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城因「容積率」在吵什麼?一文搞懂容積率、建蔽率名詞

提升新建案容積率對建商來說至關重要。(圖/報系資料庫)

▲提升新建案容積率對建商來說至關重要。(圖/CTWANT資料庫)

圖文/CTWANT

近期「京華城容積率」鬧得沸沸揚揚,也讓一般大眾開始接觸「容積率」。什麼是容積率?為什麼要有容積率的限制?建商又為何絞盡腦汁想要提升容積率?政府單位對於容積率的做法又是什麼呢?撇開此案的政治層面與法律程序部分,踏取國際開發協理藍德義帶大家快速了解容積率與建案相關的連結及重要性。

容積率代表「樓層總建築面積佔建築基地面積的比例」,淺顯一點便是:「一塊建築基地可以蓋幾層樓」。例如:台北市「住四」的容積率是300%,基地面積是100坪,代表建築物總共能夠蓋100 x 300% = 300 坪。因此容積率越高,代表可蓋更多樓地板面積。

而容積率往往需搭配「建蔽率」一同計算,建蔽率是「建築面積佔總基地面積的比例」也就是一塊地「可以蓋多滿」。以台北市舉例,「住四」的建蔽率為50%,也就是一塊基地面積100坪的土地,其平面建築用地為50坪。

所謂建蔽率若由建物外觀看起為水平的投影面積占比,也就是太陽在建物正上方所產生陰影面積的概念,但現今普遍的建築,鮮少能完全使用建蔽率的規定上限,所以很多建物加裝了額外的邊條設計作為造型(也就是俗稱的土星環)。

容積率和建蔽率會根據區域類型(如: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等)的法規而有所不同,以台北市來說,「住三」類的容積率為225%,而「商三」的容積率為560%。依照各縣市的法規規範而固定的數值,我們稱之為「法定容積率」。

既然法定容積率是固定的,建商勢必會希望能夠向政府徵求更多的容積以提升建築利潤。而政府為了鼓勵建商與民眾進行都更或危老重建,也會給予額外的「容積獎勵」。常見的容積獎勵包含綠建築、提升耐震設計、提供公益與公共設施等,透過容積獎勵的方式,與都市更新實施者協調,提高容積率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大眾生活品質。

除了容積獎勵以外,建商也可透過「容積移轉」方式,增加建案的容積率。顧名思義便是將A土地的容積,移轉到B建築土地供使用。常見的容積移轉應用在於被劃分成「公共設施保留地」(公保地)的土地。理論上政府應該徵收這些保留地,未來作為公共設施用地使用。然而隨著土地價格上升,公保地的徵收對於政府財政也是相當大的負擔。

容積率可透過容積移轉、容積獎勵提升。(圖/踏取國際開發提供)

▲容積率可透過容積移轉、容積獎勵提升。(圖/踏取國際開發提供)

因此政府透過「容積移轉」的體制,鼓勵建商購入公保地後捐贈給政府,以換取新建案的容積。此舉不僅能夠讓建商提升新建地的容積率,增加建商未來利潤;更能夠幫政府解決高額的收購費用,可說是一舉兩得。

但法規不斷修改至今,容積移轉的申請已大不如前,由於限制過多,市府需求的標的物越來越稀有化和特殊化,進而轉變為「代金」方式申請,也就是付出天文數字的價金來換取更多的建築空間,行內普遍認為此方式所提升的成本與市場的價值已若差甚遠。

不過不論是容積移轉還是容積獎勵,均依各縣市規範有其獎勵上限。而為何政府要限制容積率呢?雖然說高容積率代表可以蓋更高的樓層,容納更多的住戶,然而試想倘若一座城市,全是無容積率與建蔽率限制的高樓大廈,街道將會十分狹窄,且無綠地或人行道空間,日照程度大受影響,儼然成了鋼鐵叢林。建商也會將所有資源投入精華地區,便會造成地區發展不平衡。

另除法定容積外的獎勵容積與容積移轉,兩大部分皆有法源依循,也得由各地方市府因其所需審議而定奪,放眼全台灣不是找不到超過1000%這樣高容積率的建物,更別說對岸一線城市比比皆是,法規既允許市府於審議容積上有所把關,應尊重各市府所需的規劃審議之裁量權,倘若因此法造成各縣市的容積差異失衡,也可效法鄰國日本「回歸中央審議權」的方向修法,統一管理。

看似單純的「容積率」其實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一些細微的調整,都牽動著整個都市計畫的發展,政府單位對於容積率的拿捏、容積獎勵的評估與審核,都應秉持公正、專業的立場。也許京華城一案對讀者們來說相當遙遠,然其實任何建物均離不開「容積率」三個字。因此踏取國際希望能夠透過這些名詞科普,讓讀者們能夠更有概念地參與公共事務,並更加了解與自身息息相關的不動產/都市更新的名詞。

延伸閱讀
小大一被直屬猛催繳系費「沒繳會怎樣?」 過來人解答了
人妻偷吃小王2度懷孕!綠帽夫誤認「自己的種」協助流產 得知真相崩潰提告
目擊老闆數一疊千鈔!他震驚:市場水果攤很賺? 釣出同行曝收入:餓不死

關鍵字:周刊王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租賃住宅講座及租屋博覽會於暨大登場 籲房東遵守租屋電費新制

為維護賃居安全、建立房客與房東之間的資訊橋樑,南投縣地政處本月上旬,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共同舉辦114年度「租賃住宅講座及租屋博覽會」。

1小時前

台南南區新案成交半數沒實登 單價逾32萬以上遭蓋牌

台南房市近期因預售案實價登錄「蓋牌」頻傳引發關注。南區也成重災區,有新案已成交約80戶,實登卻僅公布一半,不少超過3字頭行情均未揭露,而實登顯示最高成交價落在32萬元,但高於此價的交易多被「蓋牌」。

7小時前

北市大樓驚見「清潔工站15樓外牆」無防護!住戶憂:出事變凶宅

北市萬華區一棟大樓今(28)日上午驚傳清潔作業疑似未依安全規定操作。有現場目擊民眾指出,一名清潔工人在10多樓高的平台邊緣作業,竟未配戴任何安全設備,畫面讓人捏一把冷汗。住戶除了痛批清潔公司作業粗糙,也擔心若發生墜落意外,恐波及整棟大樓形象,也會導致自己的住家變成凶宅。對此,北市勞檢處已派員前往稽查,並勒令現場停工。

7小時前

往生互助會破產清算 神秘董娘加價千萬拍下台中透天

台中市社團法人中華家庭教育互助協會過去向民眾以每個月固定繳費,待會員往生後就能領回,但2021年中華家庭教育互助協會進入破產清算,今(28)日該互助會位於台中市東區的本部首拍,底價3903萬元,由鄭姓自然人出手,加價1128萬元,以5031萬元得標。

8小時前

沒開冷氣!2個月用電「飆到900度」 台電揪元凶:關機仍耗電

「最近收到電費單,整個嚇死!」最近有網友表示,明明1到3月幾乎沒人在家,也沒開冷氣,電費單上卻出現高達900度的用電量。回想去年同時期,家裡擠了五個人天天在家工作,自己24小時不出門,也才用掉1018度電,讓他直呼絕對有問題!後來申請台電免費的「查漏電」服務,才發現家裡疑似有冷氣在偷偷狂吃電。

8小時前

總投資額逾90億! 「全球最大先進晶圓製程」旁公辦都更招商

高雄市政府積極推動大眾運輸導向發展並促進都市更新,28日舉辦捷運R17世運站東側土地公辦都更案招商說明會,基地附近就是台積電全球最大先進晶圓製程服務聚落,將打造A級商辦及員工住宅,供半導體與AI產業進駐使用,現場吸引約20家大咖建商參與。

10小時前

重劃區亂成一鍋粥 帥過頭勸「別碰」:僅1種產品可以買

房市景氣差,知名投資客帥過頭建議,開發尚未飽和的重劃區已亂成一鍋粥,千萬別碰。不過他強調,現在還是有房子可以買,點名舊市區捷運站,尤其是捷運正在規劃、興建的區域,房價保值,未來也還有成長空間。

11小時前

台中老屋逼近50萬戶 建商指「都更蟑螂」無所不在

全台灣屋齡30年以上的住宅突破500萬戶,台中市也有近50萬戶,為提高居住品質及環境景觀,台中市政府都發局持續推動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也期盼透過都市更新促進街區的活化再生,但都更牛步議題、不同意戶、收購困難都讓不少開發商望之卻步。

11小時前

「基泰大直」周圍108戶受損 85%同意重建17層住宅大樓

2023年9月新建案「基泰大直」工程意外,造成鄰房26戶倒塌,基泰著手整合重建。另外,還有其他108戶範圍變成緊急預防性撤離地區,走公辦都更,短短1年半時間就整合85%,今(28)日台北市住都中心正式公告徵求出資者。

12小時前

租約還有6年! 台南地標級麥當勞房東開2.88億求售

麥當勞以往常被當成房東金雞母,沒想到台南中西區中正商圈「地標級」麥當勞西門餐廳,在地營業40年也要賣了,該店陪伴不少老台南人從小吃到大,不少當地人都相當惋惜。近期屋主開出2.88億元帶租約求售,自曝租約到2031年。

13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