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積電2奈米最先進製程在高雄陸續設廠,帶動半導體產業上下游於南部群聚,也讓高雄成為南部半導體S廊帶領頭羊。(圖/翻攝自影片,下同)
房產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是全球晶片供應鏈最重要的一環,其中台積電更是因為掌握了世界半導體最先進製程良率的先機,成為全球AI及半導體產業最信賴的合作夥伴,而掌握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就在先進製程良率爬升速度,2024到2025年間2奈米(含)以上先進製程,預計將投入上看六兆元的金額。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龍頭台積電扎根台灣,隨著2奈米最先進製程在高雄陸續設廠,帶動半導體產業上下游於南部群聚,也讓高雄成為南部半導體S廊帶領頭羊。
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強調高雄往科技智慧城市發展有兩大關鍵,一是臺灣交通相當便利,從新竹到高雄搭乘高鐵僅約一個多小時,「對高科技的廠商來說,再方便不過」。二是高雄的土地及水電等資源充沛,相較於土地已經是極限使用狀態的新竹和土地資源有限的中科,「還可以提供土地水電完整的區域大概就剩下南部」。
陳其邁以高雄的台積電廠區為例,約169公頃左右的廠區原為中油所有,因土地曾遭污染,預估需花費25至50年整治,但為助力半導體爭分奪秒的發展,高雄承諾台積電在3年內整治完成,約1年半就完成P1、P2廠整治,「第3廠跟接下來的第4、5廠,或再往後的設廠,我們預計在三年內會完成」,加上廠區周邊有4個捷運站,且距離高鐵站僅700公尺,再生水廠一天可供應約20萬噸的水,遠超過台積電一天11至12萬噸左右的用水量需求,當交通、水電、土地等優質條件都滿足台積電設廠的需求,「自然而然他覺得在高雄是一個可以放心繼續加碼投資的地方」。
台積電也為高雄帶來大量就業機會,陳其邁說明「根據工研院計算大概會有5、6萬人到高雄投資就業。原來估算楠梓產業園區約有4500億產值,但當時是以特殊製程或成熟製程為主,現在已經是2奈米最先進製程,產值應該超過6、7千億」,為高雄創造巨大的經濟效果。
另外,包括全世界最大的傳統封裝廠日月光等半導體的材料、設備供應商,也將群聚高雄,陳其邁分享,「化合物半導體的發展,或是半導體材料技術的研發跟引進,會結合成一個非常完整的半導體生態系」。
陳其邁再從科技從業者角度分析台積電選擇高雄設廠的優勢所在,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城市機能,例如生活、教育和社會福利都足以提供員工們良好的生活品質,「台積電廠區在高雄市中心,離高鐵站非常近,生活機能自然而然比其他的縣市更強」。高雄也因應台積電進駐,增加高科技產業人才需求,「所以我們跟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合作設立高雄分部,地點就在台積電隔壁高鐵站的蓮潭會館跟左營國中的舊校區,累計到118年大概會有2100位碩博士生,在產學合作、在職訓練部分會達到4500位,中央也加碼投資130億,讓更多的頂尖的人才可以為產業所用」。
如今半導體應用無所不在,各國皆視為重要戰略物資,以此積極推動半導體在地生產,隨著半導體龍頭台積電投資高雄楠梓園區設廠定案,帶動多家半導體設計、製造、封測、材料及設備等產業鏈關鍵大廠加碼投資高雄設廠或設立辦公據點,包括德商默克(Merck)、荷蘭商艾司摩爾(ASML)、美商台灣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Taiwan)等,讓高雄後發先至成為科技大城,而隨著產業進駐帶來的交通、教育、商業等建設也加速推動高雄的改變。
為了完善台積電所在楠梓產業園區的聯外交通,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去年進行了全面規劃。交通局局長張淑娟表示:「在道路系統方面,高雄市主要的南北向道路為翠華路和左楠路,東側則有台一線與國道一號。我們計劃在台積電園區附近增設一個台鐵通勤站,並在橋頭科學園區增設科學園區通勤站,讓未來台積電園區與橋頭科學園區可經由台鐵直達台南科學園區,實現完整的軌道運輸串聯。」
張淑娟補充說明,由於台積電園區內有大量物流需求,特別是槽車的運輸需求,交通局計劃在園區內新闢三條道路:北側的園區北路、東側的園區東路,以及南側的園區南路,並利用西側的左楠路構建便捷的交通網絡。此外,因為台積電需要從北部的廠商運輸原物料,且楠梓交流道本身已有壅塞問題,交通局積極向行政院爭取新的交流道建設。今年四月,行政院已核准設置楠梓產業園區專用匝道及交流道,直接連接至園區東路。此計劃總經費約156億,預計在117年完工。
財經專家黃世聰指出,未來半導體的發展將涵蓋AI人工智慧、通訊、機器人、自動駕駛等領域,這些領域都需要大量先進製程的半導體支持,因此,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軍火庫」角色。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土地、水電資源及充沛人才,而高雄具備電力充足的優勢,並且擁有空港和海港雙港,加上周邊石化產業支援,使其在發展半導體產業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此外,楠梓產業園區位於南部半導體S廊帶的中心位置,向北可串聯南科與橋科,向南可延伸至亞灣區的AI智慧園區,實現1+1>2的產業群聚效應。目前先進製程主要集中在南科與竹科,然而竹科的發展已趨飽和,因此像AMD、艾司摩爾(ASML)和輝達(NVIDIA)等大廠計劃在南部擴大投資,未來南部將成為台積電發展的重要核心,而高雄則是其中的關鍵樞紐。
半導體產業即將進入「黃金20年」,而台灣在全球產業發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高雄憑藉海空雙港的優勢、廣闊腹地及完善基礎設施,吸引台積電於楠梓產業園區建設五座2奈米晶圓廠,打造「晶圓製造與材料研發互補創新園區」。工研院與中科院的進駐,進一步提升區域技術能量。未來北高雄將由四座科學園區環繞,包括2025年完工的橋頭科學園區、台積電楠梓產業園區、規劃中的白埔產業園區,以及既有的路竹科學園區,形成高科技產業聚落。同時,左營高鐵的科技之心也將打造A級商辦、商場、旅館及住宅等複合式設施,為周邊帶來嶄新的商業契機。面對AI浪潮、半導體需求增加,高雄因為優越的戰略位置,成為國家級先進產業的重要聚落。隨著產業、研發與城市基礎建設的整合,未來科技智慧新城就在高雄。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