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新規的資訊將把裝潢費刊載在備註欄,避免有心人士操作房價。(圖/翻攝自實價登錄網站)
記者陳建宇/綜合報導
實價登錄從2012年上路迄今已經超過9年,今年更將預售屋也納入登錄範圍,不過當中還是有業者可以「做手腳」的地方,最為人知的就是利用裝潢費墊高房價,不過內政部已公告要求這種不屬於房價的成本必須刊載在備註欄,否則將面臨罰則,讓實價登錄的揭露狀況更透明。
►《地產詹哥老實說》S2EP31/求賣不得!那些年投資客一起追的度假宅 竟淪養蚊廢墟
自從2012年8月實價登錄正式上線後,就成為許多民對房價認知的重要依據,今年7月更有加強版的2.0上路,將預售屋也納入實價登錄的範圍,等於給民眾更全面的房價參考。
▲實價登錄是許多民眾購屋重要參考依據。(圖/記者陳建宇攝)
不過在現行的制度上,實價登錄還是有漏洞可以鑽,最常見的就是利用各種名目「灌水」墊高房價,其中包括裝潢費、車位等都是業者用來拉高房價的工具。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是總監陳炳辰表示,車位部分除少數豪宅物件之外,一般的車位頂多拉抬房價50~100萬元,效果並不明顯,但裝潢費就是可以大做手腳的地方。
陳炳辰舉例,1間50坪的房子總價為1200萬元,但業者與購屋人另外簽訂300萬元的裝潢合約,因此資料上傳到實價登錄時總價為1500萬元,等到實價登錄資訊上架後再取消這筆裝潢合約,這會讓其他民眾誤認為該物件房屋單價為每坪30萬元,但實際上單價僅有每坪24萬元。甚至,若民眾用總價1500萬元去申請房貸,貸8成1200萬元等於購屋人一毛錢都不用出就可以全額貸款買房。
而這樣操作,未來民眾房屋轉手後也可以主張取得成本較高,甚至明明有獲利卻不需要繳納房地合一稅。一位地產業者指出,這樣的操作模式目前很常見,且不僅僅是小建商這樣操作,就連知名大建商也都玩這套,目的就是要塑造建案的價格水準,前面幾戶這樣賣就可以幫整個建案的價格定錨。
▲內政部上(8)月公告表示裝潢費等非屬房價的部分必須備註,否則將面臨罰則。(圖/翻攝自內政部地政司網站)
不過政府單位也終於察覺這個狀況,8月25日內政部公告表示,實價登錄將要求「非屬於不動產價格」的費用,必須以「其他價格資訊項目」的形式在實價登錄的備註欄註明。
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林家正表示,若民眾買賣房屋的總價為1200萬元,按照規定就只能申報1200萬元,若買賣房屋總價內含裝潢費用,也必須在備註欄登錄裝潢費用,避免藉此墊高房價,影響民眾對於市場價格行情的判斷。
林家正指出,若申報時房屋總價內含裝潢費卻未揭露在備註欄裡,將依照申報價格不實裁罰,可處3~15萬元的罰金,限改2次仍未修改則可處30~100萬元的罰款,且這是按照戶、棟計算,就算是同1張合約買了2戶,也會以2戶來裁罰。
陳炳辰指出,在政府單位開始加強對於裝潢費的揭露之後,未來銀行端的放款也該也會跟進,加強審核購屋合約,避免放款浮濫,也讓購屋市場更健全。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