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11年社區大樓「梯廳沒開窗」 他簽約才發現:安全嗎?網曝越少越好

▲電梯(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原PO擔心窗戶沒開,會有安全逃生疑慮!(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網搜小組/劉維榛報導

一名男網友在PTT透露,最近買下一間11年屋齡的社區大樓,滿心期待交屋,直到某天要去新家丈量尺寸時,原PO赫然發現,「這棟大樓的梯廳沒開窗,要通風的話只能把安全門打開,逃生梯每層都有開對外的洞,但是沒窗。」

原PO猛然一驚,由於目前的租屋處也屬於社區型大樓,「梯廳有開窗,但是逃生梯是密閉設計」,且前陣子四處看建案時,「好像大部份的梯廳都有開窗?這樣的設計會有什麼問題嗎?」

文章一貼出後,不少網友熱心解答,「我家一層兩戶梯廳也沒開窗」、「進安全梯是不是有兩道門?有兩道門的梯廳就不會開窗」、「安全梯要支撐1小時防火時間,所以開窗越少越好啊」、「有開窗或是大開口比較好喔,舊法規才會有那種密閉式的安全梯,新式法規都會有超大開口,方便救援」、「梯廳(等電梯的地方)有開窗還蠻重要的,不然要一直開燈,也不通風」。

►加入房產雲,讓你買房不買貴,一起加入ETtoday房產雲吧

▲▼買11年社區大樓「梯廳沒開窗」 他簽約才發現:安全嗎?(圖/翻攝PTT)

▲原PO也擔心梯廳通風的問題!(圖/翻攝PTT)

對此,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有窗戶的梯廳在公寓物件比較常見,大樓就不一定了,目前的消防法規來說,會依據樓高,完善配置逃生梯,也會占有一定的公設比。至於通風的問題,他個人認為,影響並不大,反而比較少灰塵汙染。

說到類似的消防疑慮,本站曾報導,《高雄哥批逃生梯「只能出不能進」不合理! 網:否則幹嘛要門禁?》有網友質疑,為了維護住戶安全,有管委會規定「逃生梯只能出不能進」,讓他不禁擔憂,若「老人或小孩困在逃生梯內,也沒有力氣下20幾層樓到1樓,不是有些危險嗎?」

►生火了!連我媽都用到發光

關鍵字:大樓梯廳窗戶買房安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拜託你快來!」台中妹深夜Uber求救 司機看地點嚇慘:撐住

近來手機叫車愈來愈方便,透過App便可在任何地點聯繫司機,不一定要在路邊攔計程車。一名Uber司機表示,他日前接單時,一名女乘客突然向他求救,看到地點後才發現情況不秒,馬上加速趕到現場救人。

11/16 02:19

快訊/臉書找到原因了!台網大量違規「下架貼文」 緊急調查結果出爐

台灣地區臉書在15日下午至晚間陸續傳出災情,大批網友被通知警訊,「貼文違反《社群守則》」或「垃圾訊息」遭系統判定下架,改變開放對象,限定他人無法看見。香港及台灣公共政策總監陳澍深夜10時25分發布緊急..

11/15 23:07

買完高麗菜又嫌貴…隔天狂譙農民還把菜砸爛!老闆淚:務農的人沒尊嚴嗎?

超可惡!一名張姓菜農14日遇到奧客,對他的高麗菜價格很有意見,張農索性決定不賣了,但奧客堅持要買,最後以100元買5顆(4送1)高麗菜離開,結果15日再次出現說,「今天菜市場一顆才五元!你要再賠我一顆..

11/15 22:52

最兇學士服照!國立女大生「南球炸裂」比例超邪惡 網:犯滿畢業

「這真的太猛!」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的Effi日前PO出學士服照,由於她的穿著實在太過火辣,讓不少6000多名網友看完全都驚嘆「我也想跟你當同學了!」

11/16 02:50

失戀喝掛!醒來「1120個保險套」堆成金字塔 斷片哥問:怎麼消耗

如果一覺醒來面前出現上千個新保險套,到底該怎麼處理呢?在PTT西斯板上一位斷片哥就發文詢問,自己一覺醒來發現訂了140盒,總共1120個保險套,到底要如何消耗如此大量的保險套,引發網友的熱議。

11/16 01:13

可愛豬隊友!同事幫忙秤回「沉重」夯番薯 翻開紙袋瞬間讓正妹笑翻

可愛的同事總能逗樂人…台北市一名妙齡女子託同事幫忙購買便利商店的夯番薯,同事很夠義氣,買回扎實沉重的一顆,殊不知當女子打開紙帶往內一瞧,發現形似香菇的黑色不明物,倒出發現竟是加熱的石頭,當場笑翻,並將..

11/15 22:20

封閉型商圈買方有限 美濃22坪舊透天「佛心價」85萬元

央行去年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不少民眾想趁機撿便宜,盤點高雄市目前最便宜的待售住宅,為美濃舊透天,總價僅85萬元,若以原高雄市區的範圍來看,最低價則是位於楠梓的樓中樓套房,總價106萬元,都在百萬元上下可入手,跟一輛國產車價格相差不多。

2小時前

船員自曝「月入10萬」看中1800萬房!內行1關鍵愣勸:有風險

航運業起薪高,但想買房也不是容易事。有船員表示,他月收大概是10萬元左右,工作是合約制,一年約可休4個月,有存了300萬元當頭期款,看中好幾間1800萬的房子,不知道貸款過不過得了,貼文引發討論。信義房屋專家見狀,坦言可能會有點硬,曝光原因並給建議,可以多評估。

2小時前

基隆3100萬徵收補償金沒人領 地政處:再不領要充公了

根據基隆市政府地政處統計,截至2025年1月為止,基隆市的土地徵收補償費總計有3,100萬餘元尚未領取,市府提醒民眾,這些款項若在15年內未被領取,將被解繳國庫。請民眾至地政處網站「徵收補償費專區/未領取徵收補償費保管款清冊」查詢是否有自己或是家人的名字在上面,並呼籲民眾盡快查詢並申領,以免權益受損。

2小時前

老屋標榜「電線重拉」恐被騙 行家提3招自保

中古屋買賣糾紛,常見的除了滲漏水,還有屋主標榜全新裝潢、電線重拉,買了之後才發現並非如此。專家表示,通常新裝修細節不會寫在契約裡,大多是口頭承諾,因此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前盡可能掌握屋況,或跟屋主談「先驗屋再交屋」、「預留10%保留款」等等。

4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