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度十大建商、十大代銷排行曝光,都引發討論,也是不少民眾買房的參考依據 。(示意圖/ET資料照)
文/《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
每年度十大建商、十大代銷排行曝光,都引發討論,也是不少民眾買房的參考依據。不過可能會疑惑,明明聲名大噪的建商或新案,怎麼會不在榜單中呢?這背後牽扯到案量計算的相關模式。
《地產詹哥老實說》EP195/財經作家買房碰壁! 因「想不到的鳥事」含淚解約
每一年度,民間房產研究單位都會按照建商推案、代銷接案的總銷金額來排列行出十大建商、十大代銷,進而提供市場參考建商資產實力以及代銷銷售能力,算是對於旗下個案某種程度的保證,雖然不見得是品質保證,但起碼可免於爛尾的窘況。
不過,可能會注意到十大建商、十大代銷的排行常因為不同的機構產生各異結果,有時不只是入榜建商與代銷有差異,甚至是量能也不一樣,還有與日常認知有出入,明明聲名大噪的建商或新案,怎麼會不在榜單中呢?當中的統計是否存在貓膩?這一切得細從作業方式說起。
重推案、高估銷量都不算,關鍵時期推一案就進榜
要得知各建商、代銷的當年度量體,最快的方式當然是直接詢問該公司,而要知道這類排行不單是提供資訊給社會大眾,更是建商知名度的展現,業者勢必希望數據好看,但房產市調公司為了維持公正客觀,並不會照單全收業者所言。
比方說所謂的重推案,也就是因為更改案名或換了代銷公司重出發的推案,但過去其實已統計過,就是首波遭到剔除的案量。其次因為總銷量為推估值,所以如果建商或代銷預估價碼過高,市調單位也會以市場行情與自身經驗另行計算。
此外,榜單是否只統計住宅案,或是含括商辦產品,自然讓結果大不同,而彙整的區域是全台還是特定地帶亦有影響,譬如2023年知名建商:興富發、華固、中工的大案主攻商辦,又或住宅案主力放在特定區域,最終結果就顯兩樣情,還有跌出十大的情形,皆為各市調機構認定標準不一,曝光消息各自解讀。
另外,建商在規畫推案產品與時辰會因時因地制宜,像是去年房市不明朗,建商多採延後推案,尤其是房價較高的北台灣,開價、成本、買氣需琢磨處多,推案量減少下,不乏某一建商推出一個大案,或代銷接到這類大案遂凸顯量能,完勝其他業者,三圓建設單一豪宅案「台北之星」達400多億元,一舉推升名次就是案例。
▲如今不少代銷擴張事業版圖,跨足成為建商自建自售。(圖/記者項瀚攝)
自建自售站穩十大代銷,品牌建商不稀罕呈現兩樣情
如今不少代銷擴張事業版圖,跨足成為建商自建自售,海悅、甲山林、甲桂林、信義都是代表,彰顯資產實力,不假手他人的一條龍營運,獲利上肥水不落外人田,也有助於維持代銷排行榜上聲量,達到品牌知名度的推展。
而不少在地,或走品牌路線的建商,不拚量體以質取勝,其對於當地狀況更為了解,規劃出的住宅案能全方面合乎地域特性,常吸引內行的在地客群忠誠度,營造品牌形象,成本放在珍稀量體的精緻高檔規劃,物以稀為貴,具獨特貴氣,倒不稀罕進不進榜了。
►陳炳辰小檔案
現職:《住展》雜誌發言人
經歷: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台灣房屋智庫經理、群義房屋總經理特助、天下雜誌行銷部副主任、台新銀行個授處資料分析部襄理
學歷: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