稅的免死金牌,也沒想過土地稅以「值」徵收,對於價值的認定,大有學問,又拿到第二道土地持有稅的金牌,引爆囤房議題一身腥。

打擊囤房是必要之惡,但目前缺乏配套的囤房稅是銀樣鑞槍頭。

首先,低稅基就打了囤房稅一巴掌。因為囤房稅是房屋稅針對非自住、多屋族加稅,但既然土地政策是鼓勵土地改良物輕稅,因此房屋稅低稅就變得理直氣壯。現實面來看,房屋稅屬地方稅,2015年以前,各縣市政府全都固守能源危機過後、30多年沒變的計算稅基的房屋構造標準單價,要到最近才開始認真檢討。

稅基到底有多低?以台北市為例,一棟全新的7層樓鋼筋混凝土華廈,每坪造價僅僅只要1萬1769元,早就脫離民間每坪8萬元、10萬元起跳的現實。進一步釐清,即便縣市政府動手大調標準單價,但基於「不溯及既往」的原則,適用新造價的是2015年7月之後才取得使用執照的3.5萬戶新房屋,因此超過95%的台北市住宅都還是聞風不動沿用舊的、低的標準單價。更別提台北市住宅平均屋齡逾35年,折舊之後殘值已低,稅率再高也無效。

進一步分析,包租公多半是購置中古屋,拿最低的持有成本養出更高的租金投報率,一個城市、兩套標準,新屋成本高、舊屋零成本,一棒子下去,多屋族頂多皮肉傷,但建商、新屋買方卻是滿身傷。

▲▼囤房   。(圖/記者林裕豐攝)

▲台北市住宅平均屋齡逾35年。(圖/記者林裕豐攝)

最有趣的是,調了標準單價不見得可以立竿見影,讓房屋持有成本正常化,但金門縣、彰化縣至今仍懷舊地沿用1984年的房屋標準單價,等於是37年來都原地踏步。而六都中,台北市調幅則最大達128%,高雄市81%、新北市80%、桃園市與台中市各60%、台南市58%,看起來有誠意但是不努力。

如果再比對非自用房屋稅率,也就是囤房稅,住家用的「自住」限3戶、稅率1.2%;第4戶起為「非自住」,稅率最低1.5%、最高3.6%,地方政府可自行設計課徵方式。

但實際上,目前17縣市採最低1.5%稅率,通通輕縱、打假球!僅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連江縣、宜蘭縣等5縣市提高稅率;其中,台北市採階梯式稅率,非自住2戶內課2.4%、3戶以上課3.6%;桃園市一律採2.4%課徵,新竹縣一律課1.6%。

其次,囤房其實不只是囤「房屋」,房屋所座落的土地更是反應稀缺價值的關鍵,但不只土地改良物輕稅,從1991年「平均地權條例」施行細則,將土地「公告地價」、「公告現值」改為兩價分離,代表持有成本的地價稅的稅基公告地價雖然改為每2年調整一次,但也跟房屋構造標準單價一樣,公告價非常親民。

根據內政部2020年公布的公告地價及公告土地現值調整情形,全國公告地價只佔一般正常交易價格的19.79%。其中台北市佔26.55%,僅低於連江縣的34.11%,高雄23.79%在五都中,尚高於全國平均,但台中只有10.86%,新北也只有17.71%。

地方自治的前提下,縣市是否寧願犧牲稅收,以換取資金「用腳投票」,甚至拿來做「輕稅減政」的號召,值得玩味。再加上集合住宅的土地持分價值不高,以及1985年之後,暫時停徵空地稅,當初用持有稅採差別稅率、累進稅率的設計,大大被打折扣,不囤房、囤地,才是傻瓜!

當年國父在中國從農業社會開始,過渡到工業社會的時空背景所規劃的土地稅負制度,一件大龍袍套在後工業時代的台灣,作為一個三民主義示範省,縫縫補補幾十回,只是在每次的拉鋸過程中,我們都試圖往正義拉近,但最後好像都無法逃避市場的反噬,徒留疊床架屋、治絲益棼的制度,然後預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或許我們應該坐下來平心靜氣,實事求是重新架構一套合理的持有稅改良策略,別老是為了打炒房而稅改,最後只是盲、忙、茫。

►黃舒衛小檔案
學歷: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
經歷:國泰世華銀行、聯邦銀行不動產管理部、信託部
東亞建築經理公司市場分析師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經理
現職: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揭開爭議建商共通點!從2020推案量排行榜 教你看懂品牌玩什麼

關鍵字:黃舒衛囤房打炒房孫中山三民主義平均地權囤房稅稅基稅率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在捷運站旁...高雄大寮社宅蓋10F 正式上樑!384戶預計2026年完工

高市「大寮社會住宅(第一期)新建工程」今天舉行上樑典禮,市府水利局表示,此案主結構體工程將於這週完成,預計明年7月完工,象徵市府推動社會住宅政策又一里程碑。

7小時前

桃園廠辦熱起來!3年交易件數暴增83% 6成選新屋

桃園成為廠辦市場新熱點,據信義全球資產觀察指出,當地工業辦公室交易以新屋為大宗,2024年約有61%的成交來自屋齡5年以內或預售產品。

7小時前

京華城縮水逾5千坪! 鼎越:暫緩實施20%容獎「非取消」

「京華城」改建案9日掛件申請變更都市設計內容,主動撤銷20%爭議容獎,面積縮水約5585坪。商仲業者計算,將可能損失110億元總銷金額。不過鼎越強調:「暫緩實施20%容積獎勵之部分,並非取消。」

7小時前

看房「裝潢太完美」還附毛巾 女識破騙子:Airbnb假扮出租屋

馬來西亞一名女子透過網路預約看房子,但抵達現場一看就發現不太對勁,因為屋內一切擺設太過完美,有附毛巾、盥洗用品等,現場帶看的「房仲」甚至宣稱可提供床單與毛巾等物品,不斷催促支付押金,宣稱付了之後就能成為長期房客。不過她堅持拒絕支付任何費用,沒想到對方下秒直接衝出屋外,一查才發現對方是個騙子。

8小時前

【廣編】人口紅利驅動 機捷特區城北屯房市大熱區

以31萬居民穩坐台中行政區人口之冠的北屯,去年以2.13%人口年增率成為全台行政區增幅冠軍,其中機捷特區更佔北屯新增人口的48%,數字背後反映的是熱絡的房市交易買氣。深耕台中的遠雄建設因此在具備價格相對優勢的北屯機捷特區推出「遠雄敦富」預售案,去年10月登場以來,總計300戶的社區已銷售破百。

9小時前

連大安區、竹北工程師都來桃園買房!專家曝3原因 怎麼挑一表看

去年9月央行打房後,房市降溫,靠著剛性需求支撐買盤。信義房屋桃二區協理許玲綾觀察,桃園中古屋房價從去年4季到現在,屋主有鬆動,降幅約10%。不過,預售屋市況仍好,因為看的是未來3~4年房市。 加上受惠於新竹、台北房價漲高,桃園近年來吸引不少人來置產,以2024年來說,人口淨成長2萬左右,高居全台人口淨流入的第一名。

9小時前

從淡水街頭藝人到擁3間房 香蕉買屋鎖財3心法

淡水街頭藝人香蕉(本名王俊傑),以表演Beatbox而聞名,進一步踏入演藝圈,成為《寶島神很大》主持人。而他短短6年內在淡水買入3間房,讓許多網友豎起大拇指按讚。香蕉說,這麼多年來他拚命省、拚命賺,扛起一家經濟重擔,終於能對得起在天上的爸爸,也能給媽媽及老婆美好的未來。

10小時前

買房燒光存款 婆婆暖送「20萬家具」人妻臉綠!網勸別收:在立威

買房是一件大事,在下手前必須審慎考慮各方條件才能出手,一名人妻表示,好不容易存了一筆錢,終於跟老公一起買房了,存款也因此被掏空,打算慢慢存錢買喜歡的家具,沒想到婆婆已經替他們準備好入厝禮,價值約20萬的二手實木家具,她感到焦慮,因為風格不是她喜歡的,但又不想辜負婆婆的好意。

10小時前

台南首批社宅4000人申請中籤率4.4% 在地:根本抽不中

台南首批社宅開放申請,「宜居成功」、「宜居仁愛」分別提供103、75戶招租,16日申請截止,根據台南都發局統計,已有約4000件完成送件,中籤率僅4.4%,民眾大嘆「根本抽不到」。信義房屋專家表示,社宅供給仍遠低於需求,對區域租金影響不大。

10小時前

新屋主撿到寶! 孫道存遺孀台中豪宅「8年賠800萬賣」 

已故的前太電董事長孫道存曾欠稅上億元破產,卻仍與嫩妻過著奢華生活,引起外界質疑,就在孫道存病逝後,孫道存遺孀小嬌妻吳逸萍(原名吳逸玲)賠本價出售台中豪宅「由鉅大恆」,以帳面賠售841萬元、總價8000萬元,成功讓新屋主撿到寶。

11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