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屋照。(示意圖/記者陳筱惠攝)
記者潘姿吟/綜合報導
參觀接待中心的樣品屋時,許多人總是被眼前精緻的裝潢與巧妙的設計吸引,開始想像未來的家會如何實現夢想中的生活。然而,你是否想過,這些樣品屋真的完全符合你未來的需求嗎?事實上,樣品屋與實品屋之間有著不小的差距,尤其是樣品屋中隱藏著許多陷阱,讓買房者可能面臨未來的使用不便甚至額外的成本。YouTube頻道「安怡聊房子」的安怡,帶大家將深入探討樣品屋的十大陷阱,助你練就「火眼金睛」!
樣品屋與實品屋的差異
在探討樣品屋的十大陷阱之前,首先必須了解樣品屋與實品屋的差異。樣品屋是建商在接待中心內搭建的模擬空間,主要在呈現未來房子的設計風格與可能的使用方式。這類展示空間通常由知名設計師打造,具備完整的天地壁裝潢、家具擺設,甚至燈光設計,讓買房者感受到理想居家的樣貌。然而,樣品屋只是展示空間,並不是真實的房屋,與實際交屋的狀態可能存在差距。
相較之下,實品屋則是真實的成屋,建商挑選其中一戶進行裝潢後開放參觀。實品屋的特點在於所見即所得,買方可以更接近未來的居住狀態,清楚評估裝潢的品質與材質,降低想像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因此,在理解樣品屋常見的陷阱時,認識這兩者的本質差異是至關重要的。
▲樣品屋臥房示意照。(示意圖/記者湯興漢攝)
樣品屋常見的「十大陷阱」
1. 空間尺寸不精確:樣品屋的高度與寬度常經過微調,例如天花板高度比實際成屋高、客廳寬度縮減電視或家具擺設,造成視覺上的錯覺。
2. 隔間材質與厚度不符:樣品屋為營造空間感,可能使用極薄的隔間牆或透明玻璃來取代實際成屋的牆面,導致未來實際居住空間感受大打折扣。
3. 房門與迴轉空間消失:樣品屋常省略房間門或門的迴轉空間,容易讓買家忽略房門所需的實際使用範圍。
4. 大量使用玻璃與鏡面反射:為擴大空間感,樣品屋喜歡採用玻璃或鏡面裝飾,讓15坪的空間看起來像20坪,但實際使用面積不變。
5. 假櫃體迷惑視覺:樣品屋可能以門片模擬收納櫃,實際上裡面是牆壁而非空間,導致未來需要額外設置櫃體。
6. 消失的玄關與電器櫃:小坪數樣品屋中,常見玄關、鞋櫃或廚房電器櫃被省略,造成未來居住時空間規劃不便。
7. 縮小尺寸家具:樣品屋可能使用特殊尺寸的家具,例如縮小版沙發或餐桌,讓空間看起來寬敞,實際上無法擺放標準家具。
8. 選配品未標明:樣品屋內的木地板、廚房設備、中島檯面等,常為選配項目,需額外加價,但不一定包含在房價中。
9. 改動原始格局:為提升空間感,樣品屋可能將陽台外推、改掉房間或新增夾層,這些設計若涉及違法,可能無法實現。
10. 採光不可信:樣品屋的採光設計常利用額外光源或虛假的天窗來增強明亮度,實際房屋可能無法達到相同效果。
安怡提醒,樣品屋的確能帶來美好的想像,但參觀時務必要保持理性,針對細節逐一檢查,避免因迷惑而做出錯誤判斷。而實品屋則提供更真實的體驗,但仍需仔細核對裝潢範圍與品質,確保房屋符合需求。無論是樣品屋還是實品屋,唯有深入了解,才能為自己打造出理想中的家!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