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進駐「橋頭發大財」 建商坦言:沒有一個重劃區這樣幹

甲山林總經理張境在介紹橋頭新市鎮未來發展,一期就是目前建商推案的住宅區,二期是橋頭科學園區,另外還有三期將規劃成商業區。(圖/林榮芳攝)

▲甲山林總經理張境在介紹橋頭新市鎮未來發展,一期就是目前建商推案的住宅區,二期是橋頭科學園區,另外還有三期將規劃成商業區。(圖/CTWANT提供,下同)

圖、文/CTWANT

台積電進駐帶動北高雄房市話題持續延燒,CTWANT實地走訪高雄楠梓的台積電新廠工地,廠區圍牆內鋼骨結構正在組建,大型吊車機具日夜趕工,圍牆外大馬路上,水管及電路管線基礎建設同步施工。「沒有一個重劃區這樣幹,比共產黨還兇猛!」甲山林總經理張境直誇公部門的執行魄力。

高雄市不動產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告訴CTWANT記者,台積電2021年11月宣布將在位於高雄楠梓的中油高煉廠設廠後,隨即帶動產業、建商全部聚焦北高雄,讓原本是蛋白區的楠梓、橋頭,一夕間像是鍍了金,房價飆漲,雖經歷短暫盤整,但短短2年多,楠梓房價從2字頭來到3字頭,橋頭也從1字頭跳漲3字頭,市區也飆升5字頭。

郡都集團董事長唐承也說,台積電、橋科完工後,預計2026年將增加1.3萬科技菁英、年產值超過6000億元,「現在不買,以後可能沒機會,因為高雄建設好、基期低,補漲空間很大,都是可預見的未來,(起漲)已經在路上了。」

記者實地走訪高雄台積電園區工地,各式工程車進進出出,全力趕工中;對於台積電即將進駐,楠梓、橋頭一帶新建案幾乎都以此作廣告宣傳,但仍有不少在地民眾不知道台積電要來,或是不滿房價被炒高。(圖/高雄經發局、都發局提供)

▲記者實地走訪高雄台積電園區工地,各式工程車進進出出,全力趕工中;對於台積電即將進駐,楠梓、橋頭一帶新建案幾乎都以此作廣告宣傳,但仍有不少在地民眾不知道台積電要來,或是不滿房價被炒高。

CTWANT實地走訪北高雄,從高鐵左營站搭乘捷運紅線一路往北,一站就進入楠梓區,右手邊視野,馬上就能看見半屏山山腳下的台積電鋼骨結構和多個吊車;捷運沿線兩側風景,除了舊建築外,還有廠房大樓,新住宅大樓則出現在捷運後勁站以後,而目前房市討論度最高的橋頭新市鎮,則是在距離左營站6站的捷運青埔站。

記者驅車來到台積電工地,超大出路口,各式工程車、公務車進進出出,不只圍牆裡趕工,圍牆外的大馬路,也有工程正在進行。一名交管人員見記者拍照上前驅離,雖他表示外頭正在進行的水管及電路管線工程與台積電無關,不過在地人和業者都知道,政府全力相挺,台積電也花雙倍的工錢搶工,日夜不眠趕工中。

台積電落腳處,原是汙染相當嚴重的中油高雄煉油廠,預計要花上17年才能完成土壤整治,在經濟部與高雄市府協助下,搶在2年內就完成第一期除汙整地,陸續交地建廠,已確認將有3座2奈米廠進駐,預計2025年量產;一旁的楠梓加工區(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則早就匯聚日月光、光寶科技等大廠;往北的橋頭科學園區,面積355公頃,已有國巨、鴻海等20家正準備建廠,且園區公共工程與進駐廠商採同步併行施工,大幅縮短整體開發期程,力拼2025年12月底完工。

去年11月,橋頭科學園區「數位創新複合樓群」動土,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原本規劃6年期程,將期程縮短為3年,招商、園區籌設等,如期如質加速進行中,園區內數個公共工程平行作業,預計2025年完成。(圖/翻攝陳其邁臉書)

▲去年11月,橋頭科學園區「數位創新複合樓群」動土,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原本規劃6年期程,將期程縮短為3年,招商、園區籌設等,如期如質加速進行中,園區內數個公共工程平行作業,預計2025年完成。

高雄市長陳其邁去年在橋頭數位創新複合樓群工程動土典禮上就表示,原本規劃6年期程,感謝中央支持及合作,將期程縮短為3年,趕上中美貿易戰供應鏈重組國際板塊變化,吸引多家半導體、電動車國際大廠進駐,目前橋科相關建設如火如荼進行中,同時,市府也積極回應產業所需規劃社會住宅、學校等興建,其中半導體發展最重要的用水,將朝增加再生水20.4萬噸的供水目標邁進。

科技業在國際競爭是分秒必爭,從中央到地方都具有高度執行力,讓張境在直呼,「沒有一個重劃區這樣幹,比共產黨還兇猛!」由於台積電在楠梓園區共有6廠的空間規劃,目前僅規劃了3個2奈米廠,他看好未來1奈米廠也很有機會落腳高雄廠,楠梓、橋頭後市可期。

海悅國際專案經理楊晁昀分析,地理位置上,高雄大學特區(高大特區)和台積電新廠都在楠梓區,但從台積電到高大特區和橋頭新市鎮,車程皆約15分鐘,新建案主要集中在這2個重劃區。不過,2021年台積電設廠消息出來時,第一波房市受惠的以高大特區為主,因為當時橋頭新市鎮釋出推案還寥寥無幾。

直到去年,達麗建設繼5年前推出的「全民萬歲」後,再推總銷70億元的「未來市」,加上橋科、台積電不斷釋出利多訊息,橋頭新市鎮的討論度才日益升高。據實價登錄,2021年預售均價為17.6萬元,2023年已來到31.65萬元,短短2年大漲82.6%。現在高大特區指標案「高大之森」最高成交價每坪35.7萬元,橋頭新市鎮指標案「未來市」最高成交價已來到每坪39.4萬元,後來居上。

不僅建商插旗,目前橋頭新市鎮已有全聯、麥當勞、7-11、全家等進駐,協勝發鋼鐵廠也請到曾榮獲多項國際大獎的橙田建築建築師羅耕甫規劃「高端幼兒教育學園」,推估斥資3億元興建3層樓的特色建築。據了解,另有寶雅、旺來興食品原料量販店、御宿商旅等業者,皆有計畫進駐橋頭新市鎮,建照陸續都在申請中。

依營建署完整規劃,橋頭新市鎮實分三期開發。目前建商大力搶進的新市鎮,指得都是一期,全區含高雄都會公園共331.88公頃;二期是橋頭科學園區,面積共355.7公頃,其中包含185公頃的產業專用區和43公頃住宅區,住宅用地迄今尚未標售及推案;而第三期又稱後期發展區,現階段仍是農地,尚未土地劃分配置,據聞已有很多建商搶先收購等待重新劃分。

「一邊是高級住宅區,一邊是橋頭科學園區,中間夾著CBD商業特區(第三期)。」張境在拿著自家設計的示意圖介紹著新市鎮發展,未來會像台北文湖線貫穿的大直豪宅區和內湖科學園區般。而最後這張圖檔甚至還被橋頭區公所拿來高掛在區公所牆上。

張境在說,高雄有空港、高鐵、捷運,馬路大,還有許多公園綠地,整體房價落在3、4字頭,是委屈了,「大直以前3字頭,現在每坪都破百萬;竹北也從2、3字頭,一路到現在的7、8字頭」「台積電產值創造下來後,會帶動整個高雄的經濟,很快能看到7、8字頭。」

延伸閱讀
橋頭發大財1/年薪千萬工程師買房實況曝光 血拚式「有買到就好」掃光500戶
愛過了頭2/周湯豪收翹臀照被要求打屁屁 周曉涵遇狂粉跟車現身下跪道歉
生意難做1/昆凌親任自創品牌創意總監 官方網站突消失疑收攤

關鍵字:周刊王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他年收60萬買高雄900萬房 身家背景遭網酸:靠爸才敢

房市受多項利空衝擊,近期買氣冷淡。有網友興奮透露,前2個月在高雄買了3房總價900萬元,原PO用新青安貸款8成,並透露房貸月繳1.4萬元,並奉勸網友有能力買房趕快買,怎會覺得幫房東繳貸款比較好?沒想到被網友突破盲點,「有爸靠當然敢買。」

1小時前

小坪數要驗屋?全場一致推爆值得 他曝「寧可被嗆」也要驗

寸土寸金的時代,小宅、小坪數理所當然成為很多人的首選。就有網友求問,如果買小坪數,該不該找驗屋師?話題引發討論,多數網友一致認為,不管坪數大小,都值得找專業驗屋,甚至有人分享自己花小錢驗出大問題的真實案例,認為這筆錢「超級值得」。對此,信義房屋專家指出,小宅雖然空間不大,但確實會有許多細節要注意。

3小時前

陳炳辰/面對房市不佳現實 建商「誠意價」策略收效

上半年本預期房市可漸漸走出陰霾,偏遇關稅、股災風暴攪局,信心再受打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建商面對市況不佳現實,各地都見新案不再開出高價案例,「誠意價」策略也成為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轉機。

4小時前

飯店房間「最骯髒5區域」曝光 這1物細菌量竟是「馬桶的2.5萬倍」

當數百萬英國民眾計劃春季入住飯店時,專家提醒即使看似最潔淨的房間也可能暗藏細菌。事實上,數據顯示普通飯店房間表面的細菌量竟比一般家庭、飛機甚至學校更高,其中飯店蓮蓬頭的細菌量更是馬桶的2.5萬倍。令人意外的是,星級越高的飯店,其公共設施的細菌量可能更為驚人。

5小時前

建案施工挖倒7透天 住戶痛批:建商兩手一攤喊「沒錢」

「我已經80歲了,很怕到死都回不了家。」2022年高雄有處建案,因為地下工程疏失,導致旁邊的7戶透天傾斜需要拆除重建,沒想到過了3年,透天舊址雖已圍起圍籬申請建照,看似即將開始動工,住戶卻淚訴建商根本假和解零進度。

7小時前

房市降溫! 五大銀行首季「新承作房貸」年減307億

央行22日公布3月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統計為新台幣820.09億元,月增210.67億元。央行官員表示,3月買賣移轉棟數增加,帶動月增幅放大,但以趨勢來看,六都移轉棟數年增率已呈負數,今年首季新承作房貸金額也較去年同期減少307億元。

21小時前

貸款剩3成嚇退買家 高雄Q1僅2戶成屋豪宅交易

Q1房市買氣急凍,高雄總價4000萬元以上成屋豪宅買氣大消風。根據實價登錄顯示,去年上半年受台積效應影響,高資產族群主要鎖定亞灣豪宅入手,沒想到去年下半年Q4碰上第七波管制,豪宅只能貸款3成,使得今年Q1僅剩2戶成交。

21小時前

【廣編】遠雄泱玥X訂製款精裝書品牌ASSOULINE 延續空間美學與文化品味共鳴

在繁華市中心逐水岸而居,象徵一種精神層面的滿足。擁有北市唯一無堤河岸景觀視野的「遠雄泱玥」,與百年白宮御用家具品牌Baker-McGuire貝克傢俱跨界聯手,以全球頂級精裝書 ASSOULINE打造一場結合文化、藝術的「城市旅行TRAVEL FROM HOME」展覽,藉此演繹無界建築生活美學,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2小時前

住戶注意!陽台「加裝門窗」恐踩雷 1狀況成違建遭拆除

民眾為了防風擋雨、隱私保護等因素而在陽台裝設門窗,為此,北市建管處特別提醒,雖然市面上許多標榜符合政府規定標準之門窗產品,但民眾裝設前應詳加了解目前違章建築處理相關規定,以免遭受不必要之損失。

22小時前

養老不求人!「以房養老」首季逆勢增長 最多人選這家銀行

金管會17日公布最新數字,台灣以房養老的業務累計持續增加!截至去年第4季,國內銀行一共辦了9302件「以房養老」貸款,比前一年多了15.35%。核貸的總金額也衝上533億元,年增16.38%。其中,合作金庫銀行不只件數最多,貸出去的金額也最高,穩坐雙冠王。

23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