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地產秘密客》Ting在新竹買房,權狀31坪,總價600多萬元。(圖/《地產秘密客》提供)
記者項瀚/台北報導
年輕人買房好難?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地產秘密客》Ting、Sam,分享各自如何存到第一桶金、如何買下人生第一間房、並面對之後艱困的養房人生。此外,面對買房、租房之間的抉擇,她倆也分享自己的看法,給年輕人建議。
▲點擊收聽Podcast《地產詹哥老實說》,分享如何買下人生第一間房。
小時候到處搬家,從小就想買一間自己的房的Ting分享:「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在電視台,每月只有2.5萬元,得支付生活開銷、孝親費等等,很難從存到錢,之後啟動跳槽計畫,因為跳槽,比起在同一公司慢慢加薪來得更快,當時跳到報社,薪水多了1倍。」
換了工作後,Ting說:「為了想買房,晚上兼差接案、假日主持活動,算下來每月有6~7萬元,當時就與工程師男友合資買房,他出2/3、我出1/3,買在新竹竹北,12年前含車權狀31坪,總價600多萬元。」
Ting說:「當時因為梭哈積蓄買房,沒有錢裝潢,所以自己發包工班,天花板只包部分管線,買Ikea傢俱,含冷氣全部弄下來僅35萬元。」
孝順的Ting還給媽媽買了一間房,正當交屋,要開始要繳房貸時,面臨公司經營下波。Ting說:「這也是出來創業的原因,當時老搭檔Sam還在報社,分一半的薪水讓我生活,非常感動。」
▲《地產秘密客》Ting(左)與Sam分享買房故事。(圖/翻攝自《地產詹哥老實說》)
接著換北漂族Sam分享:「我也是從小就立志買房,大學畢業隔天就去上班,月薪只有2萬2,接著到報社也只有近3萬元,前期就是硬存,每月存1/2薪水,存了5年還完學貸、存到100萬元,接著就開始投資,在33歲買了預售屋,當時那重劃區還在開發初期,也算是買到地板價。」
面對房貸壓力,Sam說:「我看得很開,預留半年的警急預備金,只要開銷燒到這筆錢,賣房就好,但提醒一定要預留這筆錢,不然房子急售也賣不到好價錢。」
▲《地產秘密客》Ting在33歲時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圖/《地產秘密客》提供)
買與租之間,如何選擇?Sam表示,這沒有標準答案,但自己覺得在老的時候,有一間房很不錯,畢竟現在社會對老年租屋不甚友善,另外繳過的房貸還是自己的,老年人也可以房養老。
不過,Sam也補充,當然有些投資高手不買房,但那是因為他們有底氣,買年獲利金額完全可以cover過租金、房價漲幅,隨時要進場都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