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龍集團推「藝術即生活」建設青埔美學 陶藝家郭詩謙「傳愛」響應

▲▼樺龍集團推「藝術即生活」建設青埔美學 陶藝家郭詩謙「傳愛」響應。(圖/業者提供)

▲青埔藝術節-陶藝家郭詩謙。

圖、文/樺龍建設提供

一座城市的美學需要透過眾人有意識地耕耘以及長時間日積月累才能形成,近年快速發展的桃園青埔正在路上!市府規劃有橫山書法藝術館以及興建中的桃園巿立美術館與兒童美術館,完工後將讓機捷A19站成為桃園唯一美術館特區,充滿濃厚人文藝術氛圍;紮根在地20年的樺龍集團則透過經典建築打造青埔新的城市天際線,更肩負起眾人美感啟蒙者的角色,舉辦了首屆「青埔藝術節」,藉由美術比賽、展覽和市集等活動,讓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能夠時刻浸潤於藝術之中。

樺龍集團主辦的「青埔藝術節」最重要的是想向民眾展現「藝術即生活」的精神,讓一般人也能夠懂得換一個方向、轉一個視角,隨時從生活中感受到藝術的美好,而觀賞藝術家展覽就是最直觀的方法,因此邀請陶藝家郭詩謙舉辦個展,以其獨特的「茶禪陶」方式,帶領民眾慢下腳步、細細感受自然與生命伴隨著歲月堆疊留下的生活美學。郭詩謙表示相當認同「青埔藝術節」的「傳承」概念,他也認為應該要讓「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當兩者之間相互流動交織,美學禪意就此被體現與傳承。

▲▼樺龍集團推「藝術即生活」建設青埔美學 陶藝家郭詩謙「傳愛」響應。(圖/業者提供)

▲青埔藝術節-陶藝家郭詩謙展出作品。

就像樺龍集團遵從「以人為本」理念為民眾建造一個家,郭詩謙認為美學的培養也就從家、從日常生活開始,他以自己的生活習慣為例,早晨起床洗漱後他一定會用最愛的陶杯喝一杯溫水,做為喚醒一整天的開端,郭詩謙笑說「就是一個儀式感!而且使用陶製茶杯喝水的口感以及水的風味,都和用玻璃杯喝的不一樣」。民以食為天,郭詩謙再舉飲食文化為例,「現代人講求快速叫外送,但選擇將食物挪至美麗又合適的不同餐具中品嚐,跟你直接打開盒蓋就吃,那份對食物的尊重以及用心感受的程度是非常不同的。」生活點滴看似平常,但其實就連使用的器皿都有所本,只在於是否覺察與重視。

▲▼樺龍集團推「藝術即生活」建設青埔美學 陶藝家郭詩謙「傳愛」響應。(圖/業者提供)

▲樺龍青藝購屋禮-陶藝家郭詩謙作品。

「一旦將人事物視為理所當然,對我們藝術家來說是最危險的事情,會因此喪失可能性和創造性,那更遑論談及文化層面。」郭詩謙表示如同他創作柴燒陶藝,從蓋窯、燒陶到最後成品出爐,過程中土質、氣溫、濕度、薪柴狀態、燒製時間等全都會影響到最終作品的樣貌,在一次次試驗重來的過程中,他不斷思索陶瓷對於自己的意義,更擴及到我與他人、土地以及文化的連結。他發覺透過柴燒陶藝傳承以台灣為根生長的器皿文化,就是他最想做也正在努力的事,融合茶文化慢啜細品精神,教會人們專注體驗當下相遇的自然、環境和人事物,讓時空感慢得彷彿永恆,感受萬物停留每分每秒的最真實力量,「這就是一種愛!讓孩子看著、學著,他也會很專注與別人相處、珍視地對待他人」。

郭詩謙創作的陶藝作品多是從自身生命經驗出發,像是受邀「青埔藝術節」於樺龍人文會館展出的「大地系列」作品,是取自他童年在大自然間和動植物玩耍相處的快樂回憶,從此得到的靈感乘載著關於未來的夢想;白陶系列作品則展現「尊敬自然、順應生命」的重要特質。展覽期間,郭詩謙透過「茶禪陶」展示他對於藝術即生活的實踐,並以一期一會的態度珍惜與觀展者的緣份,他笑說傳承就是把愛的心意延續下去,而這也是樺龍集團舉辦「青埔藝術節」的初心,以共好、共生、共榮的精神,透過在地串連,讓更多人了解傳承桃園青埔之美。

青埔藝術節|https://www.qingpuarts-festival.tw
樺龍集團 |樺龍青藝25-35坪.親子藝術宅
預約賞屋 |0800-502-555
線上預約 |https://reurl.cc/VR47bb
接待中心 |桃園市中壢區領航南路三段與青埔路二段交叉口
代銷公司 |遠創力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關鍵字:樺龍青埔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喜歡日式公寓」他建議台灣效仿!網曝3點反對:走廊變障礙賽

有網友在貼出一張照片,建議台灣可以多蓋一些類似卡通《我們這一家》中的公寓住宅,這種設計能讓住戶經常看到鄰居,進而增進鄰里之間的感情。然而,這個想法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多數人認為台灣並不適合,「台灣氣候不太適合,雨天走道會濕或積水」、「走廊一定會被占用,變得亂七八糟」。

44分鐘前

夫妻終於買房!一看「長輩反應」傻眼了 網搖頭:沒虧不虧的問題

很多人結婚以後,都會買房。近日就有網友發文透露,他跟老婆買了一間小房子自住,然而長輩得知後,就酸他們買得太貴、太小、太遠,甚至說房價都準備跌了,怎麼還敢買?聽到後來,他也懶得回話了,並心想著就算沒買,大概也會被酸吧?

52分鐘前

重劃區有生活機能? 一票反搖頭喊不愛:外圍有就可以

近年各重劃區發展快速,經常是房市關注重點。有網友就思考,「生活機能是啥?百貨公司應該不是」,比較像是超市、飲料店、小吃店、學校等等,「每天都有可能使用的東西,才叫生活機能。」可是他感覺這些店不怎麼出現在重劃區一樓店面,不禁好奇「重劃區有生活機能?」引發討論。

1小時前

鄉民驚「高樓層也有老鼠」 設計師:2大「鼠道」要留意

鄉民熱議,為何22層的高樓還會出現老鼠?是不是透過排氣管道爬上來?設計師表示,不太可能是透過管道間,因為沒食物,但有能是透過廚房管道,或是透過樓梯,這部分道理就跟蚊子一樣。

1小時前

屋主「1300降到1100萬」放3個月↑!他喊1千萬被噴太低傻了

近日有買房族求助,看上一間與樓下同格局、只差一樓的物件,他參考去年成交價980萬,又見屋主開價1100萬、放3個月以上,便下斡旋1千萬。結果卻被對方噴太低,讓他委屈直呼「我真的出太低了嗎?」對此,信義房屋專家認為,建議買方出價出到自己能接受的最高值,若談不攏再轉向其他物件。

2小時前

35歲以下申貸族3年增86% 台中首購天堂1300萬買得到透天

太平區取代北屯區,正式成為「首購天堂」,2024年太平區35歲以下年輕房貸族申貸件數達1346件,相較於2022年的724件,短短3年時間成長幅度高達86%。專家認為主因有三,包含房價基期低、交通優勢、重大建設落成,吸引年輕家庭進駐。

3小時前

台灣「最有錢的一代」出手 他說:退休寧靠啞巴兒

去年9月政府打炒房,台灣房市買氣急凍,但就有業者觀察:「市場上買房投機的小白都在籌錢補貸差,對房市相對敏感的高資產族已經轉向『啞巴兒』佈局。」

4小時前

高雄2房購屋熱區出爐! 左營、三民、楠梓搶破頭

近年房價高漲,2房成為市場主流,民眾也掀起2房購屋熱潮!房仲集團根據實價登錄,盤點高雄去年2房中古屋交易前5大行政區,由左營一舉奪冠,專家表示,該區2房還有700~1100萬元的低總價,搭配區域利多衝出買氣。

5小時前

買完房就忘了!她「偶然想起」開門驚見陌生人裝潢入住 已漲20倍

中國一名婦人於1992年買下一間房後,因當時不急於入住便未及時辦理相關手續,久而久之也淡忘此事,時隔28年後,她偶然想起這間房子,前往查看時卻驚訝發現已被陌生人佔住。更誇張的是,這間房子價值已驚人成長20倍。

21小時前

高資產族眼光瞄向杜拜房地產 專家:0稅政策吸引人

高資產人士早於2022年啟動重新配置資產念頭,而深耕竹苗區科技圈的飛鷹地產董事長王銘國日前成立飛豬國際地產,表示將從竹科開始向中科、南科瞄準科技族,進軍杜拜房地產。

4/5 18:00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