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認為,全球建商面臨倒閉潮,反觀台灣無風無雨。(示意圖/記者賴志昶攝)
記者鄒鎮宇/綜合報導
建築原物料大漲、房價下跌,全球建商倒閉潮如疫情蔓延。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歐洲英國、德國、瑞典等國的房市危機持續擴大,「反觀台灣,好像處在颱風眼中央一樣無風無雨」。
何世昌在臉書粉專「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發文表示,幾個月前,曾有人主張台灣應該仿效歐洲國家針對建商進行「推案資格審查」,當時他們認為這種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無效審查只是多此一舉,如今完全應驗,「截至目前為止,歐洲英國、德國、瑞典等國的房市危機持續擴大,連亞、澳的國家也不例外。」
何世昌指出,這波全球建商倒閉潮肇因於央行升息、建築成本瘋狂上揚,大多數國家平均建築成本大漲逾3成以上;當資金成本、營造成本大漲但房價下挫,成本無法順利轉嫁至消費端,意味著建商利潤大幅度遭到壓縮、甚至賠售,因此建商索性包袱收一收跑路。
「建商一去不復返,此地空餘爛尾樓」,何世昌說,爛尾樓的情況不只發生在中國,德國等許多國家也如星火燎原般延燒,並列出各國目前建商面臨的情況及數據說明。
日本東京商工研究中心 (Tokyo Shoko Research) 發布訊息指出,2023年上半年建築企業破產數量為785家,較去年同期成長36.3%。
瑞典信用機構 Creditsafe 統計指出,2023年前8個月的公司違約數量飆破逾5000家,創下1999年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
澳洲證券暨投資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期間,高達1709家建築公司申請並進入破產程序,較前年至去年同期增加24.9%。
德國聯邦統計局表示,2023年前4個月,已有437家建築公司申請破產,與2022年同期增加20%,走上破產之路的包括擁有125年歷史的老字號包商 Wolff Hoch und Ingenieurbau。由於倒閉與中綴的建案增加,德國政府於9月宣布祭出450億歐元的一籃子救市計畫。
根據英國破產管理局統計,截至2023年6月的近一年內,約有4280家建築公司破產,較前年至去年同期上升16.5%,建築公司倒閉率達到了10年來的最高峰。
荷蘭統計局表示,今年前8個月,荷蘭法院宣布有305家建築公司破產,較2022年同期的187家增加約38.7%。
針對上述數據,何世昌表示,「反觀台灣,好像處在颱風眼中央一樣無風無雨,這種感覺是不是很奇妙?」此外,他也在文末附上一隻熊的照片說,「熊出沒」。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