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常見烘手機,使用率卻不高。(圖/記者黃琬茹攝)
記者黃可昀/綜合報導
一般百貨公司或店家廁所會設有「烘手機」,讓客人洗完手以後用熱風烘乾,減少擦手紙的消耗更環保,不過烘手機的使用率一直是個謎。有網友就好奇,烘手機擺在那也沒看過幾個人去用,「真的有在廁所內存在的價值嗎?」
原PO在PTT表示,現今各個公廁幾乎都有設置烘手機,初衷是希望民眾減少衛生紙消耗,洗完手以後用熱風烘乾,不過他實際觀察發現「大眾的使用性卻不高」,烘手機安裝、製造都需消耗成本,價格也比擦手紙貴很多,更別說平時消耗的電量,或是故障時的維修費,綜合來看烘手機的CP值非常低,公廁真的有設置的必要嗎?
▲許多人擔心烘手機會卡廁所細菌。(示意圖/記者孫于珊攝)
留言指出,不習慣用烘手機主要有2個原因,一是烘手機效能太差,常常烘半天手還沒乾;二是烘手機會累積細菌,衛生條件有疑慮。網友表示,「要等好久而且烘不乾...冬天好用啦」、「細菌培養皿」、「那個根本是超噁心,公共廁所那衛生就在差了,機器內部多少黴菌,風又這麼大,根本細菌散播器」、「烘半天不如一張紙」。
還有人歪樓烘手機其他功能,「手機掉到馬桶裡撿起來需要」、「不是讓你烘手的,是手機掉馬桶可以烘乾」、「下雨天看過有人烘襪子」、「冬天騎車很好用」、「下雨天會去烘濕掉的衣服」。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