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可能於2025下半年加徵關稅,全球通膨壓力將顯現,專家表示,下半年恐怕是市場修正的關鍵點。(圖/記者張雅雲攝)
記者張雅雲/高雄報導
去年央行9月祭出信用管制後,掀起一波金龍風暴,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可能於2025下半年加徵關稅,全球通膨壓力將顯現,專家表示,下半年恐怕是市場修正的關鍵點,高雄面臨交屋潮,有望轉為買方市場。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45/26歲梭哈積蓄買房、30萬完成裝修 地產秘密客曝超猛存錢術
針對2025年房市展望,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受美國川普政府上台後可能實施的高關稅政策影響,全球通膨壓力將逐步顯現,下半年台灣實體經濟可能趨弱,但整體市場仍能維持一定水準。
然而2025下半年至2026年,房市將面臨多重挑戰。包括2016年起的推案將於2025~2026年達到交屋潮高峰,預估交屋量達12~13萬戶,市場供給壓力增大,
此外,2020年底央行首次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購屋族持有5年內的35~45%重稅轉售閉鎖期,將於2025~2026年到期,加上符合自用的民眾持有超過6年就能轉售,賣壓持續上升。
而2022~2023年購屋者寬限期於2026年到期,財務壓力可能迫使部分投資客拋售,在2026年新青安房貸退場後,進一步影響市場購屋信心。
▲2025下半年起市場將逐步轉為買方市場,高雄反應尤為明顯。(圖/記者張雅雲攝)
徐佳馨認為,2025下半年起,市場將逐步轉為買方市場,高雄反應尤為明顯。關鍵在於高雄近年房價飆漲,投資客經驗不足,預售交屋後可能選擇讓利出售。
大高雄建築公會理事長洪光佐表示,像是高雄以前有置產客以每坪30萬元入手,但市場行情已漲到40萬元,若待售期拉長,仍會有民眾願意減少獲利以35萬元成交,出現低於市場行情價格。但反觀建商端,因擔心率先降價損及品牌,多數選擇以撐待變。
同時,高雄以前房價曾跌破低點,依歷史經驗來看,民眾對房價持續維持高檔的信心不高,但仍有政策利多如S廊帶、台積電產業進駐等支撐基本面,研判之後降價幅度取決於預售換約、一般民眾售屋,而非建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