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仲業減碳成果不落人後 買環灘島兼顧保育與觀光

▲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受邀出席「2021商周ESG減碳高峰會」,分享減碳應用成果。(圖/信義房屋提供)

▲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受邀出席「2021商周ESG減碳高峰會」分享減碳應用成果。(圖/信義房屋提供)

房產中心/綜合報導

信義房屋今年創辦40周年,雖不屬於製造業或高耗能產業,仍秉持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理念,長年致力於減碳、保育等工作,且表現屢獲國內外獎項肯定。有鑑於國際趨勢及投資人愈加重視ESG,但對於「該怎麼做」,仍是許多民眾乃至於企業的疑惑,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18日受邀出席「2021商周ESG減碳高峰會」,分享信義房屋從自身做起的減碳應用成果,以及近期最夯的馬來西亞環灘島規劃,盼讓與會者了解永續經營與友善環境的做法,未來都有機會在各自的產業中,成為永續發展的領導者。

信義房屋近期最常躍上新聞的話題之一,就是買下了馬來西亞沙巴附近的一座環灘島。雖是首次跨足觀光產業,但周俊吉打算做的事,卻很不一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周俊吉在減碳高峰會中分享,環灘島距離沙巴首府亞庇約1小時船程,搭飛機則僅約需20分鐘,富有珊瑚礁與海龜等自然生態,四周環繞著白色沙灘。因此,在他買下這座環灘島之前,前業主已經規劃要興建10座面積各約30公頃的度假飯店,島中央還要興建小飛機跑道,方便各國觀光客前來。

但周俊吉發現,這固然能吸引遊客到訪,但是,目前島上的亞熱帶樹種、灌木林、海龜和珊瑚礁,全都受到人為破壞,這都不是靠著大自然自己的力量就能復原的,透過人為妥善介入,協助修復並積極進行保育,才有可能延續美景生生不息。因此,最後他決定將度假飯店縮減為2座,並捨棄興建飛機跑道。

取而代之的,是搭配既有林相與土壤重新造林、增設海洋保育中心以復育當地原生種海龜及珊瑚礁,並設計碳足跡最少的友善環境食物計畫;另外,也利用環灘島的自然條件發展「藍碳潛力計畫」,所謂藍碳,是指紅樹林、鹽沼、海草床,其儲碳及吸碳能力可能比比陸地上的綠碳(森林)高出6、7倍以上;再者,除太陽能等乾淨的再生能源外,還會設置智慧能源管理與回收系統。

這些計畫所需的時間、精力不少,「很多人問,為什麼要拒絕立即獲利?為什麼不追求最大利潤?」周俊吉強調,ESG趨勢風靡全球,但信義房屋其實已經在這塊領域耕耘許久,環灘島的規劃,恰好有個里程碑能夠實踐願景。

舉例來說,信義房屋去年的用電碳排放量比10年前減少34.36%,10年來分店數從323家成長至465家,員工人數從3429人成長至4997人,但同仁人均用電碳排放量,卻比10年前減少55.13%。

為什麼做得到?關鍵在於引進國際規範,透過ISO最新的能源與環境管理系統,協助進行減碳,以達到最大效益,使信義房屋成為全球首家通過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暨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驗證的房仲業,亦是全球首家通過ISO 14064-1溫室氣體查證的房仲業,同時,也創造全球第一本不動產經營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提供未來同業需要減少碳足跡時,可以有參考依據的標準文件。除組織本身外,信義房屋的減碳應用也推廣到整體服務流程,去年每一筆不動產仲介服務碳排放量,都比5年前下降了5成以上。

也因為如此,周俊吉說,2016年信義房屋取得碳標籤、2017年取得減碳標籤、2020年兩者均獲環保署的同意展延,信義房屋門市都可以看到相關標籤。2018年起,也推動永續門市(淨零排放門市),截至2021年已有17家。

信義房屋創立迄今40年,「信義永續原則」與近年火紅的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供應鏈管理等ESG趨勢不謀而合。周俊吉總結,目前已參與永續能源基金會發起的台灣淨零行動聯盟,目標在2030年達到信義房屋淨零排放,整體信義企業集團則是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也希望藉由信義房屋扮演的角色,帶動同仁、客戶、社區,一起向永續好生活的目標邁進。

關鍵字:信義企業集團周俊吉信義房屋商周ESG減碳高峰會保育馬來西亞環灘島永續企業品牌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掛號郵戳搶順位!北市社宅申請惹怨 弱勢民眾氣:不公平

台北市無黨籍議員徐立信日前指出北市府以隨到隨辦掛號郵寄申請社宅流程存在瑕疵,導致弱勢民眾因時間差影響入住排序。對此,市府都發局回應,持續協助弱勢族群,並會將此問題納入後續檢討修正。

13小時前

環狀線受損雙北求償19億 中工:起訴內容有疑義

新北環狀線因去年0403大地震受損,中工今(2日)表示,接獲新北市政府請求19.27億元損害賠償、台北市政府請求14.41億元損害賠償,合計約33.68億元。中工表示:「對於起訴內容尚有疑義,將與律師研議後續法律程序。」

13小時前

鼓勵投資住宿式長照! 北市最高補助2400萬

台北市政府日前推出「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補助私立住宿長照機構要點」(以下稱補助要點),以提升私立住宿長照機構的量能與品質,據了解每間機構每床最高可補助24萬元,上限是100床,等於最多可獲得2400萬元補助。

13小時前

我家要課豪宅稅嗎?專家揭「這類屋主」要小心 避免踩雷方法曝

財政部2月19日發布豪宅稅新制,將「每坪單價門檻」列入課稅條件,台北市門檻為120萬、新北市為75萬。不少屋主擔心今年若有買賣交易可能會觸及門檻增加稅收,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這項政策主要針對2012年以前沒有取得成本的房地產,若屋主房子都在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後才取得,則直接適用房地合一稅,不受新制

14小時前

住A7通勤內湖!9點上班族「6:30起床」 行程曝全看傻:反串?

近年許多北部人買房都鎖定桃園的重劃區,尤其是龜山「A7重劃區」。就有網友分享從A7通勤到台北市內湖的過程,從6點半起床一路奔波,騎車、找停車位、搭機捷轉捷運再轉文湖線,最後壓線在9點打卡,整整花了快兩小時。貼文一出,網友們看傻眼,直呼根本是自虐行程。

14小時前

預售屋周成交「不是0就是1」 業者懇求政策鬆綁

央行數波信用管制加上川普關稅大刀發酵,自去年下半年預售屋市場衰退後,2025年買氣再度驟降。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認為,房地產市場無疑雪上加霜,但產業根基與體質並不薄弱,在短暫蕭條的時刻,仍鼓勵有自住需求的消費者趁此「危機入市」。

15小時前

疫情前買房!他嘆「沒什麼漲幅」 網點出2原因:買錯而已

有些人買房是自住,也有人是想投資。近日就有網友發文表示,他曾耳聞,若在疫情前買房,現在都賺翻了,然而他入手的兩間30年透天厝,漲幅卻都不如他預期,是不是屋齡到了30年,就不太會漲了?貼文曝光後,引起討論。

15小時前

整棟空置大樓「僅1樓有麵包店租」 屋主轉手仍大賺3600萬退場

麵包品牌馬可先生在高雄漢神商圈開店10年,近期整棟大樓以1.26億元售出,該大樓原為復興航空資產,2017年遭法拍,一拍就由本業建設標下,2018年由西惠投資以9000萬元入手,換算持有7年獲利3600萬元。信義房屋專家表示,受惠亞灣題材,商業效益持續攀升。

16小時前

紅樹林「員邦徊」限時3字頭搶攻首購族心房 低總價高坪效實現小家庭購屋夢

紅樹林近期推出的新案「員邦徊」,不僅最低單價開出雙北房市稀有3字頭,更以15坪至37坪彈性規劃滿足小家庭、首購與退休族等多元需求,讓「用兩房總價,享受三房空間」成為現實,擁有一個家的願望美夢成真。

17小時前

台中後花園每月20萬人登山 老飯店求售3年還在等重生

座落於台中後花園大坑風景區的「橋王花園酒店」,鄰近新社花海、東勢林場、谷關溫泉等知名景點,歷經疫情重創,加上老老闆的過世決定求售,但一路從開價8.8億元砍至4.8億元,至今已經3年,仍在市場求售。

18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