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業主」的查詢結果共1185筆

目前實價登錄位居台中豪宅前三名的大陸「宝格」、由鉅「大恆」、富邦「天空樹」去年進入交屋階段後,成交行情不僅打破近幾年來新高價,也帶動豪宅買氣熱絡。據市調了解,三案目前成交總價約落在7千多萬至2億4千多..

內政部公佈實價揭露資訊中,民進黨中央黨部所在華山商務大樓隔壁的匯泰大樓二樓與三樓,在今年一月以1.8億交易,總面積為211.08坪,同戶在2014年12月也交易過,當時交易價格為1億4789萬元,轉手..

大安森林公園周邊豪宅林立,第一排也一直是身價保證,不過近年揭露的交易,似乎要推翻這項認知。實價登錄日前揭露第一排老名邸愛菲爾,去年11月13樓以總價1億2380萬售出,不過身價和三年前相比,降幅約23..

北台灣2017年十大代銷排行榜出爐!根據市調機構統計去(2017)年北台灣代銷業者承接案量,第一名依舊是由海悅國際拿下代銷王寶座,同時也是自2009年以來連9年蟬聯霸主。

品牌建商接力交屋、進場、購地,台中單元二房市行情上看5字頭。台中房地產業者指出,單元二近年在眾品牌建商及餐飲集團搶進帶動下,房市、機能穩步發展,自住價值不斷提升,據悉看好後市,台中豪宅王寶輝建設也已搶..

中台灣近年來不少品牌建商積極將綠色生態帶進建案中,整體規劃訴求與周邊自然環境相呼應,如陸府建設、遠雄建設、久樘開發、精銳建設等,皆相當重視社區植栽景觀,甚至自設樹木苗圃培植樹木,打造出綠色生活美宅。

位於北市松山區長安東路、復興北路交叉口的「芝麻大廈」,產權即為複雜,去年(2017)12月再傳一筆成交資訊,交易樓層有1、3、4樓,共約474.29坪,總計以3億6261萬元、每坪成交約76.45萬元..

「電競選手會吸毒!」香港電競公司HKE旗下HKA選手與「華固奧之松」爆發入住糾紛,管委會認為電競選手是「會吸毒、打架生事的社會渣滓」以強硬手段阻擋選手搬入。對此,律師指出,大樓管委會這樣的行為不合法,..

一戶至少18億起跳、台北信義計畫區的超高級豪宅「陶朱隱園」,不僅房價價想挑戰全台灣最貴,連樣品屋也要當史上最貴。威京集團主席特助沈輝庭表示,陶朱隱園目前正規畫打造一戶實品屋,預算上看1億元,預計6月完..

北市商辦租賃需求熱,根據仲量聯行統計,去年北市商辦全年去化量達4.3萬坪,創歷史新高。董事總經理趙正義表示,過去北市商辦一年平均大概去化2萬坪左右,去年達到4.3萬坪,這代表需求還是相當穩健強勁,並非..

順天建設27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林丙申觀察近年房市景氣,他指出,買氣最差時機點約落在2016年Q4~2017年Q1區間,隨著年中經濟景氣逐漸轉好,買氣逐步回溫,市場回歸剛性需求,維持「價穩、量微縮」格..

走過台北南港區,很難不被這棟建築物所吸引,這座以基隆河的鵝卵石為設計靈感的商辦大樓,是台灣獨一無二的弧型水晶地標建築,共耗時6年、今(2017)年甫完工的「砳建築」(音同於「樂」)更擊敗來自歐洲、非洲..

近年豪宅市場低迷、房價下跌,但部分豪宅租金成交單價卻逐年上升,使得投報率逐漸回溫。根據實價資料指出,藝人大S去年所居住的信義區豪宅「冠德遠見」,今(2017)年租金平均單價每坪漲至2133元,比起20..

統包工程大廠中鼎工程(9933)海外工程再下一城,繼2014年取得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約新台幣400億元工程大案後,近日再取得相同業主的煉油廠油品改善升級工程,合約金額約新台幣60億元,已於本月12日..

因應近年豪宅市場低迷、房價下跌,不少豪宅屋主紛紛轉售為租。最新實價資料顯示,台北市松山區指標豪宅「文華苑」今(2017)年10月再度揭露,10樓戶以月租金42萬元出租,這也是該社區今年以來第3筆租賃紀..

2015年升格為縣轄市的彰化縣員林地區,近年受惠於鐵路高架化、184重劃區開發等利多帶動,區域機能發展快速,吸引不少外地建商搶進,其中又以員林新開發的外環道路員林大道周邊推案熱度最高,目前總案量已逾2..

迎接高齡社會,不少建商投入開發銀髮住宅,而台中開發商也將老年議題融入建案規劃及設計,如久樘開發推出全齡健康宅、陸府建設開設尊齡樂活服務,遠雄建設則打造全齡無障礙的通用住宅,開拓建築業的銀色商機。

太平洋建設(2506)委託第一太平戴維斯辦理楊梅萬坪土地公開標售,今(24)日下午率先舉辦投資說明會,現場吸引超過30位投資人參與,其中包含不少知名上市櫃建商及壽險業者。據了解,建商代表有將近20家出..

房仲觀察今年億元宅市場發現,以行政區來看,中山區交易最旺,而依商圈範圍觀察,大直和天母地區豪宅人氣買氣都較熱;反觀過去豪宅熱區,大安區除了明日博的交易較多之外,東區或是仁愛路官道少之又少,顯示豪宅市場..

根據商仲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科技普及已改變企業租戶對辦公室選址的傳統觀念,過去「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的選址偏好已不再是決定性因素,行動科技導入工作場所策略更成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