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敬民/預售屋房價下修「今年無望」 最佳機會點在此時

▲▼陸敬民,名家專欄,預售屋,反轉,防疫險,限制換約,打房,社宅。(圖/記者陳建宇攝)

▲預售屋市場是否將反轉?陸敬民認為明年第一、二季較有機會。(圖/記者陳建宇攝)

文/《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

近期各大新聞媒體與談話性節目,不約而同放送「房市景氣將反轉下行」的訊息,但從2020年第四季至今,通常每隔一季就會出現結論截然相反的統計新聞,容易令人無所適從。

在我看來,近期房市有5大現象值得消費者留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預售屋市場景氣將反轉?重點在何時反轉?

由於國內有關房市的統計種類多元且分散,從內政部、建商、房仲、再到房屋雜誌與房屋網站都有,缺乏夠份量、夠準確、且無預設立場的房市大數據權威機構一錘定音,一旦政府、業者、專家、名嘴、利益團體有了私心,挑對自己有利的來解讀,就更讓房市景氣撲朔迷離。

對於今後預售屋市場景氣研判,我的看法是:今年底前進場的預售屋新案房價不會下跌,明年這時候再來談預售屋新案房價是否下跌會比較適合。若今年蛋殼區表現不佳,只能說明蛋殼區房價漲幅已難為市場接受,所以呈現買賣拉鋸、停滯狀態,不代表蛋黃區跟蛋白區也是同樣表現。投資客不妨趁此檢視籌碼、汰弱留強。自住客若有預算考量,不妨先蛋白後蛋黃。

二、今年預售屋市場主旋律,應該是年中短暫整補,年底伺機再漲一波,關鍵在於「限制換約」是否通過?還有開後門的大小。

所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今天成功不代表明天成功,因為環境與形勢一直在改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從保險公司防疫險去年大賺、今年卻慘賠這件事,來看預售屋投資前景:過去大賺的換約套利模式,今年進入倒計時,投資預售屋將被限制換約到交屋,而且交屋後還要重新起算5年,投資客無法透過轉嫁成本與稅金來讓渡合約,投資客變得無利可圖。

不過,5月起立院對「限制換約」的態度曖昧不明,甚至將法案延審到9月,「政府打假球」、「草案將大開後門」的說法在房市蔓延,給了投資客僥倖一搏的勇氣。

打房政策飄忽不定,對產業與市場的傷害,遠大於打房政策付諸行動。政府已在去年底和今年5月忽悠民眾兩次了,到了9月若再忽悠,屆時恐怕就連自住客都會變成投資客。

三、若今年底,立院打炒房草案按行政院版本三讀通過,既未放寬限制換約條件,也沒有給投資客緩衝時間,屆時預售屋換約的投機性買盤勢必一哄而散。

投機性資金盤雖然離開了預售屋,但未必一定會都轉進中古屋市場,因為兩者的賣方、交易模式、套利模型都不一樣,所以預售屋換約投資市場急凍,不一定代表中古屋投資市場興起。

四、供應端方面,建商無法徹底擺脫預售模式,先建後售難以成為新案市場主流。

由於導致建商造價飆升的結構性因素沒有消失,那些已經購地推案的建商,沒理由也沒必要在今年底前自砍價格。 比較有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是:今年預售屋市場買氣不僅急凍而且持續低迷到年底,最快也要等到明年第一、二季的新案才會出現所謂的「讓利降價」局面。

▲▼陸敬民,名家專欄,預售屋,反轉,防疫險,限制換約,打房,社宅。(圖/記者陳建宇攝)

▲建商可透過預售方式試水溫,不太可能全部改成先建後售。(圖/記者陳建宇攝)

承上,因造價暴增、工人難找,市場一度傳出建商將採先建後售的銷售模式,我認為只會出現在特定中小型建商,難以成為今後新市場主流。

先建後售並不符合多數建商資金運作模式,因為首先建商講求投資報酬率,其次透過預售階段也可以測試水溫與消費者接受度,因此「純預售+封盤+邊建邊售直到完銷」,或「一開始邊建邊售直到完銷」,比較有可能成為後打房時代的房市新常態。

五、最後,容我對內政部打炒房表示一下看法:動作太慢、腳步不一、雜音太多,總體來說恐引發民眾疑慮、甚至不滿,請慎防信任危機。

「限制換約」是打炒房草案的神主牌,5月上旬竟然傳出鬆動,雖然內政部立即止血,但5月中下旬隨即遭立法院打臉延審。若今年9月這一條再大開後門、甚至全案擱置,政策如同兒戲,勢必讓民意炸鍋,屆時「政務官為政策負責」的悲劇恐將發生。

另外,打炒房法案目前在「哄抬炒作房價/引發民眾恐慌/擾亂市場秩序」這些觸法的構成要件上,定義不夠明確,不但授予稽查和執法官員過大的權力,給了官員一張空白支票,也讓建商與代銷業者,還有接待中心第一線的銷售人員無所適從。在可預見的未來,市場上將會有許多預售建案陽奉陰違:也就是台上預約制、台下中人制,真正有剛性需求的自住型購屋者,仍舊不容易買到合理價格的房子。

►陸敬民小檔案

學歷: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

經歷:《自由時報》房地產記者

現職:《住宅週報》社長

關鍵字:陸敬民名家專欄預售屋反轉防疫險限制換約打房社宅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網友評13期為「不噴可惜區」 在地勸:還要10年

13期重劃區橫跨台中南屯區、南區,有網友認為13期發展將是未來台中最頂的重劃區,不僅區域範圍內有捷運、鐵路、高鐵、交流道,搭配低密度與綠地,外圍還有一堆重劃區,不噴可惜。不過該區還在起手階段,在地專家認為要等到機能完備大約還需10~15年。

2小時前

史上房市買氣最慘5月 台中量降8成「價格小調2成」

2025年台中市預售屋市場遭遇嚴重衝擊,成交量大幅下滑。根據預售屋實價登錄資料顯示,2025年1至4月僅成交1707筆,較2024年同期的9905筆驟減約8成3,儘管平均單價從46.13萬元上升至55.56萬元,但成交量的劇減反映出市場買氣的明顯萎縮。

3小時前

北士科vs.南港「輝達促房市戰況改變?」 內行看:旗鼓相當

輝達(NVIDIA)開獎,北士科嗨翻,但也讓鄉民好奇,呼聲很高的南港房市是否受影響?專家表示,北士科得到超級大利多,但南港也還是很強,近1年新案均價北士科每坪便宜約10萬元,未來短期價格將陷入糾纏,旗鼓相當。

3小時前

「婆婆收租15萬」她爽拿2萬...突減2千怒炸!網噴:有本事躺著賺

天使婆婆要珍惜!一名女網友透露,婆婆是包租婆,每月收租超過15萬元,還會給她2萬當零用錢,但今年開始只變1萬8000元,結果去問婆婆打9折的原因,是因為她給租客減租,既然收入變少了,原PO的零用錢也變少。一番話令原PO超不爽,引發全場網友反噴,「有本事自己躺著賺!」

23小時前

「60歲單身女性vs.夫妻攜2子」租客2選1 網一面倒選1組

房東最怕惡租客,都想要找到會愛惜屋況的好租客。有網友上網發問,他是社宅房東,有2組租客,分別是60歲單人女性與小家庭帶2小,該如何選擇?引來網友一面倒回應「秒選夫妻」,也有房東回應,都不推。

5/24 13:00

保養洗冷氣「多說1句話」 達人曝原因:真的可以省錢

台電指出,每2至3周清洗冷氣濾網,可省電10%,顯見定期清潔保養很關鍵。家事達人陳映如分享,每年都會找原廠清洗冷氣,而她家有7台之多,其實與原廠預約時,不要急著說有7台都要洗,反而讓人員先檢查,最後只有2台要洗,是省荷包的小撇步。

5/24 11:00

預算夠、物件滿意「現在就買淡水房?」 專家點頭:是好時機

淡水因房價較台北都會區便宜,受到不少首購及年輕族群的青睞,被視為雙北的「首購天堂」,就有網友指出,最近跟老公談論到買房,將目標放在淡水,若預算夠的話,是不是要快點入手,等到淡江大橋蓋好,感覺房價又會漲一波。對此,信義房屋專家表示,如果可以接受距離較遠,預算夠也喜歡就可以買。

5/24 09:26

陳傑鳴/先不管關稅、政策 房市最大利空「只是時候未到」

台灣「生不如死」少子化現象已經相當劇烈,究竟會不會影響房市,網友列舉「香港少子化這麼嚴重房價還不是照噴」,但筆者認為少子化對房市長期一定有所影響,只是衝擊「不是不到,只是時候未到」。

5/24 09:22

輝達進駐北士科傳房市封盤 業者闢謠曝2原因

輝達台灣總部新址最終情定北士科,北士科一帶房市立刻升溫,本周傳出「黃仁勳一人救房市」、甚至有建商「封盤」惜售等。CTWANT記者實地走訪,房地產業者坦言,詢問度確實提高,市場信心度有了,但高總價加上房貸管制仍卡著,幫助有多大仍未知。

5/24 09:11

輝達進駐大利多? 北士科民眾吐心聲:屋主本來要賣現在都不了

輝達進駐北士科讓曾在候選名單中的花博、松機、南港、林口、高雄人好心碎,但這真的是「絕對大利多」嗎?CTWANT記者實地走訪,北士科一帶在地居民、商家心情好壞參半,有人開心期待區域發展,盼都更動起來,「跟輝達同步新屋落成」,也有商家開始擔心漲租、做不下去。

5/24 09:08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