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薪水比台灣高,房價又較低」80%星國人住公宅 原因曝光

▲▼「組屋」就是新加坡的公共住宅,遍布全島各地,由一棟棟整齊一致的高樓形成一個社區。(圖/翻攝自YouTube/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

 ▲「組屋」就是新加坡的公共住宅,遍布全島各地,由一棟棟整齊一致的高樓形成一個社區。(圖/翻攝自YouTube/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

中央社

近來不管是台灣還是韓國政府都為房價飆漲傷透腦筋;台灣「打炒房」自住剛性需求讓房價持續上漲,韓國打房打到租金居高不下。同為亞洲經濟發展模範生的新加坡,雖是城市國家地狹人稠,但相較台、韓,星國年輕人購屋夢卻不是那麼遙不可及。

「在新加坡,只要有穩定收入、按時繳公積金,不會擔心買不買得起房子,要煩惱的是能不能買到自己想要的地點或想要的房型。」這名30多歲的新加坡年輕人,明年即將入住新居,一番話讓許多尋尋覓覓找房的台灣人羨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統計,台灣人要不吃不喝近16年,才能在台北市買得起一戶房子。但新加坡薪資水準高於台灣,房價卻相對較低,根據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公布的2021年國際房價負擔能力報告,新加坡房價收入比為4.7,相較於台灣房價可謂「得天獨厚」。

低薪、高房價向來是台灣年輕人心中的痛,然而諷刺的是,新加坡薪水較高,卻不需要背負永遠追不上房價的重擔。對新加坡人而言,一般只要有薪水收入及公積金,就能慢慢償還房貸,生活不會因為難以負荷的房貸被壓得喘不過氣。

▲▼「組屋」就是新加坡的公共住宅,遍布全島各地,由一棟棟整齊一致的高樓形成一個社區。(圖/翻攝自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

▲「組屋」是由一棟棟整齊一致的高樓形成一個社區。(圖/翻攝自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下同)

一名旅居獅城多年的台灣人觀察,在新加坡只要是正規國立大學畢業,有穩定工作,畢業一兩年後結婚買房是非常普遍的情況。記者也有不少新加坡朋友不到30歲就晉升「有房一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對於陷入房價飆漲泥淖的台灣人而言,地狹人稠的新加坡到底是如何讓人民不用望「房」興嘆?

新加坡有一套公積金制度,依據規定,公民及永久居民開始工作後須繳納公積金,這是為了確保退休後仍有一筆資金支應生活所需。不僅於此,公積金也可用於購買房產、醫療保健等需求。

▲▼「組屋」就是新加坡的公共住宅,遍布全島各地,由一棟棟整齊一致的高樓形成一個社區。(圖/翻攝自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

事實上,新加坡住宅自有率高達9成,背後功臣就是力行數十年的「住者有其屋」政策。

新加坡於1960年成立建屋發展局(HDB,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將「房屋擁有權」視為維持社會穩定及建造鄰里的關鍵要素,HDB在1964年的年度報告提及讓中低收入族群擁有自己的房子。Demographia一項報告也指出,HDB已在新加坡建造超過一百萬個「組屋」單位,其中9成是自住,這項比率在全球名列前茅。

「組屋」就是新加坡的公共住宅,遍布全島各地,由一棟棟整齊一致的高樓形成一個社區,周圍通常有商場、學校及小吃店,生活機能十分方便。約8成新加坡人住在組屋。

新加坡公民準備結婚時,即可向政府登記購買組屋,因此「我們一起去申請組屋吧!」就成了星國獨特的求婚用語。為了兼顧單身人士的住房需求,星政府也允許年滿35歲以上的國籍單身人士購買組屋。

除了組屋,新加坡常見的房屋類型還包括當地人稱為condo的社區型住宅公寓(condominium),由私營開發商建造,社區內附有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設施。外國人可以購買這類私宅。

▲▼「組屋」就是新加坡的公共住宅,遍布全島各地,由一棟棟整齊一致的高樓形成一個社區。(圖/翻攝自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

一名旅居新加坡10年的台灣人去年底決定在新加坡置產,買了一房一廳的condo,她直言,「同樣區域、同樣大小,在新加坡買私宅都比在台灣便宜」,更別說組屋了。

雖然新加坡買房相較台灣便宜,但房租卻比台北高出許多,最多可能差距有3倍之多,這代表長期租房並不划算,因此在新加坡,買房是很值得的投資,就算以後不住了,還可以轉售或轉租,「租金會比台灣高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政府對確保人民住的權利相當堅持,若發現房價上升比例與薪水漲幅不符,政府就會祭出房市降溫措施,包括提高相關稅款等,為了確保大多數房子「是真的拿來住」,而非炒作工具。

這名長期住在新加坡的台灣人形容,「新加坡薪水比台灣高,房價又比較低」,要買房住沒那麼難。儘管是性質相同的工作,在新加坡領的薪水可能是台灣的2倍甚至更多,不少台灣人遠赴新加坡工作幾年,累積足夠存款就有能力在台灣買房,擺脫無殼蝸牛的困境。

關鍵字:買房房產雲組屋新加坡公共住宅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終於等到!淡海輕軌二期「突破卡關」 縮短一年拚通車

為了更完善淡水地區整體捷運路網,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先行啟動「淡海輕軌運輸系統計畫第二期路網先期標統包工程」,並且已順利發包,接續下半年開工,預期能提早解決未來主體工程施工障礙,有效縮短約1年的捷運施工時間。

4小時前

長沙買房可「7天無理由退訂」 專家:防止衝動消費

中國大陸長沙市長沙縣正式推出「購屋7天無理由退訂」政策,主要目的在提振房市信心及保障消費者權益,適用所有在售新建商品房,包括預售屋,並由相關單位對退款流程實施監管,確保資金退回。專家稱,此舉能有效緩解消費者因資訊不對稱或衝動消費產生的風險損失。

5小時前

美房市放緩! 房貸利率降「貸款申請仍跌4%」

美國房市正面臨多重挑戰,導致購屋貸款需求進一步下滑。儘管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略降至6.89%,但購屋貸款申請量仍下降4%,創下2個月來新低。這顯示出高房價和經濟不確定性對買家信心的影響超過了利率因素。

6小時前

大林蒲遷村改建產業園區 小港預售價站3字頭

大林埔遷村問題一波三折,高市府日前舉辦都計變更公開展覽說明會,指出未來遷村後,將設置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園區所處的小港區均價每坪31萬元,預計最快2031年啟動開發,2033年將可望有廠商進駐營運。

6小時前

貸款難!銀行授信額度成數下滑 「這群人」成房市申貸主力

去年中央銀行第7波限貸令後,民眾購屋規模下滑。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聯徵中心資料指出,2024年台北市的房貸授信狀況,樣本數從Q3的4392件,在Q4減少至2784件,季減36.3%。

6小時前

買地送房「敘利亞戰地風」34坪開598萬! 屋況驚呆網:鬼屋探險?

有網友貼出一則房屋買賣資訊,地點位於桃園蘆竹、總坪數34.24坪、售價598萬元,強調「買地送屋」,還自嘲建築風格是「敘利亞戰地風」,建築物相當殘破,牆面斑駁脫落,給人一種荒廢感,但該物件強調交通便利、三面採光且地點鄰近桃園機場與商圈,不少人看了超傻眼,「這價錢是你給我嗎?」

7小時前

「關稅帝君」讓房市熱錢轉向? 專家憂衝擊更勝住房

從預售屋的實價登錄交易量觀察,更可看出房市冷清的程度,交易量已從去年第二季單月1.6萬戶高峰,腰斬再腰斬,如今每月僅剩交易不到4千戶。璟都建設總經理高林鋒就說:「目前房市受政策及大環境等因素影響,來人下滑6、7成,週成交數也從平均10戶掉為3戶。」

7小時前

38K妹「每天通勤桃園台北」苦惱問:值得嗎!釣出大票同類

一名女網友家住桃園,每天通勤到台北上班,她透露,目前月薪38K,短期內沒有加薪或升職的機會,於是萌生換工作的念頭,然而桃園附近都沒有類似的職缺,讓她相當苦惱。PO文引起共鳴,不少網友直呼,「每天高鐵通勤青埔台北,雖然很累,但台北機會多」、「我也是每天從桃園南崁到台北,都覺得塞車好像自己在加班一樣」。

7小時前

400萬頭期+房貸全扛「提1要求」揪女友同居!全場搖頭:寧願分居

一名男網友表示,跟女友交往3年,最近兩人一起去看房,挑了一間預計年底交屋的房子,打算當作未來的家,頭期款400萬元他全出,房貸也是他一人全扛,之後打算讓父母過來住,結果女友卻因為「名字沒有她、不想跟爸媽住」而生氣,讓原PO無奈直呼「是我太計較嗎?」貼文掀起討論。

8小時前

初期草比人高!A7現逼近6字頭 專家也傻:打房仍不見回檔跡象

房市吹冷風,但桃園龜山的 A7 重劃區卻展現出「見回不回」的強悍實力。房產專家何世昌指出,儘管該區供給量大、央行又重手打房,房價卻絲毫未見鬆動跡象,自去年9至12月間,就有137筆預售屋單價突破每坪50萬元,更有一筆高達59萬元,距離「6字頭」僅一步之遙。

8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