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PO發現買未裝潢的房子比較划算。(示意圖/資料照)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許多人都夢想擁有自己的家,隨房價不斷攀升,購屋族壓力越來越大,一名網友表示,看到很多房子主打全新裝潢、一卡皮箱入住,但他實際一算,發現買有裝潢的房子其實很虧,雖然自備款省了,但貸款卻變更多,好奇為什麼還有人願意買。對此,網友表示,「省事省時間」。
有網友在PTT發文,常看到房屋裝潢後轉售,打著「全新裝潢、一卡皮箱入住」的口號,雖然裝潢費用含入房價中,能透過貸款減輕負擔,但他仔細計算後,其實並不划算。他舉例,若購買一間房價2000萬元的房子,花200萬元自行裝潢,買家需準備400萬元頭期款與200萬元裝潢費,合計600萬元現金。
若購買一間總價2500萬元、帶全新裝潢的房子,頭期款僅需500萬元,乍看之下省了100萬元自備款,但貸款金額卻從1600萬元增加到2000萬元,每月要還的貸款也比較高,「帶裝潢的房子還有個問題是,把漏水壁癌什麼全都遮起來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投資客通常以2000萬元購買未裝潢的房子,再花費約200萬元進行裝潢,隨後轉售2500萬元,等於現賺300萬元利潤,原PO不解,買未裝潢房子,自己花錢裝潢出想要的樣子,怎樣都比買有裝潢過的還要好,「比較貴、裝潢又未必切合你生活習慣,實在想不通有啥吸引力?
▲裝潢過的新屋有很多細節要注意。(示意圖/記者劉維榛攝)
貼文曝光,網友分析2類人會買,懶得動腦裝潢的人,跟急著入住的人,「現在缺工缺料,自己找設計師來弄搞不好更貴」、「投資客弄裝潢便宜是因為他有配合的工班,量大價格壓下來」、「自己搞裝潢麻煩呀,不想用腦」、「因為你只算到錢,沒算到你花的心力,就像很多人會說自己煮比較便宜,但沒算到自己準備食材烹飪的時間」、「就馬上就要入住,或是沒空顧裝潢施工的人啊」、「拎包入住就是爽,老子有錢」、「這種就是可以馬上入住,當然好賣」、「裝潢水很深」。
不過也有網友指出,「裝潢過的房子,有很大的機率是投資客的房子,用料不一定會好,能看到真正屋況會比較安全」、「把問題都遮起來,然後裝潢品質也有差,如果本身沒有裝潢經驗更看不出來」、「新裝潢的中古屋風險很大」。
讀者迴響