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敬民/南台灣「啞鈴式」買氣 高雄房價蛋白不輸蛋黃

▲▼看屋             。(圖/記者張雅雲攝)

▲去年2字頭沒有出手,今年3~4字頭要不要買?是對在地購屋族的靈魂拷問。(圖/記者張雅雲攝)

文/《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

全台房價高漲,今年第1季最吸引投資人目光的竟然不是房地產,而是ETF。千億熱錢湧入股市,緊接著財政部就出招,將豪宅認定標準下修,影響台北市、新北市等七都的豪宅稅負。

雖然央行總裁楊金龍認為,財政部與央行政策目標不同,實施範圍、調整方式也不一樣,不過仍針對信用管制著手,顯示上半年房市其實是「看回不回」的格局。

從2009年金融海嘯結束後至今,台灣房地產已經走了14年大多頭行情,過去30個月甚至來到史上罕見的「大行情時代」,而且這一波飆漲不再以台北房價為馬首是瞻,而是一路往南蔓延,高雄房市成為全台房市的主旋律。

我分析,高雄建商、代銷業目前是兵強馬壯、糧草豐富,城牆相當堅固,完全是處於賣方市場,影響所及,似乎有搶占具南科效應的台南房市風采,就連嘉義都有台積電封測廠話題,房市熱度大增。

嘉義、台南、高雄呈現「啞鈴式」買氣格局。嘉義跟高雄房市買氣強勢,台南反而趨於緩和。

▲▼             。(圖/記者張雅雲攝)

▲嘉義、台南、高雄呈現「啞鈴式」買氣格局。嘉義跟高雄房市買氣強勢,台南反而趨於緩和。(圖/記者張雅雲攝)

若要前進大南方該如何購屋?我認為,高雄這一波房市熱度可能會超乎預期,堪稱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地開發商實力非常雄厚,規模、推案戶數、總銷都遠遠超過台南跟嘉義,所以這次房價補漲,高雄已經準備好了

而要留意的就是,高雄這波買氣,研判多數應屬外地客群,對單價3~4字頭的水準,不會感到特別難以入手,反而是高雄在地人面臨一個非常關鍵的選擇,去年2字頭沒有出手,今年3~4字頭要不要買?是對在地購屋族的靈魂拷問,不過我要提醒,這類同樣的劇情一直在竹科、中科上演,只是今年會搬到高雄。

最重要的一點,這波的買氣熱度都是大樓產品,幾乎一窩蜂都是以北高雄為主,產生奇特現象,原本是高雄人認為的非精華區或建案,結果預售的單價竟然可以跟蛋黃區看齊。

這也告訴我們,目前現階段房價漲勢多靠消息面,要特別留意的是,當這波多頭在今年、明年趨緩時,這時維持房價的重點就是基本面,只能交屋後決定獲利了結或是認賠賣出。

建議如果是純自用族群,不論首購、換屋,優先選擇1年內可交屋或新成屋,主因是這類產品多是投資客不偏愛的類型,可以用不會太誇張的價格去追高取得。

►陸敬民小檔案


學歷: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


經歷:《自由時報》房地產記者


現職:《住宅週報》社長

關鍵字:投資ETF高雄房市南台灣名家專欄陸敬民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租客退租「冰箱扛走變賣」!屋主怒報警 女辯:有告知回收報廢

新竹一名胡姓女子民國111年向邱姓男房東夫妻承租一棟3層樓透天厝,未料隔年租約到期搬離時,胡女未依約與房東進行點交,還將屋內廚房一台價值新台幣1萬2000元的冰箱搬走,邱男發現後氣炸,憤而提出侵占告訴。新竹地院法官審理後,依侵占罪判處胡女有期徒刑3月,得易科罰金。

8小時前

要招租了!台南「首批社宅178戶」將啟動 3/17起受理申請

台南市永康區「宜居成功」、仁德區「宜居仁愛」要招租了!台南市政府14日正式啟動首波社宅招租計畫。市長黃偉哲表示,首批社宅於17日開始受理申請,「宜居成功」及「宜居仁愛」共計178戶聯合招租,租金+管理費3950元起。

9小時前

房仲懂玩!租屋網站上傳「Andy老師同款套房」 網友一看笑瘋

網紅眾量級Andy與家寧分手後,爆出許多糾紛,受到台人廣泛關注,Andy蝸居小套房拍影片,也深受網友同情。沒想到,竟有房仲突發奇想,在租屋網站上架了一間「Andy老師同款套房」房源,意外掀起了討論。

9小時前

入住逾百年老屋10年 美國夫妻翻修才知「沒有地基」

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對夫妻搬進135年歷史的老屋,入住10年之後進行翻修,發現家裡雖然有地下室,但房子沒有地基,下方只有一堆泥土、石頭與黏土,只能暫時擱置翻修作業,最終在專家協助下才解決眼前問題。

10小時前

緊鄰南軟!南港經貿社宅118戶完工

位於台北市南港區的經貿社會住宅已在2024年底完工,據了解該案距離捷運站僅步行10分鐘,周邊還有學校、南港軟體園區,生活機能便利,並且包含非營利托育家園、幼兒園及少年服務中心等,預計在完成驗收程序後於2025年取得使用執照。

11小時前

賣房太晚規劃恐多繳稅!專家教「一生1次」和「一生1屋」輕鬆節稅

新的一年已來臨,如果有想要賣房的人,在有念頭的那一霎那就該開始準備了!因為買賣房屋都有許多稅賦,而政府也有政策獻給「符合條件」的人。例如常見的「一生一次」或「一生一屋」來減輕土地增值稅,但這兩個是什麼意思?又應該如何執行?有哪些坑要避開呢?讓經驗豐富的踏取國際開發藍德義協理白話分析給你聽!

11小時前

金鐘影帝自認鄉下人 5000萬買新北郊區別墅

疫情期間,小嫻毅然決定搬去恆春,一住就是4年,她徹底愛上當地的大自然、風景和緩慢的步調,如今為了唸大學還在屏東買房,未來也打算定居在南部,難以再回到台北的大城市生活。

12小時前

自備300萬頭期!中壢哥想買房「一看A19房價」嚇壞了

桃園一名網友最近想買房,目前在中壢工業區工作的他,看了一輪A19(桃園體育園區站)的建案後,錯愕直呼「漲到天價欸!」同時,他也跪求其他潛力區域,釣出不少網友留言推薦。

12小時前

放棄生孩子「夫妻年薪175萬」拚買房! 網見2條件點頭:很可以

買房要顧慮的事情很多,其中當然也包含經濟能力,一名人夫表示,職業是工程師,妻子則是行員,兩人的年薪合計175萬元,目前考慮購買一間總價約1700萬的預售屋,雖然兩方父母各贊助200萬元,但他擔心房貸壓力,很猶豫要不要買。對此,網友狂點頭「可以買!」

13小時前

帶看房「屋主最好不在」!他曝3現象:沒有多大的幫助

有時候,買房子不僅是看屋,還是一場「人際溝通」的考驗。有資深房仲就表示,真的不建議買方看屋時,屋主人要待在家,「屋主人在家,買方通常沒辦法看得很自在,這對於要深入瞭解房子進行評估,並沒有多大的幫助。」

13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